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市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已圆满结束。宝山区企业退休干部佟增保再次当选为新一届宝山区人大代表,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当选为区人大代表。消息传来,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两年前采访佟增保代表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火车飞快地向北奔驰。我翻阅着这两天在赣州采访陈清华的笔记,一个个散乱的片断,犹如一粒粒珍珠,思索着想用一条红线,串成项链。陈清华是个干了再说,或者干了也不说的人。采访他,他只略谈了自己的经历,至于工作和业绩,他认为这都是他本职工作应该做的或与大家一起做的,很平常也很自然。我采访他的领导、同事、朋友,将得到的一些线索再反过来询问他,才丰富了我的采访笔记。望着窗外嫩绿的江南原野,26年前,就是从这块山水间走出来的这位农家子弟,随着飞奔的列车,他的身影渐渐地,融入到沥沥春雨笼罩的原野中,融入那一排排新…  相似文献   

3.
方约 《同舟共进》2011,(3):23-23
翻阅旧报,一则旧闻饶有兴味。三年前,法国巴黎一次农产品展销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向一位男子伸出手去,想和他握手。  相似文献   

4.
5年前,我遇上你;5年后,你融入了我。总有这样的感觉,越是亲近的人越无言相叙,越熟悉的事越无从梳理,越浓重的情感越难以表达。翻阅尽了你的喜怒哀乐,吟诵了你的千言万语,沉醉于你的欢声笑语,却始终不敢向你表达。不是担心窖藏5年的情感无从起笔,而是担心我手中的这根笨笔化作一座山,挡住了你我。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  相似文献   

6.
感谢农具     
我觉得,这是一个具有很浓重的感恩色彩和商业色彩的节日。那就是隆安县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壮族农具节! 为农具而过节,这是一个多么浪漫而奇特的想像! 翻阅史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早在五六百年前的明代,隆安农具节就已形成。原先,每年四月初八这天,只是隆安  相似文献   

7.
华裔     
泰国南部宋卡府那他威县,那里有个小镇都是住宅区。上街去,自己没有车子,要到镇口乘计程车或公路车。我刚负笈宝岛归来,到这个小镇找青梅竹马时的朋友。当我到了这位老同乡的家时,看见他那副德性与20年前没有两样,不过,他已经高升了,升为人父而完全继承了其先严的职位。在我们别离了20多年,今天能在(以前都是住在巴登埠,于18年前举  相似文献   

8.
我慢慢地翻阅两本《四川统一战线》杂志,一本是1986年的创刊号,一本是1994年的第一期。我比较着,欣赏着,眼前这两本刊物,经过8年的风风雨雨,无论版面还是内容,都使我感到亲近和愉快,“创刊号”朴实无华,现在这一期别具风采,它们都萌芽于那方沃土。看着他,我仿佛又嗅到了那片园圃的泥土气息……  相似文献   

9.
教诲难忘     
在《解放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一些庆祝活动勾起了我对老领导储大泓同志的深情回忆。我含着激动的泪花,又一次翻阅和他在一起合影的照片。端详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历程中,他对我倾注的满腔热情和关爱。  相似文献   

