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月,中国股市几乎在全球独树一帜。这是为什么?中国和世界不一样。中国股市已经反映了"中国应能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预期。如果说,股市有提前反映宏观经济未来的功能,中国股市的未来就不是继续探底,而会先于中国(宏观)经济走出谷底。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3)
正3年过去了,安倍经济学到底有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日本的经济在安倍的手上是否一改以前的颓势,走出了低谷呢?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政坛创造了许多第一:他不仅是自1948年以来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在时隔几年之后再度担任日本首相的政治家,而且也是近40年来日本政坛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安倍在日本政坛的顺风顺水,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在处理日本经济问题上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安倍经济学"。从2012年12月安倍重新登上日本首相宝座时候的"旧三箭",到去年9月安倍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时颁布的"新  相似文献   

3.
郑新立在《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一文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如何实现进一步突破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阐述。"十二五"规划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未来10年到20年我国经济能不能把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保持下来,关系到我国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让老百姓共享繁荣的成果。实现  相似文献   

4.
笑蜀 《南风窗》2011,(7):6-6
郑新立在《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一文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如何实现进一步突破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阐述。"十二五"规划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未来10年到20年我国经济能不能把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保持下来,关系到我国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让老百姓共享繁荣的成果。实现  相似文献   

5.
燕继荣 《南风窗》2008,(1):15-16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不是意味着政府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是不是政府应该包揽所有公共服务供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公域"和"私域"的界限,我们刚刚要走出大包大揽的"保姆国家"的阴影,难道还要回归政府的全能主义?  相似文献   

6.
台湾经济恶化状况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下半年以来,台湾经济由盛转衰,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岛内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创下战后以来的最低点。“9.11事件”后,台湾经济在年底复苏的期望再度落空,今年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已无可避免。那么,当前台湾经济空前恶化的主要特征有那些?导致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否短期内走出低谷?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韩福东 《南风窗》2012,(10):88-90
历史的伤害已经产生了,我们能不能从更包容的角度去看待它?能不能从伤害里面去找到养分,而不是一直活在仇恨跟遗憾里面?和解的目的不是原谅日本,而是走出自己的骄傲,走一个自己的身形出来。  相似文献   

8.
申欣旺 《南风窗》2010,(22):18-20
检察机关从今年10月起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这是建立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又—次尝试。但它能走出"自己监督自己"的困境吗?  相似文献   

9.
GDP大博弈     
贾晋京 《南风窗》2014,(5):51-53
<正>GDP广受关注的部分只是一个数字,但数字背后的体系却异常复杂,GDP的运用是世界治理策略的大博弈。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一种困扰同时存在:为什么世界第二的GDP规模没有给中国人带来经济强国的感觉?19世纪的英国可以用机织的廉价"洋布"使中国手工生产"土布"的农户纷纷破产,让中国人对何为工业有了直观印象,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记忆。兔走乌飞,时至今日,英国工业早已衰落,能够用机器化大生产制造出世界上最多种类、最廉价工业产品的国家是中国,为什么英国仍是发达国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0.
张凯 《当代世界》2015,(11):75-76
<正>记者:您多次访华,著有《美丽的旅行:沿着丝绸之路》一书,专门介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情况有较深了解。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寻求与沿线国家深化经济合作。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斯里兰卡和中国可以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萨曼:"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设想。对于中国这一"倡议",一些国家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1.
陈统奎 《南风窗》2008,(10):40-43
3年"村官"路,宿迁大学生"村官"们还没走完1/3。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众目睽睽之下,试图变革农村经济、维新农民观念、缩小城乡之间那道越来越大的鸿沟——这一宏大的历史命题,是他们能够完成的吗?  相似文献   

12.
读写断想     
在人类历史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类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磨难。但是,人类在漫漫长途中,总是不断地将问题和磨难踩在脚下,一直向前走着。历史就是这样走出来的,这样走出来的历史被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变成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史籍,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回头去看。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3)
正假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不是反法西斯力量一方,而是希特勒德国和恶贯满盈的日本,他们还会给被武力占领的国家以主权地位吗?起码这是很可怀疑的。人类社会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不能不谓之久远。然而人类世界的秩序却仍然未能走出"丛林"状态,按照赵汀阳先生的说法,是"有世界而无天下",因而,还不能摆脱乱世。由此,令人联想到亚历山大·温特所提出的国  相似文献   

14.
"入世"谈了15年,"入市"还要谈那么久吗?这种急切之情,表明中国人迫切需要以过程论的积极心态,而非目标论的静态心理,来看待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转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人项庄舞剑  相似文献   

15.
<正>1989年东欧剧变后,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将一统天下。时至今日,"历史终结论"已经成为历史笑料,西方国家要以"民主、法治、市场"等西式发展模式一统江湖的梦想正在走向"终结",其在经济、政治发展模式方面的话语优势迅速消退。面对"民主、法治、市场"三支箭失灵带来的"后西方世界"之乱,应如何应对?"后西方世界"将走向何方?只要世界"后西方化""去西方化"的进程未完结,世界乱局就不会了结。这一漫长过程需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保留着古老农村公社的俄国有无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恩格斯对于求解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批判了俄国民粹派"落后优势论"的理论错误,既体现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出理论斗争策略运用上的灵活性。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既有一定的差异性,更有根本的一致性,两者相互辉映、互为补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刻洞见,不仅促使一批俄国革命家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向,而且在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千年以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在拉丁美洲持续发酵。拉美社会主义传统深厚,但却成者寥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厄瓜多尔等国各具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模式何以可能?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是杂糅了地区历史和现实多重元素的新政治运动,是变化发展中的新社会主义流派,是更加强调本土特色、替代色彩和地区合作的社会主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出现既有历史必然性,也含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被称为未曾革命的"革命"。未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仍有待突破和超越外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18.
苏杨  肖周燕 《南风窗》2011,(5):73-75
面对人口压力,面对区域人口承载力不断的突破,应转变对人口承载力的传统认识,从经济因素入手,这才是解决人口压力的正确方向,而不是动辄就"限制人口"。吓人的2000万和宜人的20年中国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前些年引起过很大的争论而无定论。其实,别说中国,就北京能"装"多少人,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如果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的历史,北京的人口规划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故事     
策划人语15年前,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给自己提出设问:历史上,同样是西方向东方渗透的桥头堡——加尔各答和孟买改变了印度,上海改变了中国吗?我们的看法是,上海改变了中国。27年前,深圳起缘于市场经济的草莽试验;16年前,上海的使命是承担于中国国运。上海必须迅速切入角色,担当象征作用。历史总是在制造戏剧性。上海崛起的这16年,克林顿治下的美国完成了信息革命而走出经济困境:中国人看美国——“人傻、钱多,速去!”美国人看中国,“人多,钱少,速去。”世界经济史进入21世纪之后,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势头汹涌澎湃,当教育、技术、传播共同发…  相似文献   

20.
正开出租车是否需要创新?回答是肯定的。"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迄今为止,整个出租车行业专门为司机个人设立的工作室仅此一例。王建生通过自己优质高效的服务,将自己锻造成出租车行业的精英楷模。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意义是什么?是平台,创新无止境,交流也无边界;是引领,它应该走出北京,走向全国。正如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