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论坛》2008,(12):44-44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2.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周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  相似文献   

2.
立法是法治的基础,立法的质量决定看法治的质量。在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感知到立法质量的重要。可以说,法律的质量可能比数量更加关键——质量不高的立法不但难以实现立法的宗旨目的,而且可能造成负向的规范引寻,并危害法律的权威。提高立法质量,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立法是法治的基础,立法的质量决定着法治的质量。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即对理想的法治状态进行过这样经典的描述:“制定的法律得到很好的遵守,而大家遵守的法律又是制定的很好的法律。”在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l必严、违法必究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感知到立法质量的重要。可以说,法律的质量可能比数量更加关键——质量不高的立法不但难以实现立法的宗旨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20年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制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李林 《小康》2005,(8):12-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我国的立法和立法过程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而,立法价值的良恶、状况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都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民主立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充分发挥民主立法的表达和汇集作用。一般来讲,如果民众通过法律制度和程序使自己的意志在立法上表达得越充分、汇集得越完整,立法就越能够体现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6.
立法是法治的基础,立法的质量决定着法治的质量。在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感知到立法质量的重要。可以说,法律的质量可能比数量更加关键——质量不高的立法不但难以实现立法的宗旨目的,而且可能造成负向的规范引导,并危害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历届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我省的地方农业立法中,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紧密结合。坚持以市场取向的改革,立法体现改革精神,及时确立农民、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彭真话立法     
万其刚 《中国人大》2011,(15):47-52
彭真同志自建国以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他从1954年起,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1979年6月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时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1983年6月在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长期领导、主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彭真同志的民主与法制思想非常丰富,他有关立法的一些论述,如今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我国的立法工作已经从过去的以制定构建为主,进人了重在修改完善的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立法工作的新形势,地方立法如何确定取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法律实施创造了最好的制度前提,使法律适用于有法有据,使法律遵守有法可依。法律体系的形成首先意味着中国立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意味着中国法制发展具有了较好的制度基础。法律体系的建立对于法制来说,侧重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有法可依"之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虽然基本解决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法可依”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立法工作可以停滞不前、坐享其成了。无论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其立法工作仍然非常重要,立法任务依然比较繁重。就地方立法而言,除继续做好日常立法工作外,重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只有当法律真正反映和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仅仅服务于一小部分权力主体或利益集团时,法律才能成为良法,通过“法制”才能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13.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2,(19):19-20
怎么实现民主立法?这是近年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思考的主题。成都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曹海波表示,应当从立法主体和广大民众两方面来认识民主立法,对于法定立法主体来说,要树立并强化立法民主化的观念,对于法定立法主体之外的人民群众来说。  相似文献   

14.
马宜生 《天津人大》2007,(11):41-4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自觉坚持科学立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本届常委会工作的收官之年,为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工作中心和常委会立法工作,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规实效,新年伊始,法制委、法工委召开立法工作研讨会,研究、部署和推进2012年的开局工作。市人大常委主任刘云耕到会看望与会人员,在肯定法制委、法工委去年工作的同时,鼓励大家在立法中继续发挥智慧、韧劲和魄  相似文献   

16.
17.
我是1981年到全国人大,在这里一干就是18年,亲历了许多法律的出台过程。我觉得“文革”之后的立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扩大立法民主的过程。立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立法不民主,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民主了。我曾去过前苏联考察,他们当时的立法是,上午念法律草案,下午就通过。1979年“文革”之后,  相似文献   

18.
法治取决于一定形式的正当过程,而这种正当过程正是通过程序来体现的。如果要实现有节度的自由、有组织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有制约的权威、有进取的保守这样一种社会状态,那么,程序应作为其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立宪国家要求将政府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从程序方面予以制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12月27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员座谈会在长春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聂文权出席会议并讲话。聂文权指出,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  相似文献   

20.
吕薇 《中国人大》2011,(9):24-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如何提高全国人民依法行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也需要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目前,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教育很迫切,普法工作的关键是要提高有效性,要长抓不懈,探索新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