10.
身为湖北驰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邹新国,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是巨大的。在当前汽车市场整体滑坡、不少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停产甚至关门的情况下,邹新国和公司全体员工一起,将驰乐集团这个三年前亏损近千万元、潜亏近千万元的企业,变成随州市工业企业的支柱企业和利税大户,1997年,驰乐集团改装车产量、销售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四项综合指标,雄居湖北省同行业第二名。1997年邹新国当选为湖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他的担子和责任更大了,而他却说:"搞活企业、振兴经济、回报社会,这是我最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爱泼斯坦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几天来,我又一次认真翻阅了由爱老赠送的他亲笔签名的《见证中国》一书。书中详细记述了他传奇的一生,一些章节和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爱老的音容笑貌言犹在耳,历历在目。我深深地陷入了对爱老的深切缅怀之中。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给传统商业行为带来巨大冲击六年前,我和一个很要好的商人朋友交流,我说刚刚推出了淘宝网,希望他将生意搬到网上做,他说再说吧,有很多时间呢。四年前,我又让他将生意搬到网上,他说现在忙不过来。两年前,他跟我说,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闲时翻阅几年前的杂志,读到这样一件事:作家张平有一次采访一位有30年冤情的会计,会计一开口就对张平说,“我只有一个请求,请你把我要说的话听完,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人把我要说的话听完。”结果,张平听了两天一夜,录下了17盘录音带,收集了绝好的写作资料。这虽然是多年前的事,今天仍让人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4.
我画邓演达     
2005年3月1日是我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回忆十年前我刚加入农工党并创作《邓演达》大型画作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十年前,我正式加入了农工党这一光荣神圣的组织,为了表达对我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的崇敬,决定要创作一幅反映邓演达先生一生的力作,用实际行动来告慰先贤。在农工党常州市委会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着手准备。首先是收集图片资料。我怀揣着组织开出的介绍信来到南京瞻仰了“邓演达烈士之墓”,参观了邓演达纪念馆,到江苏省第二档案馆查阅当初邓演达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图片,然后翻阅了许多有关邓演达先生的介绍和书…  相似文献   

15.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过20天,就是我35岁的生日了,日子就这样在不咸不淡的状态中一天天持续下去。我在一所中学当语文教师,十年前结婚,三年前离婚,两年前又开始了新的恋爱,如果说这也算得上恋爱的话。 十年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婚,那时我刚满24岁,也许是在学校这个单纯的环境中使我在此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多少异性,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个男友就成了我的丈夫。婚后的生活波澜不惊,我对丈夫说不上爱,但也并非毫无感情,从认识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注定是那种平淡的夫妻。我们各自从事自己的工作,各自与自己相熟的朋友来往,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对方更深的心底。我记得很清楚,结婚两年后,我到青岛参加一个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实际上那次会议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主要就是旅游,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一件很漂亮的男式衬衫,忽然想到也许给丈夫买一件很合适,但我却不知道他的衣服尺寸,只好打电话回去问他,那是我第一次单独给他买衣服,也是第一次知道他的衣服尺码。  相似文献   

16.
<正>《诗意的运河之都》是沙克诗歌的集结。以此命名诗集,体现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自豪。诗人生长生活在运河之都,他的视野却是兼顾天下的,所以诗分五类:人文风光、家国记忆、田园情怀、城市影像、精神故土。从中可以看出沙克的笔触非常广泛,视野非常开阔。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沙克诗歌的内容正是如此。我觉得他不仅是用诗歌为河流立传,更是在用心为时代立传、为家国立传。我猜度,这是他的艺术初心,也是他的艺术野心,这一点从他的许多诗题中就可以看出。而翻阅这部诗集,我觉得他是实现了这一艺术野心的。  相似文献   

17.
祝勇 《北京观察》2001,(5):44-45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要重建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想来消息是确凿的。这新闻的好处,是让我重温了鲁迅先生关于雷峰塔的两篇文章。虽是20年前读中学时早就读过,然而大凡在语文课本里收过的鲁迅作品,我以后很少再读,因为那种程式化的课堂演绎,大抵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或者说,我的中学教育培养了我对鲁迅的恶感。至于真正开始触摸鲁迅,是很久以后的事。这是题外话,还说雷峰塔。重读这两篇文章,才发现这老爷子端的了得,因为在1925年的文章里,他已经预见到2001年的重建雷峰塔。且听他说:“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市场经历,让我拥有了一张1963年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选民证,近日又喜获一张1953年迪化市(现乌鲁木齐市)第三区(现沙依巴克区)选民证,欣喜异常。翻阅资料,查证历史,选民证虽小,却见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市场经历,让我拥有了一张1963年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选民证,近日又喜获一张1953年迪化市(现乌鲁木齐市)第三区(现沙依巴克区)选民证,欣喜异常。翻阅资料,查证历史,选民证虽小,却见  相似文献   

20.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2):36-37
有一些记忆,曾经被翻阅后尘封;有一些故事,曾经被流传后遗忘。30年并不久远,回忆30年前设立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台前幕后的故事,这位被称为中国立法工作“活字典”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顾昂然记忆仍然清晰。他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是1979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规定的,宪法对此作了肯定。这是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