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贫富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却没有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贫富差距有所拉大。主要表现是:一是个人差距拉大。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  相似文献   

2.
收入差距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刘曼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之一。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符合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而且还呈逐年扩大趋势。本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变化状况以及引起的原因,并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消除人们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满情绪,建立和谐社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问题解答(五)怎样分析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刘鹏自从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以后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有些人就认为与共同富裕原则背道而驰,主张对高收入予以抑制。必要的抑制当然是应该的,但更应...  相似文献   

5.
魏下海 《中国发展》2007,7(2):59-63
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该文基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人力资本成因,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同志,就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出现的差距拉大问题,发表了看法。 刘海藩同志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他说,现在时兴用“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7.
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智年 《理论月刊》2010,(2):128-13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和原因,探讨了它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平,呼唤效率反哺唐浩,徐梅在国民收入分配上,效率和公平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回顾80年代以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基本是注重公平而不是效率:80年代之后,中国收入分配出现了强调效率、收入差距拉大的新变化。而今,当这种差距跨过城乡界域,冲破崇山峻...  相似文献   

9.
不能认为目前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两极分化”吴振坤(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一、"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在t和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个人收入拉开了差距。进入90年代后,这种差距还将继续拉大。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这种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信息动态     
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入世挑战大约还有3年时间真正显现。萧灼基指出,由于国际企业进入中国还需要一个逐步了解和评估的过程,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还保留一些保护性措施,入世带来的挑战大约还会有3年时间才能真正显现。萧灼基认为,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将会给中国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国内企业亏损破产可能增加;二是失业将会增加,尤其是新增就业人口的失业将增加;三是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收入1000美元至5000美元这一收入差距拉大的阶段,随着入世后带来的产业变化和收入增长速度差异,收入差距将继续拉大。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谈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时,明确要求“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现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发展阶段,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精力虽然仍是指向发展,同时也应该直面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实际,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中一个直接的办法,就是适时增加共同富裕政策含量。 (一)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已经过大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国际社会通行的衡量一国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指数——基尼系数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  相似文献   

12.
杨敏 《政策瞭望》2005,(11):38-39
这几年,有一个经济学名词,叫基尼系数,成为干部群众经常谈论的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常听到人们说,我国的基尼系数如何超过了警戒线,收入差距如何越来越大,如何已经引起了两极分化,等等。那么,基尼系数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看?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在扩大?是否已到了两极分化的地步?怎样来进行调控?这些问题,既涉及老百姓的生活,又涉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基尼系数的分析谈起。调控加强为何差距仍在拉大最近有专家称,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65,并将在2005年逼近0.47。这些数据是如何…  相似文献   

13.
郭振宗 《理论月刊》2003,(11):149-1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拉大的趋势,不仅表现为总体收入差距拉大,而且表现为东西地区、城乡居民、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收入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初始条件不同;体制外收入膨胀;体制、制度与政策安排的不公平、不合理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能力;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打击遏制非法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先后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和两个上升时期,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合理性成为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少数国家之一;从发展线索和趋势上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倒U假说"理论和其他国际经验有明显不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素;从原因上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家的"逆向再分配制度",即国家现行的一系列分配制度违背了再分配的初衷,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须打破这一逆向制度安排,具体路径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建立以累进性税收为主体的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开征的一个重要税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开始向个人倾斜,在人们的总体收入水平逐年稳步提高的基础上,伴随着平均主义被打破,个人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因而无论是从适应税源结构的变化、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调节收入分配、缓解收入差距悬殊的需要来看,个人所得税都被赋予很大期望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行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日趋严重,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到我国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人力资本性、转移性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方面,利用2003-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中选用第二泰尔指数为指标,采用我国2003-2012年行业门类的数据对我国及各省行业收入差距进行度量,其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性的财政支出并没有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对于降低行业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且前者效果更优。另外,经济开放、国有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都是拉大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行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日趋严重,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到我国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人力资本性、转移性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方面,利用2003-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中选用第二泰尔指数为指标,采用我国2003-2012年行业门类的数据对我国及各省行业收入差距进行度量,其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性的财政支出并没有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对于降低行业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且前者效果更优。另外,经济开放、国有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都是拉大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正确理解和协调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收入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年收入对比。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统计,1994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343,(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一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基本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  相似文献   

19.
郭蕊 《传承》2011,(2):26-27
居民享用的公共消费比城市居民少得多,才出现了消费差距大于收入差距的现象.这也说明,正是公共消费的不平等,加大了城乡之间差距.不平等的公共消费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相似文献   

20.
刘高岚  杜奋根 《前沿》2005,(3):168-171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 辩证分析我国收入差距及导致差距拉大的原因。通过探讨收入差距收敛性因素, 有利于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订, 从实际上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