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 《瞭望》2003,(51)
温家宝总理近日访美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美国从根本上不支持“台独”,美国总统布什更直接表示:“台湾领导人的言行表明,他可能想单方面改变现状,这是我们所反对的。”如何解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这些信息?本刊采访了著名台湾问题专家、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徐博东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国深教授。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也对此发表看法,在此一并刊登。  相似文献   

2.
张振中  吴剑 《侨园》2002,(3):38-39
这是一个特殊的“掘金部落”,他们靠给中外公司挖取精英人才挣高薪,有人一年拿到几十甚至数百万元佣金不足为奇,这就是都市猎头。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今我国已拥有上千家猎头公司。那么,猎头们颇富传奇色彩的职业生活到底怎样? 跨国公司的高佣金并不好拿今年33岁的翟鸣1988年离开北京留学美国,拿到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后,曾在纽约摸爬滚打了几年,后被国外“猎头”业蓬勃的发展势头所吸引,跳槽到美国一家著名猎头公司从事“挖人”工作。在这家公司拿了2年多美金后,翟鸣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到了可以扯旗单干的程度,于是1994年回到北京创业,他也将发展目标定格在“高级人才中介”,也就是猎头行业上。当时世界著名的猎头公司Korn/  相似文献   

3.
周续庚原是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他在行将退休的57岁时赴美国,居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一个不会英语,只是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竟然在中文报业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继之又不断开拓新领域——已经做的和正在设想当中的,实在叫人敬佩有加。这就是周续庚的故事。今年4月中旬笔者在北京采访他时。在早已耳闻的基础对他的  相似文献   

4.
东方鸣 《侨园》2001,(1):36-38
辽西地区的义县、北票、朝阳、凌源等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多少年来一直属于贫困地区。近年来,这些贫困地区却陆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被世界学术界誉为“辽西古生物化石宝库”。“宝库”给辽西地区带来了荣耀,然而,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宝库”中的宝物被盗挖和走私严重,化石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又给荣耀的光环抹上了深深的悲哀。发现古生物化石惊天下 1987年夏季一天雨后,朝阳县胜利乡农民阎志友在村附近的北山坡上捡到了一块鸟化石,他懵懵懂懂地感到,该化石一定很有价值,于是带它上北京献给了北京自然博物馆。1992年,自然博物馆的姚成刚教授与人合作在美国《科学》发表文章将这个鸟命名为三塔中国鸟。这是关于辽西鸟化石最早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1996年底一本《数字化生存》的书悄然走红中国大地,其作者尼葛洛庞帝教授,是国际社会的一位著名的信息未来学家。他和他所领导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在这个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他告诉我们,“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 初春的北方乍暖还寒,尼葛洛庞帝教授来到北京,参加“数字化信息革命”报告会,同时参观瀛海威公司,与总裁张树新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尼葛洛庞帝:在1990年发生了三件事情,可以说这三件事情促成了我们今天看到了在全世界出现的信息爆炸性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门新的学科分支——比较人才学.希望通过介绍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帮助。西方国家没有“人才学”这门学科。他们只有“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这门学科。“人才学”这门学科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才在中国国内出现和兴起的。“比较人才学”这个名字是1992年我取的。当时我还商请原杭州大学外语系主任鲍屡平先生为它取了一个英文名字—comparative talentology。1998年我又拜托原浙江医科大学的张贻瑾教授去北京登门请教她的老师一北大李赋宁先生,问取这个英文名字可不可以,得到他的首肯。  相似文献   

7.
由中德联合举办的“行政管理现代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理论研讨会1997年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行政管理现代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汉堡大学的布尔教授认为,社会发展对行政管理提出的问题在各个国家都是不一样的,行政管理要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各国必须认真研究自身的特点。他说,在德国,市场经济对法律的要求已经不是有没有、完善不完善的问题,而是法律太多,太具体化,太复杂化,以至影响了创新能力和办事效率。为此,他认为无论是国会还是政府立法都应该有个…  相似文献   

8.
“看看我这脑袋” 初见杨卫,只见他至少1.80米的个子,身着一件浅黄色T恤衫,足登高帮旅游鞋,不象教授,倒活脱脱是个“北京师哥”。 后来我告诉他,他看起来更象个运动员。他好象不愿意被人这样看,赶紧“证明”道;“你看看我这脑袋,就会觉得这是个教授了。”  相似文献   

9.
屠雨迅 《民主》2008,(5):45-45
近年来,人们时常从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中文名字叫“曹操”的老外。这个洋曹操是个美国青年,本名乔纳森。他喜欢冒险,不愿像同龄人那样在美国过优裕闲适的生活,十多年前几乎身无分文地来中国寻梦。中国的外语教育制度引发的英语热,给这个美国青年创造了极好的就业机会。他在北京一所学校教英语,是货真价实的“外教”,相信收入水平不薄。不仅如此,他还如愿以偿地娶了一位清纯可人的北京姑娘。  相似文献   

