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审美范畴,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审美理想不仅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中介,导引、规范着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同时,审美理想还是审美创造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艺术具有现实美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审美价值.艺术美能怡情养心,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欲,使人受到感化和教育.现实生活中对青少年的艺术美教育容易被忽略,应积极培养青少年对艺术美的审美兴趣、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唤起和发展青少年潜在的审美需求,树立青少年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从而促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来培养青年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利用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青年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情操并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学校可通过教学、课外活动、优美的环境、教师的示范等综合作用对青年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作家总是把自己的审美情感注入审美对象 ,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孙犁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表现了作家对“美的极致”的审美理想的追求。同时孙犁也很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中透视和捕捉新生活的美质。用炽热的感情去追求、讴歌美 ,构成了孙犁审美观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5.
青年与艺术审美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创造性反映的产物,能唤起青年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激发青年的创造力,使青年获得艺术的关感和深刻的启迪,为此,要重视青年的审美教育,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6.
论审美体验     
对审美体验的研究要从审美感兴和审美意象两个层面及其关系进行。审美感兴是对审美活动心理学特点的概括,对审美意象的考察会进一步揭示审美体验的本质。审美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交融,是客体形式引导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7.
李明 《工会论坛》2006,12(2):128-128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心理功能。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从丰富生活积累、正确把握审美对象特征、增强记忆力入手。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活动以感性的直觉为中心,统摄并调动着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审美中得到凝聚。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审美的感性发挥,对事物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透视事物的本质。审美教育不仅为大学生构筑起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避免其因意志的薄弱而导致现实悲哀,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大学生由此体悟到做人的价值、人格的尊严和崇高的使命感,从而激发其追寻理想的昂扬激情,使人性在审美状态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辨析现实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更好服务于公安实战。  相似文献   

9.
史晓雪  王永兰 《工会论坛》2003,9(4):122-122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 ,我们怎样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 ,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才能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视通万里 ,浮想联翩 ,创造出新的形象。果戈里向普希金讨来一个故事情节 ,就能写出个有声有色的喜剧 ;托尔斯泰看到地边一棵被摧折而又顽强的牛蒂草 ,就完成了《哈泽·穆拉特》的构思。这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神来之笔” ,也不是受到了什么“神的启…  相似文献   

10.
经典散文即"美文",它拥有众多的"美质":含蓄而蕴藉的意境美、真挚而深浓的情感美、睿智而深刻的哲思美、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美、自由而灵活的构思美.在经典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经典散文教材中的"美质",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审美内涵、审美个性、审美创造,使学生受到美感熏陶,得到审美教育,以期达到最优化的审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书法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和审美资源,它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探讨书法的审美属性,积极挖掘并运用其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和资源,实现书法教育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菊  李世林 《工会论坛》2008,14(6):142-143
知觉是人们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一种认知形式和状态,审美则以一定的知觉能力为前提。“审美空间”应该说是创作者在审美空间中的创作.同时也是指审美肯往“审美空间”中的审美。创作者在“审美空间”中融入了想象性感悟,审美者在“审美空间”中也得以开启了想象性感悟。  相似文献   

13.
在以生存为目的的社会中,人们背离了精致深刻的审美追求和意趣,审美的目的也早已不再是陶冶情趣、涤荡灵魂,而主要是宣泄自身的种种压力与压抑的情感,因而审美成了一味地追求官能的刺激和娱乐。审美的这种嬗变无论从主体性还是客体性的角度都与以往完全不同,与之相对应,播音主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的。我们要想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贯穿审美教育,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要创设审美情境,激活审美心理;二要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美。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审美体验有明显缺陷,教育工作者应更多运用和发挥艺术审美对于青年的全面发展具有的特殊价值,在切实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引导青年摆脱娱乐文化的低俗情调、提升网络的审美文化价值诸方面做细致的工作,以提高青年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即把审美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去追求,使编辑美学的研究在理论思维和观念形态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7.
文艺大众化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八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大众审美文化在最大程度上占有了市场,实现了审美的大众化。但是,当下存在的大众审美文化在某些环节上尚有严重的缺陷,无论是其根源、性质还是作用、发展前景诸方面都与文艺大众化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相悖离。  相似文献   

18.
爱情中充满美感,爱与美和谐统一。本文认为,爱情中包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伦理之美、道德之美。爱情内涵中具有多重审美标准,爱情追求中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向;爱情表达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审美时尚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中的负面因素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审美追求的娱乐化导致大学生审美品位的单调,审美判断盲目化导致大学生审美意义的缺失,审美个性表面化导致大学生个性的失落,审美趣味世俗化导致大学生理想的虚无,审美认知具象化导致大学生满足于感官的享乐等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艺术设计发展迅猛,正逐步走向成熟.然而在技术美学、设计创意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因此作为艺术设计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审美与审美创造的价值及其将在市场中所形成的巨大经济效益,把审美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一个高度,才能够对审美与审美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对审美能力提高的欲求与自觉.技术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工业技术与工艺流程在短时间内也能够熟悉和掌握,而审美感悟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却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浸染与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