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试论灾害意识及在减灾实践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强 《中国减灾》1992,2(2):20-22,10
灾害意识在人们同灾害斗争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加强对灾害意识的调查研究工作。日本从1982年开始,把灾害意识的调查研究作为灾害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比如,日本东海大学贺世治等人开展的关于沿海居民防水防灾意识长期变化的考察;名古屋工业大学尾正志等人进行的对名古屋市南部集中暴雨灾害(1979年9月10日—13日)  相似文献   

2.
建立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和治救体系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助海 《中国减灾》2000,10(3):12-1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灾害日趋多样化 ,且破坏力较以往更加严重和可怕。据初步分类 ,城市灾害大致有水灾、火灾、气候异常、城市烟雾、噪音公害、三废污染等。事实一再提醒人们 ,改进防灾抗灾手段 ,增强城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防灾救灾意识 ,创建城市灾害预警系统与治救体系已势在必行。城市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严重性等特点。纯粹的自然灾害因其发生具有难以抗拒性 ,对人类的危害最大。但是 ,灾害造成的损失多少 ,却掺杂着众多人为的因素。总的来说 ,无论是人为灾害 ,还是自然灾害 ,如能发现得早 ,处理及时…  相似文献   

3.
国外民众的防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宏 《中国减灾》2008,(10):42-43
国外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民众的防灾教育。我国也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学习与借鉴国外对民众进行防灾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做法与经验。对提高我国民众的防灾意识与知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3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定位是对去年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细化和具体化,它抓住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的关键,即弘扬防灾减灾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政府、组织和个人具备较强的灾害风险识别能力、掌握相应的减灾技能,这也是防灾减灾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委)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以四个一活动、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防灾减灾演练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3X):43-43
<正>三原则灾前防——未雨绸缪指根据气象灾害的前兆,气象部门做出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灾对策,落实防灾措施,还包括增强人们防灾意识和软硬件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工作。灾中抗——应急避险灾中抗是指在灾害发生时指挥系统根据抗灾决策和措施及时采取抗灾行动。灾后救——伤害急救灾后救是指气象灾害发生以后,相关部门迅速开展灾情调查评估、筹款筹物救济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4,(12):30-31
为切实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南省民政厅始终坚持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的理念,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深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灾害教育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人对于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十分肤浅,尤其是灾害发生前的防灾意识、灾害发生后的自我救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许多本来可以避免或者可以尽量避免的灾难,损失却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9.
周长生 《中国减灾》2013,(5X):26-27
<正>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因灾带来的种种创伤与阵痛,足以让我们对自然灾害"刮目相看"。抛开导致灾害发生的客观因素不说,单因人类自身原因诱发的灾害已屡见不鲜,而防灾意识淡薄和侥幸心理居上是重要原因。由于经验主义导致大众对自然灾害常常进行错误判断,人们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却并没有在人们的心中打下坚实的烙印。笔者认为,加强防灾减灾要将儿童作为重点,增加防备意识,加大宣传引导,强化应急演练,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根本所在。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学龄前的娃娃来说,从小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和保安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居住在山地的群众防御山地灾害的教育,使他们掌握防御山地灾害的基本常识,经常保持高度警惕,遇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切实提高广大山区群众防灾保安的本领。强化管理,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宅基地。有关部门要逐步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严格农村建房审批程序,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建房地址,合理规划,避开危险区域,减少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明确职能,落实防御山地灾害责任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县乡干部要切实承担起山地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组织群众开展防御及安全转移的责任。加…  相似文献   

11.
论山区防灾减灾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强度大,防灾减灾难度大。开展环境教育可提高山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利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刘瑶 《中国减灾》2012,(1):42-43
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是应对各类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庞大、人员组成复杂的特大城市,更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1年7月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对北京市1099位常住居民进行了"北京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调查"。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各地因区域或局地强烈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或城市内涝灾害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众多,经济损失巨大。这些灾难的发生固然存在降雨大、来势猛、历史罕见、地形复杂、超过设防标准等客观原因,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仍存在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知识不足的问题。一个理性的、成熟的社区、城镇、都市乃至国际都会,应该能够具备自我反省的气度、素质和能力,其防灾避险意识应不断受到平日里有组织的激发,如此,当灾害来临时才能有序应对,社会建设才能更加智慧地前行。因此,从战略层面分析,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防灾减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片面强调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各地因区域或局地强烈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或城市内涝灾害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众多,经济损失巨大。这些灾难的发生固然存在降雨大、来势猛、历史罕见、地形复杂、超过设防标准等客观原因,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仍存在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知识不足的问题。一个理性的、成熟的社区、城镇、都市乃至国际都会,应该能够具备自我反省的气度、素质和能力,其防灾避险意识应不断受到平日里有组织的激发,如此,当灾害来临时才能有序应对,社会建设才能更加智慧地前行。因此,从战略层面分析,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防灾减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片面强调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全县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近日,湖北省谷城县聘请了290人,组成一支覆盖全县12个乡镇(经济开发区),涉及290个相关单位的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并且为其颁发了聘书。这些义务灾害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全县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近日,湖北省谷城县聘请了290人,组成一支覆盖全县12个乡镇(经济开发区),涉及290个相关单位的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并且为其颁发了聘书。这些义务灾害信息员,将在第一时间内核准上报灾害信息,向村民传播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指导村民做好灾害防御工作,使减灾救灾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的防灾意识薄弱与“温水煮蛙”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们所处的城市经常发生灾害,我们的防灾意识也就像“沸水之蛙”一样自觉进行防范,时时刻刻如履薄冰,但事实上龙卷风、热带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在我国多数地区都不是常常发生,有些地方甚至数十年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因此公众的防灾意识淡薄,对灾害麻痹大意,面对灾害时很难作出正确的应急反应,就会像“温水之蛙”那样感觉不到灾害的威胁,我行我素。“增强防灾意识”  相似文献   

19.
带着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带着广大群众渴望提高防灾减灾技能的真诚期盼,2013年5月12日,吉林省通化市在新华广场隆重举行了第五个“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活动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通化市防灾减灾工作成果,普及了防灾减灾文化知识,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有力推动了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灾害文化是推进减灾事业的基础。接受了灾害存在的事实后,老百姓才会考虑灾害来临时应该做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在日本,以居民为主体的防灾组织——自主防灾会在社区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