10.
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奥特利尼透露,英特尔已经从美国政府获得了允许在中国使用90纳米制程技术的许可证,并允许英特尔今后可以升级。他同时表示,目前还没有决定采用何种技术,但到2010年将采用允许在中国使用的最先进的技术。英特尔将支持北京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目标的转移。美国驻中国大使雷德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的项目。  相似文献   

11.
当今文坛,有人称为“五世同堂”,也有人称为“六世同堂”。不管再分几“世”,最年长的当推居住北京的叶圣陶老先生了,他早已过了90,不料竟在春节前夕辞世。复旦大学教授郭绍虞先生不比叶老年轻,前二年也已过世了。上海还有一位90开外的作家,这就是常被人们誉为“补白大王”的郑逸梅先生。  相似文献   

12.
绝非逞一时口舌之快,实质上是综合国力提升后大国心态的流露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1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四十三届安全会议上,抨击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过度武力”。他说,全世界都看到,国际关系中出现“无节制的过度使用武力”倾向,“某个国家,美国,在所有领域都跨出了自己的国界”,他警告“这将促使更多的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13.
续前毛泽东自信地对赫鲁晓夫说:“没什么,我们自己也能对付美国这个纸老虎。”中苏之间的第一次大冲突是在195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日子,当时,赫鲁晓夫率团到北京参加庆祝活动。这是赫鲁晓夫第三次访问中国。他的第一次访问是在1954年。那一次访问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握手、礼炮、欢迎的人群、热情的讲话。时间不过5年,这一次北京的气氛已是大不相同了。赫鲁晓夫到达北京的时间比代表团晚了些。他由于在美国访问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中华人瓦共和国成立Ic周年的庆祝大会也未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一些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在1957年提出来的,他在关于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行为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计算人力资本的方法。他的发现可以将“资本”的概念泛化,使劳动和资本这一对矛盾走向统  相似文献   

15.
我印象中,合肥张家这一系只剩煦和这根独苗了。修长的身材、温文尔雅。今年他来给他二姐、三姐送家乡雨前茶,听他“三姐”这么称呼,我一怔,笑道:“在北京也只有你是名正言顺有资格用这称呼了!”煦和明白我的意思,说:“黄苗子说北京人都称她(沈从文先生夫人张兆和)三姐!”“都,敢么?”——我说:“有  相似文献   

16.
周倜 《瞭望》1986,(15)
退休教授肖村先生从底特律迁居他女儿所在的新泽西州密德尔汤镇以后,给我们写信说,他的新居在一个美丽的湖边,风景很好,欢迎我们去作客……后来,我们在美国东部沿海旅行时,便按照他在信上写的地址去寻找他的新居。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不象私人住宅的大院子,把门的武装警卫挡住了我们的车…… “咦,这是什么地方?平民百姓、退休教授怎么会住在这种地方?”我们感到大惑不解,因为在美国,即使是在政府各部和最高法院的门前,你也看不见警卫;而今在这个偏僻的乡村,怎么倒警戒森严呢? 警卫盘问我们的身份、从那里来、来找谁……我们的回答与肖先生在电话中向  相似文献   

17.
莫国平 《各界》2006,(12):7
“企业文化”发源于日本,形成于美国。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Terrence Deal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Allan 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诞生。企业文化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管理学说,是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力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开始不断创新,很多企业提出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新概念,我认为是非常科学和值得推崇的。  相似文献   

18.
田长霖“回家”了! 他以教育家的风采,矗立在石门峰名人公园,向人们展示其人格魅力!他以科学家的视角,凝望着银河系中的“田长霖星”! 不久前,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大学校长田长霖的塑像揭幕仪式,在石门峰名人公园隆重举行。美国渡音公司“设计巨匠”、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发起人兼会长田长焯先生来了,台湾“亚太科技协会”理事长、“中央大学”前校长余传韬先生来了,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国际研究学院院长、台湾社会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能接受我的作品吗?”美国著名现代艺术家罗伯特·劳生柏(Robert Rauschenberg)在来中国前曾有这一耽心。然而,到了十一月十八日,当《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后,他的这一顾虑消除了。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为展览开  相似文献   

20.
10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抵达北京,对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他“欧亚大陆行”的第一站。作为美国政府“鹰派”势力的代表人物,拉氏自2001年出任国防部长以来,竟从未踏足中国一步。他经常大肆鼓噪所谓“中国威胁论”,可以说是对中国最有偏见的人士,现在来中国访问,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