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航 《法制与社会》2014,(11):79-80
刑事责任年龄在刑法立法过程中都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如果刑事责任的起始年龄过高,会放纵犯罪,背离刑法初衷,而如果刑事责任的起始年龄过低,则会出现打击面过宽的情况,造成社会动荡,不符合刑罚目的。因此,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如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值深究。  相似文献   

2.
在刑法学上,因果关系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且争论激烈的问题,对实践有重要的意义。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体系中的正确定位。本文从刑法因果关系的一个观点开始,简单的阐述了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刑事司法鉴定中对行为人是否具有认识能力、进而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确认,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个案的处理。如何使司法鉴定在这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除了司法鉴定的属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性的进步以外,还必须借助属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的原理。本文试图从刑法理论的行为主观要件的认识原理出发,阐述这一原理对刑事司法鉴定实践的借鉴和影响,指出司法鉴定应当在界定同一个行为事实,进行事实评价的基础上,必须依据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既有规范做出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4.
国家机关派出机构是指由一级行政机关内部的职能部门(厅、局、处、科等)根据各自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置的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机构,如公安机关设立的派出所,税务部门或工商部门设立的税务所、工商所等。由于国家机关体系庞杂,运行机制复杂且许多关系尚未理顺,确认国家机关派出机构的犯罪主体资格即刑事责任能力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航空运输作用的迅速增大,保障飞行安全的多种手段的意义正在增加。这些手段之一,是追究航空运输犯罪的刑事责任。在民航出现的最初阶段,只有一个人操纵飞行器。后来,由于操纵飞行变得愈来愈复杂,要求许多专业人员直接参加领航。他们中有的人直接领航;有的人操纵同驾驶飞机直接有关的仪器;有的人为乘客服务等。地面工作人员和进行气象观测、无线电联络以及其他为  相似文献   

6.
刑事责任能力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加明  杨小兰 《河北法学》2004,22(6):137-139
我国刑事责任能力理论认为刑事责任能力不仅是犯罪主体的构成要素,也是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因素,从概念、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刑事责任能力进行重新建构,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刑事责任主体的构成要素,也是判断犯罪主体是否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易乡 《法制与社会》2010,(36):11-12
刑法因果关系的应用是刑事司法实践中法律工作者用于判断行为人刑事责任有无及刑罚的重要依据。刑法因果关系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本文讨论了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存在刑法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排除刑事责任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上是"犯罪能力"还是"刑罚适应能力",还是二者兼备。刑事责任能力本质应当是"犯罪能力"与"刑罚适应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胡泽卿 《证据科学》1998,5(3):125-127
刑事责任能力是法律精神病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法律精神病学家、刑法学家和司法官员的关注.广泛深入研究刑事责任能力,不但可以丰富法律精神病学理论,而且还可以直接为司法实践服务,为公正执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单位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它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而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又是单位犯罪研究的一个焦点和难点。目前 ,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存在着否定说与肯定说两种对立观点。在肯定说中 ,其论证往往是建立在将单位成员的意志转嫁给单位自身的前提下来展开的 ,忽视了单位自身的特征。因此 ,在考虑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时 ,不能认为是和自然人同等意义上的实施作为精神、肉体上的活动的犯罪能力。而应从单位自身所具有的议事程序、组织结构、目标及行为机制等特征中体现的单位意志出发 ,寻找其谴责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毒品在我国的蔓延,吸毒的人数渐渐增多,精神障碍的吸毒者犯罪也开始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对这一特殊犯罪人群能否比照精神病人来处理意见不统一。笔者介绍了其他诸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国国情和相类似的法律规定,阐明了对精神障碍的吸毒者犯罪一般作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最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何恬 《证据科学》2006,13(2):160-162,143
随着毒品在我国的蔓延,吸毒的人数渐渐增多,精神障碍的吸毒者犯罪也开始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对这一特殊犯罪人群能否比照精神病人来处理意见不统一.笔者介绍了其他诸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国国情和相类似的法律规定,阐明了对精神障碍的吸毒者犯罪一般作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最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试论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司法实践中 ,尤其是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中 ,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是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 ,目前对此问题尚缺乏统一的认识 ,认定标准尚不十分明确 ,而且有的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不够。本文试对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标准加以阐述并进行比较 ,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 ,以期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乃至整个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所裨益。一、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界定刑事责任能力 ,简称责任能力 ,对其表述多种多样 ,一般认为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即行为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为性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确定了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三分法,较符合司法精神医学理论及实践.然而,由于"精神病人"这一概念具有狭窄性与不确定性,大多数学者主张对其采取广义解释,同时存在少数反对扩张论者.本文指出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认定标准应坚持医学--法学标准,由法官最终决定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适用涉及到刑法学、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学等不同学科,适用时较为复杂.本文认为精神病人应作广义的理解,它既包括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也包括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该根据精神病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综合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6.
当某人得知他/她携带爱滋病病毒(阳性)并与他人/她人进行亲密性行为,他/她是否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争论的焦点是对该行为能否犯罪化?由于我国并没有针对该行为进行专门立法,引用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该行为进行处理可能会带来一些认定上的分歧,特别是在被害人同意的情形下,能否要求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的相关规定,仍然可以对该行为进行刑事追究并处以刑罚,该行为符合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莫洪宪 《法学论坛》2002,17(4):95-100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日益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所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对其犯罪应采用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我国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明确规定了从宽处罚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从有助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考虑 ,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和从宽处罚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观点提出异议 ,为司法实践正确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而不是以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来评价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而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评判标准。如果将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构成要素的认定标准则与现存的犯罪客体体系存在矛盾和冲突,将无法实现刑法所要求的人权保障功能,会导致罪不当罚、有罪不罚情况的出现,而将刑事责任能力从犯罪主体构成要件中排除出现则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而不是以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来评价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而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评判标准。如果将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构成要素的认定标准则与现存的犯罪客体体系存在矛盾和冲突;将无法实现刑法所要求的人权保障功能,会导致罪不当罚、有罪不罚、无罪无罚情况的出现,而将刑事责任能力从犯罪主体构成要件中排除出去则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20.
回溯国际刑法的历史,虽然个人对国际犯罪负刑事责任之行为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但是国际犯罪之集体属性不能阻却个人的刑事责任却不曾动摇。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25条的规定与早前的国际刑事法律文件之最大不同点,不在于重新界定国际刑法中个人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范围,而是对个人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形式予以了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