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使中国科技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问题,建立科技人才国家储备与开发利用等制度,创造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科技人才的良性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存在科技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科技人才布局不合理、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科技人才创新产出成果偏少等问题。因此,未来仍需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人才梯队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科技人才的创新产出,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的科技人才思想,是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的指南。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进一步学习和探讨邓小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思想,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需要。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就要建设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大军,建设一大批优秀的以至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队伍。为造就这样一支力量,邓小平同志可谓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4.
王梦昕 《党的文献》2022,(4):109-115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抗日根据地建设和抗战大局的需要,注重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对抗日根据地内部主客观条件进行统筹考虑,积极谋划,从科技人才的培养、吸纳、使用、待遇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一是培育“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技人才;二是欢迎科技人才等“专门家来抗日根据地共同进行文化建设与各方面的抗战建国工作”;三是对科技人才“充分的信任”,“给以充分的负责工作”;四是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优待问题”,保障其无后顾之忧。这些举措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科技人才的革命热情,有力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事业的进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2):43-43
要深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和人才工程实施,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青年英才,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小清 《党课参考》2024,(1):104-109
<正>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围剿”与反“围剿”的激烈战斗和革命根据地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军工通信等各项科技事业建设的迫切需要,如何开展科技人才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间,我们党在探索科技人才领导、培养、吸纳、激励等人才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不仅有力支持了中央苏区各项科技事业的发展,支援了反“围剿”斗争,而且培养造就出大批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求贤》2012,(11):27-2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引领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10年来,宝坻区—直高度重视科技人才,依托务实高效的人才政策、日臻完善的发展平台,培养引进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8.
遵从新工科建设对高等院校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的要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挖掘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运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教学目标。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现“线上预习—线下教学—线上巩固”,通过问题导向、校内校外实践和学科竞赛等方式多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工程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江淮》2010,(10)
<正>安徽正处于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期,重中之重是要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模式,构筑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摇篮和舞台。建立学  相似文献   

10.
应澳大利亚联邦合作协会邀请,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赴澳大利亚进行考察培训,赴澳培训团就澳大利亚科技状况和发展趋势、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培养方式以及鼓励青年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与澳大利亚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1.
凌海市委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五支队伍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施一个工程,培训科技人才队伍,解决谁服务问题。实施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整合党政、科技、教育、农牧、林业等部门的优势培训资源,加大对党员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2.
凌海市委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五支队伍"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实施"一个工程",培训科技人才队伍,解决"谁服务"问题。实施"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整合党政、科技、教育、农牧、林业等部门的优势培训资源,加大对党员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3.
韩大涛 《山西青年》2024,(6):126-129
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极大促进了金融资本的流动,社会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量激增。目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金融科技应用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专业的需求,产教融合可能是解决目前各种困惑的途径。在此本文提出培养适应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依托产教融合培养社会亟需的金融科技应用职业本科人才,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路径,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金融科技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又红又专、德才兼备,是中国共产党对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的根本要求,也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最早提出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要做到"又红又专",邓小平在新时期强调要"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江泽民则认为"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要注重德才兼备"。虽然由于所处历史条件不同,他们所阐发的理论侧重点有所差别,但是他们对科技人才的基本界定和根本要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志元 《新长征》2020,(1):40-4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提出要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的明确要求。贵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营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完善机制、合理使用则是稳定队伍,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重要前提。建立吸引与留住人才的管理体制──改革用人制度。要打破传统的统包统配办法和部门、地区所有制观念,逐步形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竞争机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智力资源,实现人才的双向选择和聘用合同制,使个人择业权和单位择人权相结合得到真正落实,促进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让科技人才有更广阔和更宽松的发展空间。在部门和单位内部,形成竞争上岗的机制,使每个科技人员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  相似文献   

18.
正德州市德城区科技局通过"引、争、带、育、奖、留"六项措施,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0余人,培养"土专家"300余人,其中27名科技人才获评省级人才荣誉称号。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德城区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合作"引"人才。政府牵线搭桥,广泛征集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寻找专家解决技术问题,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合作,提升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很高兴有机会在北戴河与各位①见面.你们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过去,我与你们都见过面,有的见过多次.与你们交谈,使我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很有益处.这些年来,你们在促进中国的科学研究、培养中国科技人才特别是年轻科技人才、加强中国科学家和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