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文提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固党和强国的根本;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纲领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制定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纲领。实践这一纲领,就是要坚持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根本要求推进经济建设,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根本要求推进政治建设,以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根本要求推进文化建设,以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要求推进社会建设,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要求推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家要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我国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实现社会和谐,重点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实现社会和谐头等重要的事,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努力扩大就业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安全问题是生活质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新形势下,科技强警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战略举措,公安机关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切切实实做好科技强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全党、全民必须努力完成的一项历史任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公民素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目的是培养“四有”公民,团结和带领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体和对象是全体人民。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以让人民群众高兴、满意为标准,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实施全面推进。近几年来,济南市按照这样的认识,坚持以邓…  相似文献   

6.
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放到我国整体发展的大局中来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就是要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条件,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以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为价值基础的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是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拥有许多有利因素,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教育和人才是重要基础,建设的关键在农村和西部,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基本途径是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最终落脚点是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根本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继续执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建设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武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晚年曾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二重性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保证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全面发展以极…  相似文献   

9.
大众健身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健身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体质的增强、健康素质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大众健身将成为我国未来体育发展新的亮点。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将为大众健身的实践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思考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中共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实施与变迁的过程,以及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分别论述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特点及变迁,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几点结论。这就是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一大二公的制度和政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努力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体现和重要实现途径。但在当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依然不是很高,农村的消费状况也不乐观。客观分析农民的收入、消费现状,探索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途径与良策,是科学发展的要求,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白桦 《理论前沿》2007,504(15):28-29
提高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城市,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城市发展的目的所在。为此,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建设和谐城市为路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社区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就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自身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油田社区全面发展,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在自身的发展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辖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处理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关键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垃圾产生量与现实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经过十余年的积极探索实践,广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已经形成接地气、可学习、可复制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开展垃圾焚烧发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内民主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发展人民民主起着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实践着的动态过程,必须通过各项民主制度建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党内民主来不断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更显示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在这项伟业中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五个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有其既在的理论依据,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五个文明”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构成了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建设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举措就是:坚持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的高度统一、坚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坚持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民主制度基础和支撑,也是不断提高我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以及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党的十六大为我们谱写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一)加快经济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人民生活发展的现实目标追求。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是物质生活更高水平与品质,物质生活需要更多地表现为精神需要,或者是精神与物质的复合型需要;精神生活更加深刻丰富,精神生活有更深刻的满足感、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社会生活更加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个人生活全面、自由、个性化,并且得到肯定或尊重,社会公共生活良善、法治、文明、安定、和谐。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懈追寻的决心与勇气,也蕴含着人民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担当。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抓重点兜底线补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抓质量促平衡升需要,切实丰富和发展人民精神生活;倡道德强法治建制度,切实提升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