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短几年间,万宁市和乐镇从群众上访的“重灾区”一变而成群众工作先进镇,群众上访从往年的 20多起减到去年的2起,越级上访从往年的7起减到去年的零起,连续4年没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这变化,源自一项特殊的群众性工作——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随某县领导下乡调研,正好遇到某乡镇大门被上访群众堵住,该乡镇领导建议我们从后门进乡镇大院。县领导听了一愣,说:“从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公仆怎么能躲着群众?”说完,径直朝着群众的方向去了。很快,这位县领导就问清了群众上访的缘由.并指示该乡镇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上访的群众非常高兴,称赞“党的干部又回到群众中间了”。  相似文献   

3.
“上访”行为的经济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访”是群众直接要求党委、政府及人大等部门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从经济视角看,群众采取上访途径是因为上访成本一般低于其他途径。群访、越级上访的存在说明了上访强度的加大能够增加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而且上访的边际强度成本是递减的。要减少上访现象,要求基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青海人大》2006,(3):9-9
4月5日,是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日.省人大常委会剐主任姚湘成在信访接待室接待了上访群众,同时还邀请树人律师事务所姜有声律师参加接访.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5.
集体上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明确表态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既体现对地方政府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的充分信任,更是对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倒逼.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地分析群众上访的原因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理清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思路 ,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5月17日,根据海南省委关于大接访工作安排,海南法院集中开展大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502人。与往年情况相比,来访总量减幅较大,上访人员较为理性平和。当天,海南全省各级法院大接访在各自法院进行。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海口、三亚、儋州设立三个接访点,其他县(市)的当事人可  相似文献   

9.
涉诉上访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历史的逻辑和现实的必然,再审制度与上访制度将长期共存,涉诉上访制度必须规范。涉诉上访制度的长期性并不表明涉诉上访就没完没了,终结是现实所需、是制度逻辑、既有制度的倡导又有实践的证明。终结的核心在于如何终结,它不是取消上访制度,不是甩包袱,不是妥协。而是依据特定的原则、由特定的主体,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法达到终结结果。终结需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予以保障,需要完善法律并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0.
齐鑫 《海南人大》2010,(1):45-45
接待:视上访群众为亲人,接待中坚持做到送上一杯水、一把椅子、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四心”即热心相待、用心倾听、细心记录、耐心讲解,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知以法,顺势疏导教育,为群众的不良情绪“减压”,使群众的心态平和,消除社会不稳定隐患因素。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枣阳市吴店镇树头村“两委”班子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干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建立了以“五个一”为内容的常态化、规范化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相似文献   

12.
“逢四说事”机制起始于曾都区柳林镇。柳林镇属于山区、库区,缺少耕地。农村税改后,因为山林、土地、水利权属等引起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而在村级改革中,柳林镇的行政村由23个撤并为12个,村干部由276名减少为54名,全镇2万平方公里,2万多人口,群众遇事找干部比较难,村干部感到精力不济,2004年柳林镇群众越级上访16起。  相似文献   

13.
非正常上访有其自身的特征、原因,要妥善处理非正常上访问题,基层公安机关就要提高社情民意的掌控能力、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宣传教育的普及能力和维护治安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上访问题是学术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实践过程中,上访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日程,尤其是重要的节假日、会议期间,上访问题无论是给人民群众还是国家机关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国家花费了比较大的人力、物力去解决上访问题,但是目前看来效果不是很好,如何解决上访问题,需要学界、实务界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论群体性上访预警机制构建中的情报信息收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的情报信息是构建群体性上访预防化解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要注重从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的重点行业、事件、人群、政策与季节变化,以及与群众广泛接触的主要人员中获取有关信息,并在对信息保持敏感头脑、提高研判能力的基础上,健全各种机制,全面掌握动态情况。  相似文献   

16.
论群众工作中亲和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亲和感是一种能和他人打成一片,使人愿意接近并视如知己,以至产生的共鸣共振之感。只有建立起了亲和感,才有可能汇聚起群众的力量,使群众工作取得更好成效。而亲和感的建立,靠的是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关心、了解、融入、贴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阐述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重要性人手,着重分析了当前做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群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涉法上访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本文指出了解决涉法上访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对涉法上访问题成因的剖析,找到了行政司法机构和上访群众存在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并建议通过加强教育培训、规范依法执法、强化监督协调、提高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等途径来处理涉法上访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家岭镇积谷村地处我县中部,共有村民1500余人,均以务农为主。然而自1998年年底以来,高家岭镇积谷村多次发生群众拒交农业税、围攻乡村干部和税收人员、非法集资赴省进京上访及冲击国家机关等群体性事件,致使积谷村三年以来的农业税无法征收,给高家岭镇乃至全县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县委、县政府对此事件极为重视,自1999年以来先后六次派出县乡工作组赴积谷村入户宣传政策,梳理和解决问题。但由于积谷村以李雄太等少数几人为首一直公然与政府对抗,教唆、煽动群众抗交农业税,使这一事件愈演…  相似文献   

20.
农村群众集体上访,是影响农村干群关系,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任其蔓延,必将对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必须引起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农村进行调查,结合丰城市近年来出现的几起影响较大的群众上访事件,就农村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农村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农村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较多且复杂,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1、财务混乱。有些村委会多年不向群众公布帐目,对村里的提留款,宅基使用款,计划生育罚没款等随意支出,当群众查问起村里的经济去向时,村干部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