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在立法上经历了1997年刑法的重大修订,并且设立了特殊防卫制度,鼓励公民积极行使防卫权.在司法上则通过于欢案等一系列案件激活了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最高司法机关通过颁布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指导案例、典型案例等方式,为正当防卫的认定提供了实施细则.随着正当防...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指导意见》中关于程序问题的若干规范对于正确办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意义重大。侦查机关在取证工作中,应当着重注意对于能够证明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证据的及时收集。公检法机关在依法公正处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时,尤其应当认真听取辩护方意见,及时披露案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对属于正当防卫的案件应当及时作出不予追究决定。但对于防卫过当案件均应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要求似乎不妥。对于陪审制的运用应扬长避短。在案件办理的不同环节均应注意释法析理,尤其应当注意在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中对被害人及其家属进行释法析理。在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既要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更要教育公民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行使防卫权利。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第17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以致影响了案件的定性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制度,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义务,正确地认识正当防卫,不仅是公民同违法犯罪进行斗争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正确划分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界限、防止滥用正当防卫的理论武器,本文试  相似文献   

5.
武晓雯 《行政与法》2022,(8):121-128
作为刑事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正当防卫制度的实施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展望未来的正当防卫制度,立法上应进一步明确正当防卫的概念,增加防卫过当免除处罚的具体情形,适度扩大无过当防卫的范围;司法上可以在审查起诉阶段增设人民陪审员参与的环节,强化处理正当防卫案件的公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明楷教授提出盗窃不限于秘密窃取,使用平和手段公然转移占有他人财物的,也是盗窃,该观点是以"抢夺是具有人身伤亡可能性的行为"为逻辑前提的,但该逻辑前提不符合我国刑法对抢夺罪的规定。最近,张明楷教授在坚持盗窃不限于秘密窃取的前提下,又提出盗窃罪也可以暴力手段实施,该观点更是导致了盗窃罪与抢夺罪区分上的难题。其实,窃取也不排除可以对被害人人身或财物使用一定程度(轻微)暴力方式实施,这样,客观上行为人是否使用暴力便有可能成为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共同点,依客观方面自然无法合理区分二者。传统刑法理论关于两罪的区分标准(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是妥当的,应当继续坚持。依行为人主观方面区分两罪并不属于主观主义刑法观。  相似文献   

7.
如何准确认定防卫案件是长久以来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疑难问题,1997年《刑法》虽对正当防卫制度作出较大修订,但并未根本改变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困境,其原因在于修订着重解决了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问题,但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在于如何区分自我防卫与相互斗殴。当前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的"起因是否有责"、"防卫是否不得已"的区分标准,虽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却过于简单与绝对,未能深入探求案情,甚至与立法精神有一定背离,使得自我防卫案件往往以相互斗殴结案,而这也与犯罪控制的诉讼模式、司法技术限制、文化上的复仇动机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及防卫过当作出了规定,明确所应承担的责任.但刑法对"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重大损害"的界限不清晰.造成在实践中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行为的不一致.本文尝试从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之间的异同、关系及联系行政法中自由裁量问题中的共性进行探讨,判断何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何谓造成重大损害,这对正确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行为人是否定罪,能否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21,(1):6-9
立法:从无到有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讲过,正当防卫不是书写下来的法,而是与生俱来的法.正当防卫,基于对人自然本能的尊重,因此在任何社会都会被确认为权利.在德国:"一位房屋的所有人可以用刀刺死一名晚上闯入自己住宅的喝醉的男人." 自然,我国刑法也不例外.在我国古代刑法中,也有类似德国正当防卫免责的规定.如《汉律》规定:"无...  相似文献   

10.
吴娟 《法制与社会》2011,(7):297-297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保护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犯罪与防止犯罪,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防卫限度是正当防卫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分水岭。在司法实务中,每一个正当防卫的案件都要涉及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判断。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以及相关知识点的研究,力图提高公民维护自身安全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关于正当防卫案件的认定越来越复杂化,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正当防卫制度设置本身的模糊性。本文在介绍正当防卫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构成要件,其中重点分析了起因条件中不法侵害紧迫性的认定和时间条件的确立问题,并试图通过以上的架构使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更为清晰、更易于把握的认定标准,进而希望能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处理正当防卫案件,鼓励公民勇于同犯罪作斗争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同志由于对正当防卫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处理这一类案件中,把一些本来是属于正当防卫的合法行为,错误地定为防卫过当;甚至把个别见义勇为的英雄,错误地定为“罪犯”,处以刑罚,这不能不严重地影响群众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在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好人不敢大胆管坏人的不正常的情况。这是不利于鼓励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积极同犯罪作斗争,维护和搞好社会治安的。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从它的案情和  相似文献   

