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论贵州民族旅游商品开发与贵州旅游经济的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旅游商品是贵州的特色旅游商品。贵州有着开发民族旅游商品的资源优势。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可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繁荣旅游购物市场。但贵州民族旅游商品的发展要解决生产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畅、市场基础薄弱等问题。应该采取加大投入、扩大生产、建立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的协调系统等措施,使民族旅游商品真正成为贵州旅游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云南省民族贸易总公司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就担负着全省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专项照顾商品的组织生产和供应工作,是我省唯一专营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专项照顾商品的省级批发企业。三十多年来,在搞活经济、组织民族用品供应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为全省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为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商业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在保证我省民贸地区市场供应,满足各少数民族特殊需要的同时,积极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生产,为繁荣我省边疆市场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生产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曾先后被国务院、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  相似文献   

3.
陈绍昌  相莫 《今日民族》2008,(11):54-56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扶持。在新的形势下,执行、落实好国家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对确保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繁荣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苗族刺绣民族工艺传承为例,在分析旅游商品研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探讨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与地域传统民族工艺传承保护相结合的意义,提出贵州苗族刺绣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以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工艺传承保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你我他的“护身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伴着新年的钟声,消费者终于等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正式实施。从今年1月1日开始,你我他作为消费者都依法享有了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九大权利。通俗地说,也就是您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有权询问、了解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真实情况;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工作,通常称之为民贸工作,它既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供应,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族地区的商品流通和民族用品生产、供应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商品经济不发达。其原因是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商品观念淡薄等,对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人们提出了许多战略设想,但是,如何从流通角度来促进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尚未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目前在民族贸易的体制、政策方面还存在一般化、一刀切的做法,没有体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人与环境是文化产生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民族文化持有者是传统文化生产的主体;民族传统生活是民族传统文化生长的原生境。对于景区内以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而言,其已脱离了文化本来生长的原生境,体现旅游景观符号系统的制造与呈现、旅游产品舞台化再现与产业化开发,是游客参与体验的主要空间。笔者认为,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只要有民族文化持有者的参与,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就并非是无根的移植文化、模拟文化和纯粹的人造景观。这种真实文化主体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构成的新的文化生态,可称作民族文化的次生境。作为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可以理解为是在文化次生境中被不断再生产的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为例,各种景区手工作坊所生产的旅游商品,虽传承体现了民族传统工艺技法,但在商品内容及形制上却融合了当下旅游市场的需要与游客现代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9.
论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同质化时代 ,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功能日益突显。一方面 ,通过传播商品中的文化附加值 ,企业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商品价值实现增值 ;另一方面 ,通过传播民族文化 ,融汇世界文化 ,商品包装还积极地参与社会的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 ,实现文化增殖。  相似文献   

10.
当今第三世界的各族人民,都面临着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现实问题,这是每一个有自尊心、自信心,而且力争把自己民族立于世界发达国家、发达民族之林的共同愿望。如何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变为文化商品,并使文化商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实现文化消费,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问题。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文化资源,如果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抛开对自己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保护和追求,那么资源的所有者(即  相似文献   

11.
试论西部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权益的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锡盛 《思想战线》2001,27(1):27-30
西部开发是中央和西部省区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互助与合作.由于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如下问题其一是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收益权由于上述差距而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其二是环境的超载利用与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其三是土地征用过程中不能依法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补偿,从而损害少数民族应获得的土地补偿权益的问题;其四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因少数民族群众(含个体或群体)所处的弱势地位,其交易平等权极易受到侵害并且难以得到救济的问题.这是在西部开发中必须切实关注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中的人权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对于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侵害人权的文化因子应予以剔除;为保证民族文化传承渠道的畅通,必须解决好权利冲突的问题;民族文化保护实践中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悖人权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现代贡献及传统知识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应当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权利的补偿。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法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华 《思想战线》2001,27(4):13-16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习俗.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仅靠统一的国家大法来解决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靠新的、有针对性的民族地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来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和有序进行.所以,民族地方法制建设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及其政治生态学的观点看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系统之外必然存在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对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内容及方式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必须充分估计与认识这种制约和影响 ,才能更有效地改造环境要素 ,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贵州民族风情旅游中的文化困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一些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存在的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的分析 ,认为应加大力度把贵州民族风情中的经济价值挖掘出来 ,使之向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且已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少数民族地区走循环经济之路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国内外的压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缩小地区差距等要求,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族理论及其实践存在一些缺失,民族研究中引入族群理论是必要和可行的。族群和民族是两个互补的范畴,族群理论应用于中国实际时应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民族期刊编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期刊编辑人员在新时期应具备的素质 ,认为要使民族期刊编辑工作适应 2 1世纪的发展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9.
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包括贵州在内的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等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地方政府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也是不尽相同的。本文通过对贵州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民族村寨的考察、分析,提出必须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以实现贵州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最大、最迫切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推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6,(6)
Cultural ri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right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has alway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al rights.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adjustments should be made in such protection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d cultural policies. Therefore, a systematic legal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ights should be defined as a basic principle in the constitution. Local legislation concerning the ethnic minority need be of regional ethnic features and maneuverability. The will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be respected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dure, strengthening the benefit-sharing principle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duly handled in the legislation objective, emphasizing constant self-innova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