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爽 《人权》2011,(1):28-30
按照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及立法工作总体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2010年如期形成。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237件、行政法规699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以宪法为核心、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中,人权立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2年来、尤其是“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4年来,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地方立法工作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地方立法工作富有成效。全国31个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45个较大的市、7个经济特区以及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旗和自治县等共233家地方立法机关一共制定了近1800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下统称“地方法规”)。其中制定约400件,修改1200多件,以决定形式废止约150件。在新制定的法规中,属于实施上位法的地方法规有300件左右,占新制定法规总量的3/4;属于地方自主性立法的100件左右,占新制定地方法规的1/4。根据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3.
欧修权 《人大研究》2006,(12):30-33
大量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使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即如何保持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40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0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各级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所有的…  相似文献   

4.
<正> 近2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发展很快,据统计,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2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的现行有效的800多件行政法规外,仅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就有7000多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纷纷强调立法,重视立法,而且立了大量的法,这本是一件好事,表明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在立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通过起草法规草案的途径,在法  相似文献   

5.
<正> 一、地方立法,成绩显著“九五”期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治省的方针,紧密结合我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继续加强和不断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共制定和批准了151个地方性法规。其中制定地方性法规83件,批准杭州、宁波两市地方性法规68件。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保障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6.
地方立法数量及项目研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材讯 《人大研究》2005,(11):28-32
截至2004年底,现行有效的法律(含法律问题的决定、法律解释等)有430件,行政法规有665件(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由部委发布的为160件,一般称为“准行政法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233个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下统称“地方法规”)7449件[1],这8500多件法律法规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地方性法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数量角度入手,深入分析研究地方立法状况,对于把握地方立…  相似文献   

7.
一、有法不依的现象及原因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重大进展。就我国目前立法情况来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有300多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达750多件,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有8000多件,省级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17000多件。...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前提。从1979年初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40多件(现行有效的20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相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再加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样,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国,还有一个前提中的前提。这就是,其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恶法非法,或者说,是非法之法。恶法之害甚于无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人民立法,所立之法自然应是良法,不容打任何折扣。因此,提高立法质量,已成为立法工作的当务之急。地方立法由于其立法资源的相对不足,提高立法质量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制定立法法消除法律法规“打架”现象 1979年以来,截止1999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1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现行有效行政法规800多件,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了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1999年11月,全国人?..  相似文献   

10.
舒颖 《中国人大》2023,(1):43-44
<正>“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及特别行政区法律共1172件,其中行政法规23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法规500件,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性法规495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8件,经济特区法规40件,司法解释20件,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11件,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15件。制定《法规、司法解释形式审查工作程序》,加强形式审查,对存在报备问题的56件法规督促报备机关及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11.
解放 《人大研究》2003,(11):40-41
一、甘肃省“三农”立法现状及特点自 1979年国家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 ,甘肃省就非常重视“三农”立法工作。据统计 ,截至 2 0 0 3年5月 ,全省共制定地方性“三农”法规 5 0件 (含法规性决议、决定 6件 ) ,占全省立法总数 2 81件的1/ 6强。其中省人大常委会制定 33件 ,批准兰州市的 6件 ,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 11件。这些地方性“三农”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对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法人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立法的原则性讲 ,这些法规严格地遵循了不抵触原则 ,保证了我国法制的统一 ;…  相似文献   

12.
25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行使地方立法权,共制定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449件,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依法治国,实施法律、法规和处理地方性事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7年,重庆直辖,其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从过去的副省级“较大市”所享有的“半个立法权”升格为拥有“一个完整的立法权”。为了给新兴的直辖市提供法制保障,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立法进度, 在三年多时间内就结束了适用四川省和原重庆市地方性法规的历史,截止2005年11月底,我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及法规性决定162件,涵盖了我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教等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我市门类较为齐全并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法制文萃     
《时代潮》1999,(1)
中国改革开放20年 立法步入快车道 20年来,中国共制定了340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内容包括国家机构组织、民商、刑事、诉讼、经济和行政等方面。 据介绍,改革开放前,中国只有宪法、婚姻法等少数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无法可依。1979年至今,历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0件,行政法规800余件,地方性法规5800余件,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的)4600多件。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地方立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逾发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至“十五”末期,全国具有立法权的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达8000余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在立法过程中,各地立法机关对于地方立法空间究竟有多大,如何理解法律的规定各不相同,在立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近些年来立法中的责任推定问题较为典型和突出。前些时候,部分地方在法规中设立了一些责任推定规定:当供用电行…  相似文献   

15.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地方性法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法规质量问题是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统计,从1979年至1994年上半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总数已达3000多件。这些法规从整体质量上看是好的。这些法规,对于保障和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丰富国家法律宝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23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4条第3款赋予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律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权力。与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依“授权决定”立法不同,这是以“法条授权”的形式,赋予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较高的立法自由。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的来源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被法律授权的主体,其法规制定权限不能逾越宪法、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不能违背法律的基本原则。其法规制定权的定位,不能绝对化地等同某一特定法律、地方性法规,也不能片面地认为介于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其性质是地方性立法、授权立法、变通立法,并根据其变通情况动态变化,是复合型的法律位阶。当对法律保留事项进行变通时,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与变通的法律、法规处于同一位阶。  相似文献   

17.
舒颖 《中国人大》2023,(2):46-47
<正>立法,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和主要任务,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重要政治活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1件。”这是一组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最新数据,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2018年履职至今的立法“成绩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加快地方立法步伐,使立法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性法规的数量已达6000余件,这是一个可喜的成就。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地方人大的市场经济立法与实际需要还不相适应,一些市场经济急需的法律、法规仍然比较缺乏,尤其是地方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方面法律没有触及,需要制定大量的地方性法规来加以弥补。因此说,地方人大常委会面临的立法任务仍然是相当繁重的,艰巨的。当前地方立法还显得被动滞后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法规和规章的界限划分不清。关于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界限划分问题,立法界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共立法12件,其中制定法规5件,修改法规6件,作出废止决定1件。其中,有一部分法规于2008年起实施。这些地方性法规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立法为民”的理念闪现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5条涉及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变通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难题,是当前“分工型”立法体制下“立法放权”衔接错位的产物。这一规定并不具备法理基础和正当性依据。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在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要涉及“变通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内容的,便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同时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批准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