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慧灵 《前沿》2011,(22):136-138
彩带作为畲族中最具有特色的工艺品,在畲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目前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其主要分为图案纹饰,字带纹饰、符号纹饰三大类,对前两类图案的分析也形成了一定的定论,本文则尝试着从这一符号纹饰的自身特点及其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对这一符号纹饰的所具有的含义与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对彩带以及畲族文化的理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去年十一月在法国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上,一群年轻的中国姑娘手持彩带,像燕子一样飞进比赛场.她们在悠扬的东方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时而高抛彩带,在空中划出道道飞虹;时而抖动彩带,在绿色的地毯上展现出层层波澜.那一套套高难的体操动作中,不断穿插着优美的民族舞姿,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境界.中国姑娘  相似文献   

3.
巴蜀水神似乎特别钟爱乐山这块土地,她抛下一条碧绿、橙黄间或湛蓝的彩带,系在乐山的腰间,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不知从哪年哪月起,人们把水和电联系了起来。于是,被水神钟爱的乐山人也在这条彩带上做起了文章。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03,(12):31
提起"上刀山、下火海",人们立刻就想到了无畏如山的傈僳族. 居住在德宏州的傈僳族约2.5万人,主要聚居在盈江县西北的苏典一带,多属"花傈僳"支系,或许是源于他们热情如花,又或许是来自妇女们富丽纷繁的五彩服饰.传说,在过去的战争中,首领们用彩带奖励勇士,得奖次数越多彩带就越多,妇女们为了炫耀丈夫的功绩,就在包头和衣服上配上尽可能多的彩带.  相似文献   

5.
走进宜州市怀远镇叶茂村,映入眼帘的是水面上鸭群嬉戏,山坡田野处处披着甘蔗、蚕桑的绿装。一条宽阔笔直的金宜高等公路贯穿而过,彩带一般  相似文献   

6.
世上最长的彩带,是哪一个能工巧匠织出来的?它足有百里之长,宽处达十里,窄处也有二里多。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织出了如此令人惊叹的彩带?这么奇妙的景观,却险些让我错过了。这天早上,在大方县城的宣慰府院坝里,眼见得冷风挟着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果然是俄国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作品的重要主题。他说:"家庭关系本身就是一个战场,同时也是游乐场。"他的新片《当爱不见了》(Loveless),影片一开始,导演为我们展现的画面就是,"孤单"的12岁男童廖沙(Алёша)独自在树林里,将一条彩带往上抛,彩带在树枝间飘舞着。水,依然是萨金塞夫喜欢且惯于运用的场景象征。以及窗影的镜头运用法中,都可读到他一贯的风  相似文献   

8.
苗家花山节     
周雍 《今日民族》2002,(7):31-32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是苗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三开始,为了办好为期三天的娱乐活动,屏边苗族自治县各乡镇的苗族同胞都要纷纷赶到花山场上踩花山。每年腊月中旬,花山场的主办人就要选择地势较高且开阔的地方,确定踩花山地点,并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俗称花杆),花杆上系着红蓝绿色彩带,随风飘扬。节日开始后的每天清晨,当阳光还缠裹在轻纱般的薄雾里时,苗族人民便扔下手中的酒杯,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欢笑,向徐徐飘舞彩带的方向,从四面八方鱼贯而行朝着花山场涌去。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晓云 《思想战线》2005,31(6):76-81
傣族的水文化包括了傣族的水观念、社会生活习俗及有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制度、规范等,这一文化在傣族的历史上发挥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功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变迁导致了傣族很多水文化要素的丧失,对傣族的水环境保护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今天重新理解水文化的价值,对于傣族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文化产业是当代藏文化生存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008年文化部批准设立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成为我国藏文化保护与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所以,它的研究对我国其他藏区藏文化保护与藏文化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考察青海同仁、湟中地区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从人类学角度解读当代藏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及现实,分析、诠释藏文化产业形成的多种因素以及藏文化产业发挥的多种功能,尝试为我国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开拓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这次召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议十分重要,刚才大家都讲得很好,现在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第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  相似文献   

12.
吴昊  郭静伟 《思想战线》2011,(Z1):31-32
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觉,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好民族文化的目的。云南省弥勒县的一个小山村可邑就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3.
要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长城文化带建设。文化带不仅仅是个区域概念,更是文物保护利用、文化的开发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推进长城文化带保护利用,绝不能就长城保护谈长城保护,而应以创新、协调、  相似文献   

14.
振喜  东升 《人大建设》2002,(9):40-40
2000年初,晋焦高速公路从山西绵延铺陈到河南焦作市它似一条美丽的彩带飘落在焦作市中站区境内。高速公路的修建给当地带来了新的喜悦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在古城保护的争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表达的观点也不同。有从文化的角度谈保护,也有从实践的角度谈保护。至今为止,旧城改造的方案还没有一个被认为是完美的和可行的。2000年以来,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通过大量文物保护修缮,改善了文保单位保护状况及环境景观,促进了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展示,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6.
《政协天地》2009,(8):18-18
对于老城区、市镇文化景点的保护是瑞士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我省已确定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对来说,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生态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的产生、存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大子系统.民族文化生态的本质是其"创生性".要使民族文化能够存续和发展,就要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生态评估指标,将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创生性",有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延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愈发激烈,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深度发掘、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困境中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突破现实发展困局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民族文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新疆在地理、政治、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特殊性,文化环境复杂,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刻不容缓,基于法律思维对有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民族民众的法律意识及相关法律关系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促进当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形成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规范,推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遗留下的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城市生产、生活、技术及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新的路径。从武汉城市发展的价值定位出发,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解析以及实现方法,初步构建武汉工业遗产文化生态学系统。在明确工业文化内涵和尊重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整体保护、多样共生、动态平衡及文化生态格局建设为技术突破点,实现武汉工业文化遗产基因在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准确延续传承与合理再利用,打造武汉工业文化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20.
张鑑  丁志刚 《群众》2023,(4):10-11
<正>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2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历史文化保护对象、活化方式、传承路径及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要与城乡高质量建设、区域特色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