13.
山东聊城刺杀辱母者案在当下所引起的议论高潮,恰恰反映了有些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远离了现代社会的司法公正观念,远离了刑法规范评价的技术要求,也远离了人民群众的常情、常理和常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法制和人性的深处探讨这类案件的不足之处.在于欢案的刑法分析过程中,应坚持规范评价为先、为主的法治要求和司法原则;于欢虽然不能对已经停止的强制猥亵和侮辱行为进行无限防卫,但仍可以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一般正当防卫;于欢致人死伤的行为由于明显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可以成立正当防卫的过当;由于正当防卫可以阻却犯罪故意的成立,所以于欢致人死亡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刑事司法活动必须高度重视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且通过精益求精的技术运用,对属于正当防卫的适当行为进行合法的认定给予出罪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是一种法定的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遏制违法犯罪、维护防卫人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社会各种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正当防卫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得困难,在许多案件中无法有效地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甚至故意犯罪。正因如此,对于正当防卫制度成立条件进行研究不仅是一种法学理论研究活动,而且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运用正当防卫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于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成立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使得当事人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被准确的认定,并且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权利及正当防 卫实施后司法审判的具体依据。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应当认定为正当防 卫的案件,因种种原因最终都以故意伤害案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结案 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在法律上确立了正当防卫制度,赋予了公民正 当防卫权利,但在司法实践及各个程序上却没能真正保障这项权利,使 得正当防卫这项制度和权利对我们来说可望不可及。有这样一起故意 伤害案件就十分典型地说明了正当防卫难以得到法律保障的司法误 区。  相似文献   

16.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紧迫情况下同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权利。但是,我国传统正当防卫观未能正确反映这一立法的宗旨。如在理论上以“形似犯罪,实质无罪”的观点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把正当防卫与刑事犯罪紧密相联;在立法上对正当防卫的界限缺乏明确界定,使防卫人在不法侵害面前软弱无力;在司法中对防卫人过于苛求,不能实事求是地处理防卫案件等。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立法作了重大修改,为公民积极行使正当防卫权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条件。我们应当转变观念,认真贯彻这一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是预防、制止犯罪的有力武器.正确理解与掌握正当防卫的关键与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长期以来,在法学界比较定型、影响较广的观点是“适应说”,即要求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大体上相适应.“适应说”来源于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1946年6月7日关于契某案件的决定中的一句话:“正当防卫只有在防卫性质所实施的侵袭行为的强度相适应时,才能认为是合法”.①这个司法解释是否符合苏联刑法的立法精神,我们权  相似文献   

18.
张波 《现代法学》2004,26(6):43-50
张明楷教授关于刑法学基本理论的观点,对通说虽有继承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反叛的一面,在理论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涉及到刑法的基本理论的宏观问题是《刑法》第13条但书能否在司法中适用,如何理解一些罪名的主观方面,分则的模式是既遂犯还是犯罪成立,张明楷教授认为但书不能在司法中适用,为了确定一些争议的罪名的主观方面,提出超过的客观要素的概念,分则的模式不是既遂而是犯罪成立。对于上述观点,本文以传统观点为基础,提出不同的主张,认为但书可以直接适用于司法实践,这不违反罪刑法定主义,解决故意和过失的问题,也没有必要提出超过的客观要素,分则的规定必须以既遂犯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当防卫作为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渊源于我国宪法。它的行使有其特有的条件,更有必要的限度要求。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一直是正当防卫制度的核心问题,几乎司法实务中每个正当防卫案件都要涉及必要限度之判断。构建和完善正当防卫防卫限度评判体系,不仅仅是个重要的刑法理论问题,更将对司法实践本身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平衡多方主体利益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期待可能性理论为我们设立一个新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影片向社会再次宣告“法律肯定会保护正当防卫者”,请每一位公民坚持公平正义,面对不法侵害要勇敢挺身而出!今年春节期间,电影《第二十条》热映,有关正当防卫的话题再次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电影《第二十条》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条款,影片以检察官韩明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三个“挺身而出”的案件,也向社会再次宣告“法律肯定会保护正当防卫者”,请每一位公民坚持公平正义,面对不法侵害要勇敢挺身而出!针对影片中涉及的与正当防卫有关的话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检察官及律师,请听他们对有关问题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