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法成典,开启民权保护新时代2020年最牵动人心的立法成果,莫过于5月28日在全国人代会上诞生的民法典。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标杆性大法,寄托着几代国人呼唤"权利法典"的梦想。自2015年3月正式启动后,民法典编纂便成了最近五年立法建设的重心。按照"二步走"的立法谋划,2017年3月,民法总则以开篇之势率先告成,奠定了统领民法典全局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环境法典编纂结构模式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效 《当代法学》2021,35(6):31-44
环境法典的编纂已提上议程,法典的编章结构设计方案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首要议题之一.环境法典的结构是立法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法典调整范围的直接反映,是立法技术的最终呈现.比较可见,境外环境法典结构大致表现为以环境治理过程为主线、以生态环境要素为主线、以环境治理过程为主并辅以环境要素等三种构建思路.借鉴境外有益经验,我国未来的环境法典可采用"总-分"体例下的混合结构模式,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更高层次的"核心要素"抽象并贯通分则编,并以生态环境责任单独成编来支撑法典的完整架构.  相似文献   

3.
万毅 《新法规月刊》2021,(6):184-197
1979年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确立了我国刑诉法的基本架构,体例上基本完备,已经是初步意义上的部门法典.但囿于当时的立法条件,其在制度和规范密度上存在着某种先天不足,实务中不得不出台大量司法解释予以补充.虽然历经三次修订,但由于法典编纂程序的缺位和立法技术的停滞不前,仍未能有效整合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解决刑诉法内部的规范冲突,法典的权威统一性与体系逻辑性受到冲击.因此,要推动刑诉法的法典化,应当强调法典编纂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法典编纂整合司法解释,转化为长期有效的立法,同时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典与司法解释的效力位差;另一方面,提升立法技术,注意中国特色与诉讼规律的兼容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与立法前瞻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世界范围内,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法律传统,对环境立法体系化采取了"基本法+单行法"与法典化两种模式.按照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适度法典化"成为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合理选择."适度法典化"是动态开放的实质性法典编纂,应以理念变革、方法创新为基础,构建以目标价值为核心,以工具价值为技术方法的基本逻辑体系."适度法典化"模式下的环境法典的体例可采取"总则一分编"结构.总则编采取"提取公因式"方式,规定可以统领全局和普遍适用的立法宗旨、基本原则、管理体例和引领性制度等内容.分则编整合部分现行法律法规,对法典调整的事项进一步详细规定.由此,编纂方法上需要界定"生态环境"基石概念,厘清环境法律关系;以"生态环境法典"命名,采取"双法源"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以"生态环境"为基石概念,法律关系为体系化工具,构建环境法典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律规范的激增使环境立法面临着如何体系化和综合化的现实困境,瑞典、法国和德国等国家选择通过制定环境法典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考察法典法的发展变迁可以发现,经过现代化祛魅后的法典法,其立法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在环境法这一新兴领域中进行法典编纂已具有现实可能性。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开放式环境法典应当是实现环境立法发展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法典的编纂条件及基本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忠梅 《当代法学》2021,35(6):3-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启动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对环境法典编纂条件是否成熟以及技术方案的论证提出明确要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目标新任务提出编纂环境法典的迫切需求,环境法治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适用困境形成编纂环境法典的内生动力,环境法学研究所达成的学术共识奠定编纂环境法典的理论基础.环境法典编纂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恰逢其时.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理论研究,应深刻把握环境法典的逻辑体系与核心价值,厘清民法典与环境法典的关系;准确把握环境法的领域法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法典的核心价值与基础概念;深刻把握环境法的体系开放性特点,采取"适度法典化"模式、"总则—分编"结构,妥善处理环境法典编纂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章少辉 《法学家》2005,(5):149-160
2004年10月1日生效的比利时<国际私法法典>,以1987年的<瑞士联邦国际私法>为蓝本,在本国的零星立法、判例和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欧盟立法和国际条约,形成了一部内容相当完善的法典.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充分利用,当事人意思自治扩大适用,对外国判决和公证文书的完全承认原则,对和某些新近的民事制度的规定(如同居、同性结婚等),构成了其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制定强制执行法已成为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制定强制执行法需首先解决两个立法技术问题:一是立法体例问题,即强制执行法与其他民事程序法的关系。无论从我国"执行难"、"执行乱"这一长期无法克服的司法状况,还是从世界主要国家的立法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将强制执行程序从民事诉讼法典中独立出来都是大势所趋。二是立法结构问题,即按照什么方式将强制执行规范编排在法典之中。结合我国实际,以意大利"总分结合式"的立法技术为基础,将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与执行措施分开安排,同时,吸收德日"混合式"及秘鲁"并列式"立法技术的合理成分,显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及其成员国在打击跨境犯罪和犯罪分子自由流动上存在着共同利益,但要制定一部超越国别的欧盟刑事证据法典依然遥不可期.在跨境刑事取证立法中,欧盟存在着统一规则和相互承认两种立法模式,从现有立法看,后一种模式已成为欧盟立法者的现实选择.在后里斯本时代,欧盟在跨境刑事取证上实现了“超国家”的立法运作,欧盟跨境刑事取证立法存在着两种模式融合的趋势.欧盟的立法经验对中国区际刑事取证立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文阐述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典制定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民事诉讼法典的若干次重要修改.论文清晰地阐明了民事诉讼法典修改的目的、意义,以及修改中要解决的问题点.说明了若干单行制度从民事诉讼法典中分离并成为单行法的理由.论文还介绍了日本法制审议会在日本民事程序法立法中的作用以及日本民事程序法今后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伟民 《政府法制》2007,(23):6-8
倘若要选取一部反映转型中国法制现状的立法,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无疑是一个最具考察价值的样本。作为一部与民众财产权益息息相关的权利法典,也许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经历了如此复杂变幻的博弈过程,也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唤起了如此汹涌澎湃的维权热情。更耐人寻味的是,物权法自今年3月16日诞生后,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举世瞩目的"最牛钉子户"事件到沸沸扬扬的"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及时、更为明晰的答案。对于已经正式实施的物权法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着阻碍行政法治实现的因素,表现为重要法典缺位,行政立法内容存在瑕疵,行政立法权限划分不明,行政立法技术不成熟,行政立法模式相对封闭化.  相似文献   

13.
