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斐弘 《人大研究》2002,1(3):23-24
我们习惯了从立法本身来研究立法 ,以至于忘记了立法仅仅是法的运行的开端 ,处于法的内潜运行阶段。如果不把立法仅仅看作是孤立的一种立、改、废的活动 ,那么 ,它更重要的是立法后法的外显运行阶段。内潜运行实现了观念中的法通过立法机关的制定活动向客观法的转变 ,完成了法律从孕育到产生的过程。而外显运行则使客观法经由社会主体法律行为的中介 ,不断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关系 ,再现为社会的法律秩序。因此 ,从立法之后的司法来反证立法 ,不仅使我们的研究摒弃了不识庐山真面目之虞 ,而且这种大视角符合法运行的完整态势 ,符合立法的…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一个公众热切关注、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的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国的法律体系从形成阶段进入完善、成熟阶段,而我们的法治建设应该自觉地从以立法为重点进入以法律实施为重点的新阶段。法治建设首在立法,没有立法,法治无从谈起。到目前,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制定颁布以来,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不变,但与时俱进作了4次重要修改,  相似文献   

3.
洪丰 《公民导刊》2013,(2):18-1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这是党的十八大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地方人大来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做好立法工作、推进依法治理,成为摆在"立法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李凯伦 《前沿》2012,(12):56-57
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中,人们努力进行着通过法学方法实现个案中对规范性命题与案件事实之间某种逻辑关系证立的尝试,由此实现立法目的,建立"符合道德要求"的社会秩序。但其不可避免地被哲学解释学在法律解释中适用的悖论问题和法律论证理论中的"明希豪森困境"所困扰。面对后现代主义法学的解构,法律有效性受到冲击。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层面的理论思考将对法律有效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进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系列因"助人行为"反被诬陷的案件时有发生。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中,公民的道德建设尚未完全实现,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如何运用法律在维护人们正当权益的同时,也引导着道德建设,值得人们去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助人行为"立法、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以及现行法律对"助人行为"立法的情况,指出了立法层面上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防灾减灾法制建设领域,从单行立法到综合性立法,法律的系统性、程序性不断提升;从国家到地方,随着立改废释的进程,灾害应对的血泪与汗水铸成了一项项法律条款;从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借鉴到对现今社会力量参与的容纳,立法大的开放将法律精神潜移默化"润"入民众的思想观念。在这个"深化改革"与"推进法治"相碰撞而产生的历史契机里,了解防灾减灾法制体系建设的进程并不断推动其发展,可谓正得其时。  相似文献   

7.
法律拟制大致经历了从诉讼拟制到实体拟制、从司法拟制到立法拟制、从技术拟制到规范拟制的发展进程,它是工具价值与规范价值相融合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立法类推"。刑法拟制本身并没有是否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只有法律拟制的工具价值是否受到规范价值的制约并与之协调的问题,对于我国刑法中拟制条款的质疑与检讨就是看其设置是否符合刑法的目的。法律拟制除了规范价值的内在制约外,还需要合宪性审查机制的外在制约。  相似文献   

8.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0,(18):16-17
记者:从第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议案已有15件。从议案的提出到这次法律草案提交审议,请您谈谈这一立法过程。白克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一部规范"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的第一类项目。2006年9月,文化部向国务院提交了该法草案送审稿。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在酝酿制定一部实体程序兼备、惩治预防并重的《反腐败法》。早在199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王汉斌副委员长在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反贪污贿赂法正在抓紧起草之中"。时至今日这部法律还没出台,与"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方针策略还没有深入人心有关,也与各方面对反腐败立法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有关。本文从预防腐败立法的必要性出发,着重对《预防腐败法》的法律属性、法律关系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地方预防职务犯罪立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以预防腐败犯罪程序为主的立法构想,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反腐败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完善。  相似文献   

10.
五、要处理好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继续深入推进科学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进入后法律体系时代,立法工作的重心也相应地作出战略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从注重创制法律规范,逐步转向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适应这一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开始把如何提高立法质量作为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立法后评估就是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亟待相关法律的规范,针对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情况与立法现状,可以"软法"先行或者"软法"为主的方式迅速建立一套规范市场发展的法律体系,维护艺术品市场的健康与稳定,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从交易规模、参与人数、交易方式、成交价格还是交易种类上来说都屡有突破。艺术品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共同繁荣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先胜 《广东民政》2011,(5):23-24,43
殡葬事务的立法应当改革 殡葬事务需要立法,毫无疑问;法怎么立却是个大问题。目前,各界对通过行政法规调整和规范殡葬事务已有许多批评,说过火的还有指责部门立法的。其实,在我国,许多法律就是在行政法规的基础上立起来的。先通过行政法规调整和规范殡葬事务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问题是这部行政法规立法是否科学、民主、适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的立法工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在继续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特别是对地方人大来讲,先行性立法、自主性立法的空间将更为有限,执法检查将成为常委会日益重要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19):20-22
如果说以往的立法更多关注的是立法领域的全覆盖,实现"有法可依"的话,那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面临的必然是从重视效率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升级。本次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法律案通过前评估、法律清理、立法后评估等规定,健全了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着力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性法律概念的提出,围绕立法实践的新的立场和范式逐渐展开。基础性法律概念基于立法视域从“部门立法”到“领域立法”、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背景产生。基础性法律是规范相关领域根本问题的法律,多采取高度体系化、总分结构的内容分布体系;蕴含的法律价值具有全面性;形成的话语体系具有自主性。与基本法律等相关概念相比,基础性法律体系更具创新性、完备性,蕴含的法律价值更具引导性,调整范围更具广泛性。不过,由于基础性法律立法样本的数量和概念的初始性还不足以使其成为稳定、普遍的法律概念,对其范畴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以及带来的法律体系融贯性问题都需要提前思考研判。  相似文献   

17.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4,(19):18-19
14年前的2000年3月15日,在这天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立法法被表决通过,并于当年7月1日起实施。这部明确了立法权限、完善了立法程序、细化了法律解释、确定了适用原则、完善了立法监督机制等内容的宪法性质的法律,把国家的立法工作置于更加规范的法律框架之内。这意味着在经过20多年"加速式"立法后,国家的立法航船开始从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18.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浙江立法工作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武 《今日浙江》2011,(12):51-52
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立法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1979年拥有地方立法权开始,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努力探索制定一大批与法律配套的实施性法规、尝试制度试验的先行性法规、体现地方特色的自主性法规,不断创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机制,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徐华 《人民政坛》2011,(3):9-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一成就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形成"不代表"完成","形成"仅仅是开始,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立法,同样面临着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的问题,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立法工作从注重制定新法的形成阶段已经进入立、改、废、释并重的完善阶段。正如邦国委员长指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构建立法与执法良性互动关系,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笔者目前在基层调研中着重对已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实施进行了粗浅的考察,发现如下几则案例,颇值得回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