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10日,500余名人大代表、区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区检法两院干警以及群众代表参加了天津市河西区《国展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决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学政及河西区党政领导出席决赛活动。河西区在"三·五"普法的第一年组织人大知识竞赛,旨在进一步增进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以推进全区的民主、法制建设。竞赛活动从4月份开始,分学习  相似文献   

2.
为广泛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进一步推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学习,并使广大人民群众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了解,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调研室法制宣传处、《人大建设》杂志社和张弓集团共同举办"张弓杯"人大制度知识竞赛。一、本次竞赛的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是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选举法的有关知识。二、本次竞赛共100题,分为判断、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为错答。参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人大许可制度”,是指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体系下,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非经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而依法设定的制度。人大许可制度依法赋予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主席团和常委会许可权(简称“人大许可权”),是为各级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设定的排除人为干扰的人身特别保护措施,意在为各级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排除后顾之忧,以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正常工作不受外部人为干扰。正确行使人大许可权,不断完善人大许可制度,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目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伴随着人大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我国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就赋予了人大的监督权,人大的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监督。人大的监督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全面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陈瑞爱 《中国人大》2014,(15):35-36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六十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步伐坚实地走过了一甲子,其光辉历程值得全国人民齐声欢呼。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深感受到人大制度确立60年来的优越性,感受到人大制度对社会、经济、法治、民生的推动,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自信,感受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喜悦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市民旁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简称市民旁听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对于丰富民主形式、充实民主内容、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体系,培育市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和人大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大新闻报道是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闻形式。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多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30多年来,人大新闻报道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尊重和维护人大制度的宪法地位。各级党委应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理论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党政干部培训教育内容,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人大意识。将党委重视人大工作、“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考核体系,增强各级各部门重视人大工作、加强人大建设的自觉性、责任心。完善地方各级党委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权的工作机制,如每届党委应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任免应事前征求人大意见,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兼任同级党委副书记等。  相似文献   

9.
如何发挥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氛围,使制度深入人心。核心就是要通过人大的工作,把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势发挥出来,让我们的制度发挥更好的作用。如何发挥得更好,首先要弄清楚这个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是什么。就是“三者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只要解决了三者有机统一的问题,人大和党委、政府的关系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14,(9):41-47
为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展现人大风采,省人大常委会于5月下旬开展了“我与人大”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对象面向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历届组成人员、历届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曾担任过人大代表的同志以及理论界、法律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征文内容主要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来,特别是35年来贵州省地方各级人大依法履职,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省的历史进程,以及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感人风采,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11.
宋云发 《云南人大》2007,(12):14-1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代会闭会期间,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否真正认识好、掌握好和履行好了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来赋予的权力了呢?这是一个值得从事人大工作的人们应该深思、迫在眉睫和应该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大研究》2005,(3):F002-F002
为了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系统总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成果,全面反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研究水平,为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实践服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担任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国人大》杂志社和《人大研究》杂志社有关人员共同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文集——《人大研究文萃》。  相似文献   

13.
《新疆人大》2014,(6):F0002-F0002
今年9月,我们将迎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十华诞,回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的六十度春秋岁月。为了动员大家深入学习人大制度,总结人大制度的发展经验,探索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人大工作的规律,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新疆人大》杂志决定开展“人大六十年”有奖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大论坛》2006,(10):1-1
在刚刚过去的全省人大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全省各级人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文选 《人大论坛》2009,(11):40-40
10月12日,中共凤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景高应邀出席了开班仪式,并为中青班上了一堂两小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课。这是凤冈在推进人大制度知识进党校以来,首次将人大制度知识纳入党校教程。  相似文献   

16.
陈荣强 《人大论坛》2014,(11):54-5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县、乡人大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7.
李凡 《人大论坛》2009,(12):25-25
11月26日,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电视知识竞赛在贵州电视台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安,副主任唐世礼、林明达、傅传耀、顾久,秘书长周忠良观看比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奖。  相似文献   

18.
俞宁静 《公民导刊》2007,(12):60-61
11月中旬,重庆市永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部分大学生模拟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这是继去年在中学生中开展“走进人大、感受人大”主题活动后。再次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旨在以多种形式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人大研究》2007,(3):F0002-F0002
为了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系统总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成果,全面反映了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研究水平,为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实践服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1934年9月15日城口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是重庆市建立地方新政权的最初尝试的话,那1950年1月纪3日召开的重庆市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更为全市建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5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风雨兼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