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台湾人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新民报》记事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台湾社会动态资料 ,据此可探讨事变的原因及事变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揭示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支持祖国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2.
60年前的二月22日,台湾义勇队成立于东南抗日前哨的浙江金华,在爱国将领李友邦的领导下,成为抗战时期由散居大陆的台湾同胞组织起来的人数最多、时间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支抗日队伍,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光复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们是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战的杰出代表,是爱国爱乡的优秀儿女。保卫祖国,解放台湾:台湾义勇队的革命宗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台湾遭受日本殖民统治已有43年,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和剥削压迫下,长期坚持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到广抗日战争时期,台湾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进入了一…  相似文献   

3.
<正>内容简介:1895年清政府战败,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自此台湾被日本窃据。从这时起,台湾同胞就展开了抵抗运动。本书对台湾同胞抗日运动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共有七章,内容包括台湾官民反割台的斗争、台湾总督府的殖民征服政策、以汉人为主体的抗日游击活动、台湾少数民族的武装抗日事件、台湾社会团体反殖民统治的斗争、台湾民众在祖国大陆的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回到祖国怀抱50周年了。台湾同胞在日本殖民者统治下,进行了长达50年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时已经在祖国大陆的老一辈台胞,纷纷参加抗日斗争,此后又有一大批居住在台湾和侨居海外多地的台湾爱国人士,纷纷奔回祖国大陆,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也是当时在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的台湾同胞发自内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朱敏瑄 《台声》2024,(1):68-69
2023年10月19日,纪念台湾光复78周年主题交流活动及“纪念台湾光复七十八周年”暨“不屈与抗争——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图片展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活动中,该校学生了解到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英勇斗争的事迹,以及在全民族抗战下,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历史过程。学生们纷纷发表感言,坚定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的信念,表达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本刊刊登部分感言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苍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自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以来,台湾经历了50年的日据时期。在这期间,有无数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献身革命,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把自己的心与血交予他们热爱的土地与人民,特别是台湾抗日烈士,以生命换取民族的永续发  相似文献   

7.
沙蓬  阿敏 《台声》2003,(8):10-1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也是台湾光复58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到来之际,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和台湾夏潮基金会联合摄制完成的8集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江泽民主席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1895年4月1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腐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行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屈辱的一页。”8集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对台湾同胞50年抗日斗争做出了全方位的梳理,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统治台湾期间,掠夺台湾资源,压迫和屠杀台湾同胞,推行皇民化政策,使台湾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残酷暴行;再现了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台湾同胞为抵抗日本殖民统治,反抗专制压迫,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不屈不挠、可歌可泣斗争的英雄史实。本刊从《台湾往事》众多事件中节选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故事,经概括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台湾近代反日独立运动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95—1945年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台湾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投身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台湾独立、民主和回归祖国的伟大运动.他们的英雄事迹受到后人的景仰.然而,当今鼓吹台湾脱离中国而独立的“台独”历史著作,却往往无视台湾近代反日独立运动认同中国的祖国观念和目标取向,而将这一运动曲解为“台独”的前期历史,籍以  相似文献   

10.
李鹏 《台声》1995,(11)
50年前的10月25日,祖国的宝岛台湾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今天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台湾光复50周年,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2月22日,适值抗日爱国的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诞辰60周年纪念日。追忆当年该队、团参加祖国抗日战争的光辉业绩,对当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_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创建和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始终高举爱国抗日的大旗.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与祖国人民并肩战斗。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台湾革命与祖国革命紧密结合一该队、团的革命宗旨,一开始就确定为“保卫祖国,解放台湾”。这表明受日本殖民统治40多年的台湾同胞,始终牢记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同胞是中华…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50年,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台湾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和祖国大陆的各族儿女一样,从未屈服于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他们奋起反抗,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泰雅人发动的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雾社——位于台中埔里地区,因山峦叠嶂,时有雾气笼罩而得名。高山族的一支泰雅人世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日军侵台之初,泰雅人就协助过徐骧、刘永福领导的抗日义军。乙未(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他们又帮助过“抗日三猛”之一柯铁领导的铁国…  相似文献   

13.
谭宏伟 《台声》2005,(11):40-40
60年前的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宣告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台湾和澎湖列岛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雪洗了中华民族在甲午战争中遭受的历史耻辱。这一天.被定为台湾“光复节”。  相似文献   

14.
王丰 《台声》2006,(2):87-87
从1895年到1945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祖国宝岛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强占,面对日寇的血腥统治,台湾人民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直到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2005年正值台湾光复60周年,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陈杰女士编著由台海出版社出版了名为《不屈的民族魂——台湾原住民抗日斗争图史》的一本画册,其中主要以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向人们再现了?段台湾原住民英勇抗日的历史。1895年4月,根据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日军登上宝岛的?一天起,台湾民众的抗争就未曾中断,先后爆发了数十起较大规模的抗…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21)
<正>今年是台湾光复74周年。1949年10月25日,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向时任中国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正式递交投降书,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50年可耻的殖民统治永远结束。这一天,在台北,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搬出了祖先牌位。胜利与光复,两岸中国人共享这一刻最扬眉吐气的时刻。10月23日至28日,由全国台联、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共同主办的纪念台湾光复74周年暨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图片展及交流参访活动在重庆大学拉开帷幕,两岸专家学者、台湾抗日志士后人、重庆大学师生等嘉宾齐聚重庆。在为期6天的行程  相似文献   

16.
1895年,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中国,并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从而揭开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为了使国人永远牢记《马关条约》"割台之辱"的这段历史,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妇女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以下简称《50年纪实》)一书。《50年纪实》一书是一部成体系的文集,共收集85篇文章,其中大多数是亲历者或其后人的回忆录,这一篇篇记述构成了一幅全面再现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在统治台湾的五十年中,日  相似文献   

17.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终于光复,台湾人民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台湾有野心。1874年,日本帝国主义就以漂流到台湾的琉球人被杀害为借口,出兵台湾,企图侵占。后来当日本海军军令部长、第一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在琉球居民被害事件后,三次到台湾全面实地调查,深知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蓄谋侵占台湾。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民众在高压下被迫学习日本历史。进步人士与一些台籍志士在抗日战争中,意识到传播中国历史的紧迫性。1945年日军投降、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不顾各种困难与阻力,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首先从文化层面改造台湾社会,基于传播“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人是中国人”的理念,于1946年组织大陆专家编写中国历史教材,要求台湾省中小学生接受中国历史教育,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祖国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亲切感,逐渐融入祖国大家庭怀抱。教育处的努力对台湾省光复初期的中国历史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6,(2)
正李友邦将军是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生,是杰出的台湾省籍爱国人士。他致力于推动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积极投身于抗击日寇的伟大斗争。他自幼就树立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抗日意识,来到大陆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其后发起成立"台湾独立革命党",组建台湾义勇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卫祖国、收复台湾"斗争,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台声》1995,(6)
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和台湾回归祖国50周年纪念日。是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座谈会,本期《以史为鉴 勿忘国耻》一文对此详加报道。关心这两大历史事件的读者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和启示。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台湾自古属于中国。100年前,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耻辱,当然更是台湾同胞的不幸。消息传出后,台湾同胞悲愤难抑,“哭声达于四野”,纷纷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却不愿拱手而让台”,并组成义军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中,台湾同胞一直没有屈服。他们“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前赴后继,英勇抗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篇章,涌现了一大批抗日英雄。他们认定“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以中国为祖国的心情难于拂拭”。从这些先烈先贤身上可以看到广大台胞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凛然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