王莹 《政府法制》2007,(23):9-10
倘若要选取一部反映转型中国法制现状的立法,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无疑是一个最具考察价值的样本。作为一部与民众财产权益息息相关的权利法典,也许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经历了如此复杂变幻的博弈过程,也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唤起了如此汹涌澎湃的维权热情。更耐人寻味的是,物权法自今年3月16日诞生后,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举世瞩目的"最牛钉子户"事件到沸沸扬扬的"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及时、更为明晰的答案。对于已经正式实施的物权法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4.
阿计 《政府法制》2007,(23):4-6
倘若要选取一部反映转型中国法制现状的立法,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无疑是一个最具考察价值的样本。作为一部与民众财产权益息息相关的权利法典,也许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经历了如此复杂变幻的博弈过程,也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唤起了如此汹涌澎湃的维权热情。更耐人寻味的是,物权法自今年3月16日诞生后,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举世瞩目的"最牛钉子户"事件到沸沸扬扬的"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及时、更为明晰的答案。对于已经正式实施的物权法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5.
倘若要选取一部反映转型中国法治现状的立法,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无疑是一个最具考察价值的样本。作为一部与民众财产权益息息相关的权利法典,也许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经历了如此复杂变幻的博弈过程,也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唤起了如此汹涌澎湃的维权热情。更耐人寻味的是,物权法自今年3月16日诞生后,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举世瞩目的"最牛钉子户"事件到沸沸扬扬的"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及时、更为明晰的答案。对于已经正式实施的物权法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6.
在"总则—分则"的法典结构方式下,总则在法典的体系化、彰显法典的精神和缩减法典篇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总则所具有的功能和优点是通过总则本身的构造来实现的,总则的构造是在法典化过程中立法者首先遇到的问题,只有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总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法典的完善。比较和借鉴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典的总则之构造以及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博采众长,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总则的内容和结构,具有重要的立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典总则是人类法典编纂技术的伟大进步,其作用体现在从一般到特殊的编纂逻辑、更好地统摄法典的全部内容以及能够避免重复性规定,保持法典内容简洁性.教育法典总则编必须确立方法论前提,宜选择体系式编纂模式,采取"序总合一"的体例设计,并将法律关系作为编纂的逻辑主线.在立法技术层面,教育法典总则编应选择相对成熟且符合总分结构要求的提取公因式方法.提取公因式要求总则编从现行教育法和其他教育单行法中发现并提取公因式元素.在章节编排上,我国教育法典总则依次包括教育法基本规定、教育主体概括规定、受教育权与教育权、教育类型、教育法律行为、教育法律责任六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立法特色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国 《河北法学》2002,20(6):124-128
法国 1992年颁布的知识产权法典 ,以“法典化”的立法体例独树一帜 ,在内容、结构和立法技术上独具特色 ,对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18,(2):65-78
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是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一个疑难选择。作为现代民商法渊源的《汉穆拉比法典》和罗马法是将民商一起规定的。法国关于商品经济的立法开始分为民法典和商法典,谓之民商分立模式,并为德日仿效。瑞士则于民法典中规定了商法内容,开创或恢复民商合一模式,为意大利等国追随。泰王国相关立法,内容上同于瑞士、意大利民法典,形式名称上则为民商法典。旧中国国民党立法虽采民商合一模式,但法典名称上如同瑞士、意大利仅称为民法典,而法典内容上的公司、票据等典型商法则以单行法形式独立存在。美国关于商品经济立法直呼其统一商法典,为英美法系中的新模式。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表明了民法典在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中的基础性核心地位。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坚持民商合一并颁布施行。但对其合一方式或所定商事规范见仁见智,法典其他编的编纂正在进行,故仍需对法典编纂提供智力参考,且法典颁行也并不影响学术之继续探讨。从对民商合一模式演进的研究中,仍然可见能给我国民法典编纂以新的启示和科学创造性选择。在四种民商合一模式中,名副其实、内容简约的模式是更为理想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2月1日俄罗斯开始施行新的民事诉讼法典即<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典>.这部新法典新在何处,对原来的<苏俄民事诉讼法典>做了哪些修改,对我国立法有何可资借鉴之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