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慕课"的兴起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应发挥"慕课"的优势,将传统课堂与"慕课"进行有效的融合。因此,从学生、师资、授课形式三个层面,探讨"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1)
当前,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很快,正迅速在一些大学中推行。它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网络媒体的结合物,因此,它的特点是二者特点的综合,但不是简单相加。增强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应该采取"线上+线下"的思路,即进一步改进线上教学的内容和课程设计、全面培训线下专职任课教师。  相似文献   

3.
"慕课"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自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但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提供了机遇。为实现转"危"为"机",我们要善于吸取"慕课"教学的优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精品课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慕课"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慕课的实行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种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以下挑战:从科技条件说,需要专业化、复杂化的系统技术;从改革重点说,课堂教学要进行混合模式教学;从难点来说,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制度保障来说,高校的规范要进行调整;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技能要提高。可从这五个方面寻求相应对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6)
"慕课"正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全新教学形式改革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尝试和新突破,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渠道和新途径。"慕课"教学技术的创新,落实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使教与学的关系重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更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形象,进一步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意义,通过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三个方面的认知与评价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希望能够通过树立良好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教育内容形象和教育效果形象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形象。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纵深发展使我国各个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机遇和挑战并存,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新内容和新手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与政治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员  管立国 《理论探索》2015,(1):54-58,90
慕课是一个涉及教育、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问题,要从多个维度审视慕课的本质:从教育视角看,慕课是"技术变革教育"的新尝试;从文化视角看,慕课是"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新形式;从政治视角看,慕课是"西方国家对华民主输出"的新途径。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在西方思潮传播中得以展现,其介入使西方思潮传播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增强了影响力。在积极发挥慕课教育价值的同时,要积极应对其所带来的政治文化挑战,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增强慕课的政治安全意识,重视慕课研究的协同创新,加快慕课的实践探索进程,建立慕课的思潮监控机制,创新慕课的思想引领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互联网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有效性不断弱化,高校应正视现状积极探索建设适合网络化转型的思政师资队伍,培育新载体,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0.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慕课"中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两个方面探讨,以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飞 《学理论》2013,(14):329-330
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在新时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科学发展观有机的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0)
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基本途径包括: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为举措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节约发展;以净化教育环境为目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清洁发展;以资源共享为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环发展;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余瑾 《学理论》2013,(16):197-19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创高校思想工作新局面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卓碧蓉  王彩连 《学理论》2013,(21):367-368
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涵的阐释,提出"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诉求,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误区,通过实践探讨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层面上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必然性,追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何以可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是必要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存力量与精神的寄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整体和谐的一部分,应与社会的其它部分保持和谐一致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应追求内部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可以协调关系,平衡利益,获取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换 《学理论》2013,(18):374-375
部分高校在新形势下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仍然还存在许多不利于人才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在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建设理念的号召下,我们更应以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来审视和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以人为本视角下优化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实践性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琰霞 《学理论》2014,(32):287-288
当今社会,随着各种传媒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大众传媒如同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趋利避害,构建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应对体系,利用好大众传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谭天 《理论导刊》2023,(3):118-124
信息窄化是信息过载重压下“媒体—算法—用户”循环和“需求—搜寻—满足”闭环的产物。作为信息技术迭代和传播格局嬗变后海量信息差异化供给及选择的结果,信息窄化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隐忧也逐渐显现。其负效应——“信息偏食”“信息投喂”“信息圈层”和“信息裹挟”在限制话语主体思维和行为的同时阻隔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与构建。因此,如何突破信息窄化重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需从话语优化角度予以辩证思考和科学应对,在坚持话语权的一元主导与多样共生中把控话语场域,在注重话语内容的再生产与再完善中保证有效供给,在增强话语方式的交互性与启发性中促进多向互动,在推动话语空间面向时代与回归实践中实现持续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