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昌林  王光栋 《求实》2007,(5):36-38
跨区域的对外劳务输出是调节各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中部地区失业问题严重,而且,由于本地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就业就成为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中部地区要发挥劳务输出对促进本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就业方面具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低下;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劳动力严重过剩;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等特殊性,其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分布不合理,市场环境差,非传统经济部门的发展严重滞后,以及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不景气,难以形成劳动就业能力.因此,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就业保障制度,真心把就业目标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发挥失业和待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转变就业观念;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和产业转型策略,促进就业增长;解决阻碍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建立普惠全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经济增长,广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3.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在发展新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促进外源型经济“内源化”和内源型经济“外源化”根据内生增长理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  相似文献   

4.
蔡玉胜 《求实》2006,(5):35-37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表现为:东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从个体增长取向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西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公共品供给和区域市场培育,东北地区应强调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现代市场制度的转型,中部地区则应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政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赵振华 《学习论坛》2009,25(10):44-45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积极采取应对之策,促进农民工就业.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继续培育、规范劳动力市场;第四,要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因体制障碍而产生的就业梗阻症;第五,就农民工个人而言,需要转变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域广阔且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因而劳动力流动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聚焦于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关系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当前,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存在融资能力差、金融市场发展缓慢、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及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构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政策支持就成为必然选择。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中部地区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培育并发展中部地区的区域性股票市场、积极培育中部债券市场、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与高增长相伴的不是低失业、高就业,相反却是失业的增加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几十年来,它被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验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促进中部崛起必然要与新农村建设相关联,它所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对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既存在着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矛盾与问题。国家和中部各省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政策及措施,大力加强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在分析“中部崛起”区域战略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选择,阐明“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战略联系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李林旺 《世纪桥》2009,(9):60-62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出现的就业问题,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认识,它是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汇流。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要从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入手,经济结构调整要与劳动力资源状况适应,重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文  尹继东 《求实》2006,(5):42-44
在当前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它是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基础,是中部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战略核心,是中部地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支撑,也是中部地区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高度重视中部建设投资,这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需要,也是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矛盾相当突出。近20年来,我国经济虽高速增长,但就业弹性却低于世界一般水平,且呈下滑趋势。因此,在当前落实"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强化就业优先理念,将经济发展由过分追求GDP的"增长优先"模式转变到注重GDP质量的"就业优先"模式上来,以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的发挥,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克服种种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立足中部地区实际,从思想、体制、经济结构、科技、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和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3,(6):10-10
孙久文在《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2012--2013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换时期。东部沿海结构调整正当时。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三大增长极,以外向型经济为引擎,拉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部地区总量增长,出口起伏。东北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外贸遇寒冬。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最稳定。西南地区出口高速增长对外开放潜力巨大。区域差距缩小,“重心”仍在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17.
伊宁县是新疆人口大县,二、三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基础还很薄弱,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十分有限,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大,农业和农村中仍然滞留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总量性、结构性矛盾与民族地区就业工作的特殊性交织,就业压力大、任务重。本文通过对伊宁县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资源跨区域交易制度成本及交易环境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分税制的财政体制、闭合型的行政区管理体制、集权型的政府体制所形成的制度架构衍生的"市场分割",构成了区域共同市场内多重行政利益博弈关系,诱发了区际政府间、部门间的非合作博弈,不同属地的企业跨区域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成本提高,抑制了企业跨区域交易的动力,致使企业更倾向于地区或部门自给而不依赖区域市场交易.促进工业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要重视跨区域交易环境改进的制度安排,由市场化非物质基础积累、区域公共管理、独立自由的经济主体、服务与协调的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互动合力能降低工业生产要素跨区域交易制度成本,因而是新制度安排目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实质是让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这一转变中的关键因素是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地处西部地区的新疆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区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加快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是统筹新疆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世界银行学院研究小组对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了充分的研究,并最终于12月初发布了题为《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的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我国现阶段正面临就业、保持持续的高增长、收入差距扩大和环境恶化的挑战。 第一,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重负。 中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这就决定了中国将面临持续的就业压力。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又加重这个问题。经济增长的实质一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中国不仅就业压力重,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率就业比重过高,进一步的经济转型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 第二,经过了20年的高增长后中国能否和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