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9):55-55
不忍心看周末,老婆挥汗如雨地干着家务,而老公却悠闲地半躺在床上看电视。老婆抱怨说:“你就能忍心看我一个人在这里苦干?”老公同情地说:“那我回里屋睡一会儿,”度日如年有一位到城里打工的青年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写信,告知自己在城里度日如年。老父亲看完信后高兴地说:“这小子在城里混得还挺好.过日子就像过年一样。”老母亲却不放心地问:“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寄200块钱给他呢?”“你真老土.他天天过年能不花钱吗?”老父亲不耐烦地开导老伴儿说.  相似文献   

2.
报载,湖北省襄樊市农委最近在大院门口张贴了(关于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通告),墙上的(通告》吸引来来往往的农民,有的农民从几十里以外的乡下赶来,用笔记本一字不漏地抄政策。农民从农村赶到城里抄政策,这充分说明新形势下,广大农民政策意识增强了,知道利用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笔者转念一想,这些本应该让农民知道的政策,缘何还要农民辛辛苦苦从乡下赶到城里去抄呢?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时下,在农村一些地方,农民听不到广播,看不到报纸的情况司空见惯。党员大会、村民大会也很少开,即使开会,…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发展究竞应坚持何种路径?怎样形成氛围且持久不衰?坚持多年的“三下乡”活动对于营造农村文化氛围.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城乡沟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关键要靠农民自己,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先进文化的享受者和建设者。有了内在的驱动,农村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给农村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相似文献   

4.
敖成卓 《创造》2001,(7):47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战斗在农村第一线,属官“末”民“首”,“上有千条线、村官一针穿”,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既要维护一方稳定,又要致富当地百姓,形成了“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办事难”的格局。因此,笔者就怎样当好“村官”谈几点看法。一是“望”。就是眼要锐。在农村工作中,“村官”充当着农民“引路人”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脱贫致富,农村要稳定发展,要求“村官”要有战略眼光,通过深入农村实际观察,了解农民意愿,全面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首先要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桃红柳绿,春暖花开。3月12日,四川省副省长欧泽高在苍溪县陵江镇文焕村探访了韩绍金、韩绍义和任成志三位老人,并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欧副省长是专程前往苍溪县参加四川省救灾救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座谈会并调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欧副省长对韩绍金说:“老人家,你们村开展养老保险吗?”“开展了!”在一旁的韩绍义、任成志两位老人补充说:“前年就开始了、”“养老保险好不好?乡亲们都愿不愿参加?”欧副省长接着问。“养老保险是政府给农民办的好事,领导为我们想得周到。”三位老人异口同声地说…  相似文献   

6.
陶红星,1958年出生于豫东沈丘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岁就为生计所迫开始外出打工。后来,他从一把瓦刀起家,带领由几十个农民组成的建筑队,辗转于豫陕甘宁等地,饱尝了人间辛酸。1994年,他成立了宝丰红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1998年3月,该公司被省工商局、省私营企业协会命名为“百强私营企业”。 随着事业的发展,奋斗的成功,陶红星开始了新的思索:“有了钱,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好日子,难道就是人生的终点吗?苦苦挣钱是为了什么?有了钱又该干什么?有了钱不能忘本,不能忘了党的恩情!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如果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新农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明显、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和亿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土地15年承包期满,农村出现了不少关于要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议论,也有一些地方随意变更土地承包关系,使农民产生了疑虑。他们说,“政策稳不稳,就看家庭承包变不变”。对于农民极为关注的、把土地承包制当成重大政策、根本制度的问题,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决策,明确提出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央…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障世界》2008,(4):36-37
1、我家是“低保”家庭,听说有免费为“低保”家庭子女提供培训的,想问一下这种培训是完全免费的吗?如何报名?  相似文献   

9.
尧月红 《半月谈》2005,(3):78-78
在城里住到农村干活.这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农民“走读”一族的生活写照。黄水镇是全国闻名的“黄连之乡”、“莼菜之乡”。每天早晨。民簇风情小区80%的家庭都有人骑着摩托车到农村干活(主要是种植黄连、莼菜厦高山蔬果)。  相似文献   

10.
警官信箱     
警官信箱税务所扣押我的财产合法吗?我如何向铁路公安局要求赔偿?“传唤”和“盘问”有何区别?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农村青年,近年看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我也利用自己的手艺办了一个家具厂,但刚开张没几天,乡税务所的同志就来让我交税,说我是违法经营,拉走...  相似文献   

1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少农民很茫然:“犁准备好了,牛也准备好了,但不知道种什么。” 城市已经打开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的大门,但农村家庭的电话普及率不到5%。农民文教娱乐支出比例的上升,喜哉?忧哉?  相似文献   

12.
“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可现如今,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有的长期定居在外面,基本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如果农民自己的日子不富裕,老人的日子就可能更不好过。农村老人“能干时靠土地,老了靠儿女,儿女不孝只能受罪又受气”的境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形式———五寨县农村创建“10星级文明家庭”活动的调查与思考李高山在广大农村,如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五寨县创建“10星级文明家庭”的做法,提供了一些经验。一、情况和做法五寨县农...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靠什么?一靠政策,二靠干部。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农村基层干部是做好农村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 1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是贯彻落实农村政策的需要。党在农村的政策千条万条、千好万好,但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干部去贯彻落实。这支队伍素质越高、政策落实越到位,经济发展就越快。龙潭镇段庄村在调整种…  相似文献   

15.
汤宏 《现代领导》2014,(1):40-41
实施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双回归”.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转换村级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湖北省郧西县拥有13万“打工大军”,大量青壮年外出,导致村“两委”班子结构老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在看到制约班子建设和发展等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13万“打工大军”这个培育党员和企业家人才的摇篮也是“双回归”工程的巨大优势。如何让“能人”回村、“能人”治村、“能人”富村?如何让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刘意平 《当代广西》2008,(10):15-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热潮,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怎样才能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如何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本人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石,它处在“四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靠它去宣传,贯彻和执行,发展农业、致富农村、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稳定和发展农村等一系列事情,都要靠它去组织、实施和完成。九十年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也给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  相似文献   

18.
“您好,请问您贵姓?”这是人们初次相识,一句很普通的问候语。然而,你能想到吗?就是这句简单的问候语,却给有心人带来了无限商机。在南京,就有这样一位28岁的女青年,她叫郑雨,她专靠卖“姓”赚钱,这钱是如何赚的呢?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了解除农民养老之忧而建立的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社会政策,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行为。我国有8亿多农民,农民问题历来是社会所关注重要课题。农村养老制度直接关乎到农村的稳定大局。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对逐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少数有条件的地区则逐步实行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办法。可见,农村养老保险依旧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和普及,形成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次浪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在第一步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兴起农村的产业革命,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尽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如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呢?面向市场,着眼于“引”农业要面向市场,关键是农民走向市场。曾有人提出,把农民推向市场。笔者认为,不是一个“椎”字了得,应当引导和保护农民走向市场,针对广大农民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计划经济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