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对社会利益的集约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资源、执政地位和执政合法性,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出发点。在社会利益关系变化和利益结构调整的现阶段,加强党的利益集约能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加强党对社会利益的集约能力的基本着眼点在于,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论党的执政基础与利益整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利益整合是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本质要求,执政党要清醒地把握我国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状及其后果,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创新利益整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执政基础的实质是拥护、支持政党执政的民心。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就是加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加强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新的问题。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基于民主政治,建立一整套使党的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利益分化过大的问题,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分化过大主要体现在个人与家庭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等方面。利益分化过大造成城乡、区域、行业与部门之间发展的马太效应,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促进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提高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构建共享利益观、不断健全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是提升党的利益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利益"问题再探讨——与李玉兰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根 《理论探索》2006,26(5):56-58
党的利益是以党为主体,基于一定生产力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社会内容和特性的利益。它包括三个层面:党的政治利益、党的组织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区别在于党的利益的暂时性与人民利益的长期性、党的利益的工具性与人民利益的终极性以及党的利益的有限性与人民利益的广泛性。二者的联系在于理论上的一致性与实践上的潜在矛盾性。为此,应坚持民主执政,维护党的政治利益;坚持科学执政,控制党的组织利益;坚持依法执政,规范党员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利益格局新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经济利益主体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此而引发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党必须从执政的高度出发,协调、化解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坚决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化对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提供了重要资源和重要途径.但利益分化也给政党合法性带来一定难题,比较突出的有价值认同难题、利益均衡难题和风险频发难题等.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需要加强对利益关系的整合,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整合,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即政策供给、总揽协调、价值引导和组织整合.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维系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鹏亮 《理论导刊》2006,(12):22-24
要全面提升和拓展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基础,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推进政党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开发执政的体制资源,构建执政的法理基础;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有效整合社会利益,不断增加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度;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决遏制党内消极腐败现象,防止权力的逆行与滥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出发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 ,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自己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执政理念的升华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重要执政目标。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赵绪生 《求知》2007,(4):7-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利益表达功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