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询问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方式。专题询问是询问的衍生和拓展,是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有重点地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四年多来,地方人大纷纷学习借鉴全国人大经验,积极开展专题询问,取得较好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并日趋成为广泛运用的监督方式。但专题询问作为一种人大监督形式,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思想认识不统一、制度保障缺乏等,专题询问尚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独立性不强的"先天不足",也存在"一哄而起",操作程序不规范等"后天失调",重形式轻内容,重问答轻落实,甚至有的盲目地视专题询问为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2.
专题询问因兼具"韧性"与"刚性",有利于增强监督实效,彰显人大的权威,因而备受推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法律规范的缺失使专题询问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以各地的专题询问办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区对专题询问准备、实施以及监督落实三个阶段中重要事项规定的异同,以此为基础提出专题询问规范化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专题询问在全国四处开花,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有人担心,专题询问看上去很美,会不会成为一种民主秀?毋庸讳言,目前,专题询问在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上还只是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4.
王群 《人大研究》2011,(2):18-20
2010年6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次开展专题询问,动作之大、力度之大、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也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地方人大备受鼓舞和启发,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大大增强,相当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典范,尝试开展专题询问活动,专题询问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趋向日益显现。开展专题询问,已经成为地方人大加强新时期监督工作的热门话题和普遍看好的重要监督手段。笔者想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期有益于推进人大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5.
专题询问是询问的衍生与拓展,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就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认识专题询问的实践意义与作用、规范专题询问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增强专题询问的实效?下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认识上:明确"为啥问"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由此可见,行使询问权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专题询问遵循了询问的主体、内容和程序规定,实质上是对询问这种法定监督形式的创新和发展。所以,专题询问也适用以上的法律规定,具有较强的法定陛。  相似文献   

6.
田威 《中国人大》2012,(16):21-23
在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对依法开展专题询问作出部署。他指出,“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根据监督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决定的精神,今年我们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专题询问的深入开展,亟须出台相应的规范性制度。法律制度追求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这也是专题询问制度化的价值所在。询问和质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但在人大监督的实践中,却很少被采用。自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全国各省区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央决算、粮食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年三推"专题询问,动作之大、力度之大、反响之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给地方各级人大树立了一个行权样板。不难看出,作为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专题询问成为  相似文献   

9.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以来,一些省市的人大常委会也相继跟进,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这表明人大监督在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作为乡镇人大,对专题询问该"说"还是"做"?依笔者之见,专题询问,乡镇人大不应观望。  相似文献   

10.
李发军 《人大建设》2010,(11):51-51
作为加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有益探索,专题询问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有利于督促政府去思考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但是,要把专题询问逐步引向深入,使之成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经常性措施,还需要下一番工夫。在选题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了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实践中,为保证专题询问有序进行,会前对询问内容、询问对象、询问时间,甚至问什么、答什么、谁问谁答,都做了周密安排。有人认为,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使询问权,想说什么、该问什么,均受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1日,孟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教育工作专题询问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西赞强调:要落实好专题询问形成的审议意见,交县政府研究处理;通过新闻媒体、人大网站等渠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专题询问,监督并支持人大和政府的工作;总结好专题询问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人大监督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形式和内容,为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监督的一个举措。2010年6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中央决算的报告首次开展了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4.
<正>专题询问是法律赋予人大询问权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解决的是公众普遍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不仅要体现人大询问的法定性,更要体现人大询问的实效性,因为实效性决定着法定性的实现程度,实效性越强,法定性越显现,监督功能越强大,社会效果越明显。从近年各地人大常委会的实践情况来看,增强专题询问的实效性应当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专题询问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效方式,是询问的一种特定形式。近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示范带动下,专题询问在各地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从无到有,由"程序"走向"实质",由"青涩"转向"成熟",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但作为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专题询问工作如何实现从有到优的高质量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人大专题询问是有组织、有准备地集中对特定议题进行询问的活动,是对询问的创新和发展。近两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借鉴全国人大和兄弟省市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工作、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取得良好效果,推动了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把握六大环节在开展专题询问过程中,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握好以下环节:——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专题询问顺利进行,每次专题询问前,常委会主任会议都深入研究,对开展好专题询问提出具体要求。强调专题询问要尽可能与议案办理、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结合起来;要精心设计问题,问到关键、问到要害、问出水平、问出成效。常委会有关委、室  相似文献   

17.
"询问"虽然已在各级人大审议活动中普遍出现,但其权利价值似乎并未被真正认识。与一般性的询问相比,专题询问的议题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具体,目标更加明确,程序更加便捷,方式更加灵活,它是依法进行的有计划、有准备、有重点、有针对性、能够互动、交流的询问,具有社会关注度高、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和互动效果好等特点,更能集中力量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更有利于推动一些重要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8.
10月13日下午,浦东新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一场针对消防安全的专题询问正在热烈进行。这是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继水资源保护、商业发展后开展的第三次专题询问。三次询问都不止于问,区人大常委会的后续监督一跟到底,使专题询问在形式创新之外,更有力地推动政府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覃剑 《人大研究》2014,(8):44-45
<正>2010年全国人大成功开展对中央决算实施首次专题询问之后,成了全国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样板,由原来的"问钱""问粮"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问医""问教"等。笔者认为,要不断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逐步从"尝试"走向"常态",从重"个别"到"普遍"的转变,切实把专题询问渗透到人大各项监督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专题询问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10年9月16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全体常委面对政府一委八局,就“世博会后如何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展开专题询问。据悉,这是本市首次对政府部门开展的专题询问,也是继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6月开展专题询问后的首个地方人大开展的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