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潮汕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是华南抗日游击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前身是抗战初期的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曾称汕头青抗会武装大队,简称汕青游击队),及以后的韩江三角洲地区的潮澄饶敌后抗日游击队和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中,韩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灵活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潮汕人民和潮籍侨胞的大力支援下,  相似文献   

2.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的最有特色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密营是相对固定根据地的创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北殖民地腹地建立起来的带有政权性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物资资源和兵源的补充地,是抗联的政治活动中心、军事活动依托和重要堡垒。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抗战保留了火种,积聚了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的最有特色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密营是相对固定根据地的创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北殖民地腹地建立起来的带有政权性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物资资源和兵源的补充地,是抗联的政治活动中心、军事活动依托和重要堡垒.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抗战保留了火种,积聚了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1938年12月,为了推动抗日斗争的发展,国民党决定在南岳衡山举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简称"游干班"),学习借鉴八路军卓有成效的抗日游击占经验,请共产党派员教授游击战法.  相似文献   

5.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华南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支持,在东江地区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军的夹击中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斗争,逐渐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8)
<正>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德胜沟,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是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因其特殊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1964年这里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成为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重点建设项目,并被中宣部等6部委命名为全国19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和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如今,有无数人来到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回顾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8)
正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毛泽东同志亲自部署创建的,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中共中央指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至关重要,并于这年8月派遣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和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及其所属第四支队共2000余人挺进大青山,随后开辟了绥中、绥西、绥南抗日游击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起基层组织,领导蒙汉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完成了配合整个中国抗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东满特委领导东满人民进行抗日斗争时期,东满特委书记、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年轻的革命活动家童长荣不顾身患严重的肺病,仍组织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游击队,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活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1935年末,东北的抗日斗争转入高潮,各地的抗日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在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所开辟的这些抗日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战场和东北抗日斗争的中心。 1936年,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有了很大的发展,抗日游击区亦随之扩大,出现了东满、南满、北满、吉东四大游击区。抗日联  相似文献   

10.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刘知侠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起这部小说的创作,还得追溯到1943年夏天。当时,刘知侠参加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的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会议期间,鲁南地区铁道游击大队的抗日事迹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会后,他两次穿越封锁线.前往鲁南游击大队进行实地采访。尽管当时已积累了不少素材,也写了一些相关的作品,但刘知侠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多次来到当年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战斗的地方收集资料,精心揣摩,终于在1952年以鲁南铁道游击大队为原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广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历史进程,分为初创、初步发展、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和对敌斗争以及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叙述了广东抗日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广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权创立中的独立自主、建立过程中的华南创新、政权建立方面的华南特点、施政过程中的华南特色;阐明了广东抗日民主政权的重要意义,在华南树起了抗日民主的旗帜,改善了民生,巩固了华南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有力支援了敌后抗日游击斗争,扩大了了中共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5日,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全体党员前往呼和浩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发扬革命传统,担好督导职责。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组长支树平讲话,副组长徐海斌和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奇凡参加。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  相似文献   

13.
潘琦 《广东党史》2015,(3):39-43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入侵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顺应战争形势在香港西贡成立,鼓舞了香港人民的抗日热情,使香港人民逐步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真正抗日的军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引路人。一、港九大队西贡中队在抗战烈火中诞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侵略香港,在西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急时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  相似文献   

14.
第四集 鮀岛拂晓 1944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潮汕党组织恢复活动,建立公开的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敌后游击斗争。 1944年底,李梨英来到沦陷区澄海县华富乡游击队员陈续豪家中,公开以陈续豪的爱人余卓芬之姨母身份带着扮作儿子的地下党员斑弟,在华富乡搭鸭寮养鸭子作掩护,秘密设立掩护敌后武装游击小组的一个转动点,担负起接待和掩护来往武装游击队员的特殊任务。 一天晚上,陈续豪兴奋地告诉李梨英,经组织寻查,找到了她的小女儿美花。 [采访原澄海县民政局副局长 余卓芬] “陈续豪同志告诉阿姆说是美花找到了,但是一听到是嫁给澄海城一个迷信职业者,她就很伤心,她说什么人都可以嫁,为什么嫁给这样的人!但是不管怎样,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组织上也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找到的,也要见一面,看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杨兴江 《世纪桥》2011,(2):39-43
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4年10月,抗日游击总队改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1935年6月,他率领部队到方正县大罗勒密沟里陈家亮子开辟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1934年4月至1938年6月,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一军一师进入宽甸,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反日会、自卫队、儿童团等民众抗日组织,收编山林队等民文化合作抗日武装,设立密营、被服厂、后方医院、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领导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丹东红色之旅16项,其中有6项在宽甸:(1)1934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进入丹东宽北、凤北地区,以天桥沟和和尚帽子山为依托,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2)在宽甸建立了数十处石窟密营,形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红地盘”;(3)抗联在抗日斗争中,以木棚、密营为依托,度过了一个个“火烤胸前暖,晚吹背…  相似文献   

17.
郭红婴 《新长征》2011,(5):60-61
四、抗日游击斗争的蓬勃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扩大 在南满地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1934年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抗日游击区扩展到以柳河、通化、金川、临江为中心的20余县。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所属党组织和军队、群众工作的领导,1934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临江县四道二岔召开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共南满临时特委,李东光代理书记。  相似文献   

18.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从宝安县布吉乡挺进东莞,创建了大岭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华南地区及香港革命力量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派遣薛尚实、张文彬等优秀干部到华南地区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系统,领导当地的抗日游击战争。香港党组织在毛泽东游击战和持久战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敌后游击根据地,并通过团结社会各阶层、成立民主政权、宣传动员民众、开展学习和整风等一系列行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抗日力量。香港的抗日游击战有其自己的特色:一是海上游击战成为主要战斗形式;二是采取突袭或偷袭等灵活迅速的战术方式,避免过多暴露自己,连累群众;三是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与盟军联合作战。香港的抗日游击战场既在团结国内抗日力量和进步人士、建立国内抗日统一战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领导下,保卫中国同盟等民间团体和组织为抗战积极寻求国际援助,为抗战募集资金、财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战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1939年初,“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在南岳衡山正式成立。这是在抗日战争最危急关头,国共两党联手培养抗日游击干部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