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冬前后,小沙窝村的头茬沙窝萝卜上市了。“点关注不迷路,老郭带大家尝好物!”村里的种植大户郭芝振有了新的营销路子--用自己的抖音账号“沙窝萝卜老郭”开直播卖萝卜。带货“各位朋友大家好,在您面前的主播是‘沙窝萝卜老郭’,一个55岁的农民,欢迎大家来看我直播。”上午10点多。  相似文献   

2.
初冬时节,夜里的气温越来越低。凌晨3点,老郭的闹钟响了,得起床了。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需要的200多箱沙窝萝卜,昨晚已经装到他的小货车上。穿上厚厚的棉衣,老郭3点半准时出发,赶在6点前把萝卜送到了酒店。“对于周边地区订单量大的客户,我都是自己开车给送去,保证服务到位。”  相似文献   

3.
高峰 《学习月刊》2012,(9):28-30
所谓“萝卜招聘”。是对“量身定制”招聘的一种形象比喻.主角多为有权的官员父母及其子女。近年来.由于国家公务员“逢进必考”执行得比较到位.事业单位就成了部分有权有势者安排子女和亲属就业的后花园.成了“萝卜招聘”的滥发地.  相似文献   

4.
当下.人们对“萝卜招聘”深恶痛绝。其实.“萝卜招聘”有诸多变种,比如“萝卜苗招聘”。前段时间.媒体披露,山西静乐县委书记女儿王烨刚读大学就进入山西省疾控中心上班.并高调吃空饷5年.这种“不上位、先占位”的恶劣行为堪称“萝卜苗招聘”.性质更严重、影响更恶劣。  相似文献   

5.
倪子  刘鹏展 《党建文汇》2013,(12):58-58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从中医角度讲,不同的萝卜对人体有着不同的益处:白萝卜可以补气、顺气;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横》2006,(3):60-61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一俗语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它的意思是说,上床前吃萝卜,以利消化;经常嚼食生姜,可达到小病不缠、大病不生的目的。此话虽有溢美之嫌,但生姜的食用确有祛病养生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7.
萝卜寨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黄泥村寨。在汶川大地震中,萝卜寨变成了废墟,如今,它已成为汶川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万岁!”在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村头,地震后立起了这块崭新的石碑,上面的字是村里的石匠王奋安刻的。  相似文献   

9.
萝卜寨重生     
2008年10月29日清晨,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羌族女孩张素华穿上羌族服装,满脸笑容。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一,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羌历新年。萝卜寨羌族祭司带领着村民,手敲羊皮鼓,牵着黑山羊,来到后山,以传统祭祀庆祝羌历新年的到来。“羌历新年是羌族最重要的节日,往年我们萝卜寨人都会热闹庆祝,”卜寨村党支部书记马前国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关于沙窝会议会址张德林1935年6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北高原胜利会师。中共中央政治局继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之后,又在松潘县属毛儿盖地区的沙窝召开了会议。会前,8月3日发出通知:“请准于明日四小时到达沙窝开政治局会议。”由于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3,(2):F0002-F0002
老北京人都曾有过这样的记忆,每年秋末冬初,储存白菜。土豆、萝卜就成为?北京人生活中重要又麻烦的事情。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市冬季蔬菜品种少,因此价格低廉、易贮存的大白菜成为当年居民饭桌上的“当家菜”。千家万户齐出动,  相似文献   

12.
1935年3月2日,毛泽东到达四川省古蔺县马蹄滩宿营,朱德向他讲了两件红军遵守纪律的事。一件是路过叙永县营盘山的橘林,饥饿的红军秋毫无犯。另一件是同样两天多没有吃上一顿饱饭的红军部队,虽然没有遇到硕果满枝的橘林,却找到了可以充饥解渴的一块萝卜地。由于红军初进川南,老百姓对红军不了解,加之敌人的反动宣传,便逃离了山寨。部队虽多方寻找萝卜地的主人,却怎么也找不着。怎么办?部队首长作出决定:在这块没有找到主人的萝卜地挖萝卜时,每挖一个萝卜,就塞进一个铜元。毛泽东听了很高兴地对朱德说:“玉阶呀!《宋史》言岳飞军,饿死不掳掠,…  相似文献   

13.
樱桃萝卜是萝卜的一种,形如圆球、小巧玲珑、颜色鲜艳.很适宜作水果食用,故又称为水果萝卜.近年来,随着袖珍蔬菜风靡世界,樱桃萝卜也走俏市场.樱桃萝卜在我国分春早熟栽培和越冬栽培两种,这里主要介绍春早熟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4.
震后的萝卜寨,如今已经迎来了第四个春节。新寨一个个漂亮的两层新居,在起伏的高半山坡上铺展开来,旗帜飘扬,灯笼高挂,与不远处的老寨遗址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5.
从菜园子里拔出一个萝卜,根部总会带出一些湿泥.我们对这些粘粘糊糊的泥土很是讨厌.而在另外的一些场合,当我们拔出了一个"毒萝卜",很想看看"营养"这个"毒萝卜"的都是些什么土壤的时候,却偏偏看不见,这"毒萝卜"的屁股干干净净,一点儿泥也不沾.  相似文献   

16.
治仔猪副伤寒 大萝卜1个捣烂后混料喂服,每日2次,或灌服40%萝卜汁(萝卜800克捣烂,用白酒500毫升浸1周,过滤后装瓶备用),每次5毫升~10毫升,每日3次,连服4天。  相似文献   

17.
《学习月刊》2012,(9):28
所谓"萝卜招聘",是对"量身定制"招聘的一种形象比喻,主角多为有权的官员父母及其子女。近年来,由于国家公务员"逢进必考"执行得比较到位,事业单位就成了部分有权有势者安排子女和亲属  相似文献   

18.
拔出萝卜带出泥──反腐败中的窝案、串案透视刘八西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些大案要案不断曝光,纵观这些案件往往是查处一个带出一窝,查处一案带出多案,查出下面的牵出上面的,查出小人物涉及大人物。这种"窝案"、"串案",老百姓称为"一锅端"或"拔出萝卜...  相似文献   

19.
周旋 《共产党人》2009,(14):55-55
聪明的理论家总是善于拿日常生活作比方,不时将深而玄的东西举重若轻地端给大众。前不久出笼的“泡菜理论”即为其一。这个理论说:萝卜白菜泡制后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其实就是讲环境对于人的重要作用。人是萝卜白菜,泡菜汁是环境。是环境造化了人。古语所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即此意。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1,(17):58-59
2011年上半年,在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中,李娟以领先第二名12分之多进入面试,最终却以0.08分之差排在总分第二名,致使应聘失败。胜出者是招聘单位部门领导的女儿。李娟坚信,这次招聘是一次“萝卜招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