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作者针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这一我国证券立法的薄弱环节,着重从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主体的认定、民事责任形式以及构成要件的认定几个方面,综合运用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笔者不揣浅薄,在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式中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之间的区分及认定、发行人之外其他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证券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的认定、损害范围认定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有益于我国相关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贝斯克公司诉莱文森一案,提出了在虚假陈述导致的投资人受损的情况下,对信息披露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时的因果关系实行推定原则,然后讨论了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基础——“欺诈市场”理论。在考察完美国证券市场上因果关系推定后,对我国的证券法规中关于因果关系推定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张忠野 《法学》2004,(4):103-108
当债务人、债务人的出资人不能清偿债务时 ,债务人的虚假验资人对债权人承担虚假验资民事责任。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构成以虚假验资行为、债务人或其出资人不能清偿债务、验资人过错、虚假验资行为与债权人信赖利益损失有因果关系为要件。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以虚假验资额为限 ,并应酌情考虑债权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最高法院关于虚假验资民事责任曾先后出台五个司法解释 ,其中法 (2 0 0 2 ) 2 1号通知 ① (以下简称 2 1号通知 )将金融验资机构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  相似文献   

4.
彭真明 《法学评论》2006,24(4):49-57
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只是行业协会制订的内部自律性规则,它不能作为认定会计师过错的法定标准,判断会计师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应以“职业注意义务”作为衡量标准;在认定会计师侵权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时,宜借鉴美国的做法,将因果关系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对于事实因果关系,以“重大性”为依据,采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对于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判断,采用英美法中的“合理预见说”;对于不实财务报告“重大性”的认定标准,应从理性投资者决策和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虚假陈述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投资者往往难以证明侵权者虚假陈述行为与所受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应当采用与一般侵权法不同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对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因果关系认定作出的改革。美国法院采用目标认定法和市场欺诈理论,减轻了投资者对被告的虚假陈述行为与其所受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投资者利益。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司法解释虽然部分地借鉴了美国的做法,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郭彩 《法制与社会》2011,(3):108-109
因果关系的确证是认定民事责任承担者的主观归责的前提条件。由于证券侵权责任本身的特性致使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在适用中陷于困境。美国在欺诈市场理论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即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并为我国所引用。但由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以及相关理论的成熟状况,该规则的国内适用存在诸多待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7.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历来是刑法理论中的难点,也是至今争议比较集中的领域之一。本文拟从事实层面和法律层面两个角度对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需要在两者利益权衡中进行抉择。对环境污染的处罚中 ,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 ,是其中基础的环节。适当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因果关系认定、举证责任分配应成为环境法学研究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环境法的公平适用问题 ,这将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理宇  周欢 《法制与社会》2011,(36):279-280
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判断是渎职犯罪认定的重点和难点,学术界对渎职犯罪的认定问题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而且各种种理论之间争议不断,这造成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条件说加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来对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是指两个必然因果关系交叉而形成的“前因”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其存在两种基本形式,但其只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条件。对于渎职犯罪的偶然因果关系,更具有特殊性,认定时更要慎重。  相似文献   

11.
李劲 《法学杂志》2004,25(6):44-46
环境侵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民事责任的承担上,实行的是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上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应当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并且有限度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劲 《政治与法律》2006,(2):134-137
由于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要证明环境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异常困难。为了适应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需要,产生了推定因果关系存在的多种学说。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制度的滞后性阻碍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功能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立法,借鉴国外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学说,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杨峰 《法商研究》2006,23(6):112-119
因果关系是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但是因果关系的证明极为复杂。在美国,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第9条(e)款起诉时,原告证明因果关系的难度较大,而《美国证券法》第17条(a)同样也有较高因果关系证明的要求。相比较而言,《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0条(b)款和规则10b-5的因果关系证明要相对容易,因此,原告也多根据该条起诉。尽管日本的证券法律制度是以美国为蓝本建立的,但由于受大陆法系传统的影响,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适用一般侵权理论,因此证明要求较高。目前我国法律对操纵证券市场因果关系未作规定,不利于保护投资者。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完善我国有关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认定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质疑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二分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传卫 《法学》2007,(4):82-88
有关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理论,两大法系有个共同的地方,即都将因果关系作二分法,从而使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主观化,各种主观价值衡量都借因果关系的名义予以正当化,这是因果关系理论繁杂迷离的症结所在。要澄清因果关系理论,莫过于还因果关系以事实本色,将因果关系局限于事实认定领域。至于责任认定,主要以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要件为准,辅以公平责任、补偿责任、补充责任等其他责任形态。原来需借因果关系名义解决的衡平问题,可由一个完整的损害赔偿法归责体系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刑法因果关系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宥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争论中,造成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影响到对案件的正确处理。而从司法认定的角度,通过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学说的介绍和辨析,借鉴英美法系的双层次原因说,用二元区分的新视角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有利于正确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谭袁 《河北法学》2013,(2):159-167
我国颁布了首个反垄断司法解释,这将对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反垄断民事诉讼作为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自身的繁荣将会推动我国反垄断法实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反垄断法领域尚未形成垄断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理论,这不利于垄断民事责任的认定及其范围的确定。借鉴刑法、侵权法等部门法理论,结合反垄断法自身的特点,我国垄断民事责任可以包括四个构成要件,即不属于豁免或适用除外的情形、垄断行为、垄断损害以及因果关系。这可以为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提供较好的分析框架,并借助于实践中的垄断案件的处理而不断得到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17.
许德圣 《法制与社会》2012,(30):9-12,24
对虚假广告的界定与广告发布者主体范围的认定,是探讨其民事法律责任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广告发布者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现实必要性与理论合理性。这种必要性表现在虚假广告本身的危害与广告发布者在其中的作用;而合理性则表现为广告发布者承担民事责任合乎民事责任的构成逻辑。但是,现有立法对广告发布者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存在不足,这便需要通过理论重构来完善广告发布者的民事责任制度,包括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引进以及对广告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责任构成要素的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赔偿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法院在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时,必须确定赔偿范围和投资者的损失,这是证券市场侵权民事救济的核心问题。欲解决该难题,首先需明确我国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其次需正确认定投资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民事赔偿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中国证券市场建立11年来,尽管1993年国务院批准和发布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1997年颁布的证券法均不乏侵权民事责任条款,但由于这些条款过于原则、不具操作性和不全面,故因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  相似文献   

19.
刑法学界关于因果关系之条件说、原因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唯物辩证关于因果关系的辩证统一性、内在联系性、复杂多样性等基本原理,特别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对于认定刑法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拟以两个刑事案例引发的思考为逻辑起点,分析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在我国的实践及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以期能为我国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找到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范敏 《法制与社会》2011,(8):110-110
为了减少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新修订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设专节进行了规定。虚假陈述是一种侵权行为,但在传统侵权四要件中又有其自身的认定特点,我国对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损失补偿的计算采用交易价差额计算法,这一方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