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期间隐蔽战线上的地下情报工作者深人敌人内部,出生人死,用生命和鲜血获取敌人秘密军事情报鲜为人知的往事,不但没有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反而随着大量秘密  相似文献   

2.
布什总统上台后,多次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以及布热津斯基,都认为中国既非美国正式盟友,亦非公开敌人,而是一个“战略竞争者”,目前是美国“潜在的地区对手”,2015年前后则是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美国甚至有人把现在的中国喻为19世纪末的德国,认为类似于德国在19世纪末的强大一样,中国的崛起将对美国构成威胁,并打破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格局。美国对中国实力发展的战略判断,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实力发展对美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3.
事理     
把敌人变成朋友,不可删掉的人,知心麻雀。  相似文献   

4.
郭琦 《党史文苑》2009,(9):51-52
战斗英雄徐佳标系江苏省灌云县人,生前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特务团七连五班班长,模范共产党员。1945年9月6日,在攻打日伪占领的淮阴城战斗中,他第一个把红旗捕到敌人的城墙上,在双腿被打断后,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遵命北移的皖南新四军9000名官兵,在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重围之下,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战死或被俘。特别是那些不幸落入敌人魔掌的女战士,在敌人的牢狱里,凭着革命者大无畏的胆识和精神,一方面蔑视敌人的刑讯,适时地给以舌剑唇枪的还击;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地抚慰自己受难的战友,相互鼓舞,团结对敌。当她们身临敌人的刑场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是那样的绚烂和璀璨。她们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壮丽的人生诗篇。  相似文献   

6.
马彦超 《世纪桥》2011,(18):19-22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斗争有文武两条战线,一个是拿枪的军队,另一个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军队。这支文化军队成为团结自己、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从而帮助中国革命。20世纪30年代,一些在黑龙江的:更化界人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日的序幕拉开了。1937年10月,聂荣臻率领3000人的部队,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边区人民一边与敌人进行军事与政治斗争,一边进行经济建设,为发展边区经济,打破敌人的封锁,巩固壮大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孙子兵法》中阐述了“能而示之不能”的诡道之术,强调不能止步于被动保守机密,还要主动呈现令敌人迷惑的假象。作者孙武设计了极具谋略的“形人之术”,力争达成“形人而我无形”的效果,如此一来,不仅可获得对手的真实情报,还能进一步使敌人形成错误判断,从而更好地保护己方机密。  相似文献   

9.
血战苏家崮     
“1941年12月,山东纵队两个连队又一个排在坚守苏家崮时,与敌人反复冲杀,最后仅剩下30多人,全部抱敌投崖,与敌人同归于尽。”翻阅1985年的《红旗》杂志第17期,读到这一史实,作为参加那次战斗的幸存者,再一次引起了我们对英勇牺牲的战友的无限怀念。  相似文献   

10.
刘大为 《党史纵横》2001,(11):20-20
在战争年代里,革命歌曲所起的作用,是今天的读者们无法想像的。1940年我在冀东抗日游击区,就听到一个以歌曲《松花江上》战胜一百多名敌人的故事。当时八路军挺进军十团团长白乙化,由于作战勇猛又机智多变,被群众被为“平东洋”的铁军。一次,白乙化率领着十团,从平西挺进到密云山区。经过侦察得知,密云城北刚刚建立了一个敌人据点,驻在据点的伪军大都是日寇从东北抓来的兵丁,伪军队长是沈阳人。他们一百多人驻在一个地主大院里,四面还修了炮楼……白乙化趁敌人立足未稳,想拿下这个据点,一天夜里,他们包围了敌人住的大院,…  相似文献   

11.
谷新德 《党的文献》2012,(1):121-122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出的回答。文中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为何要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自述呢?  相似文献   

12.
《党建文汇》2013,(12):54-54
贺子珍能文能武.为了革命宁可牺牲自己。有一次,毛泽东、朱德等人在开会.贺子珍也在场。这时敌人来了,贺子珍英勇机智,  相似文献   

13.
我军在金化西边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战士邱少云,为了保全整体,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壮烈地牺牲了自己。邱少云是志愿军伟大的战士,是祖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子弟。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敌人阵地附近去埋伏,等第二天晚上发起战斗的时候,好突然去消灭敌人。他们埋伏的地方,在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离山顶上的敌人只有六十公尺。要在这里埋伏二十多个钟头,实在是不容易的。昨天,从这里飞出一只野鸡,敌人还连格夹炮地打了半天。邱少云等趁着天黑,摸到了这里,他们分成小组,散布开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茅草,凉风…  相似文献   

14.
欧阳蔚怡 《求贤》2011,(7):30-30
在日本的国民性中.拿来主义已渗透了骨髓。他们不怕拿来。好的就拿.管他来自何方。美国投它两颗原子弹,但美国的好东西。它照拿不误。日本人把敌人与敌人的好东西.区分得清楚极了.  相似文献   

15.
1927年7月4日晚,国民党反动军警将一个年轻的革命者押赴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这位革命者昂首挺胸,视死如归。敌人喝令他跪下,他巍然屹立,毫不理会。几个敌人强把他按下去。但敌人刚一松手,这位革命者一跃而起。敌人恼羞成怒,再一次将他强按在地,以乱刀残忍地将他砍死。这位壮烈牺牲的革命者就是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  相似文献   

16.
英霆 《党史纵横》2011,(1):58-59
在一切秘密机关之中,印刷厂是最难隐蔽的部门。因为有印刷厂就一定有机器,机器一开动,会发出很大的响声,这样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而且,在敌人搜查时,笨重的机器和大量的印刷品也很难转移和隐藏。因此,一个秘密的印刷厂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时间。1927年11月,中共中央建立起秘密的地下印刷厂,一直到1935年初中央机关迁往苏区为止,中共中央印刷厂在毛泽民、瞿云白(瞿秋白的弟弟)、钱之光(化名徐之先)等人的领导下,多次历险,在白色恐怖中与敌人周旋、斗争。  相似文献   

17.
十二烈士山     
《世纪桥》2011,(24):55-60
十二烈士山是为了纪念与日伪军顽强作战而牺牲的12位烈士而得名。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东北抗联的16名战士与400多日伪军进行了一整天残酷的阵地战,在他们的顽强拼杀下,打死打伤敌人120多人,抗联战士牺牲12名,4名突围。最后敌人连一件完整的武器都没得到,十二烈士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而壮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有敌人堵截,后有敌人尾追,历尽艰险,行程25000里,胜利到达陕北,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在红军长征队伍里,有一支特殊的编队,由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率领100多人肩挑资财、背驮机器的“扁担银行”,徒步随军长征,保障红军长征的物质供给,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又—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尊严     
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说,我们今天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数字把大屠杀给抽象掉了。他说:“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我们不再记得住:大屠杀不是六百万,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敌人布防的预案,刘伯承、邓小平等确定西南作战指导原则:首先必须彻底切断敌人退路,封闭敌人于西南境内予以全歼。军事、政治两手兼备,加速战役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