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某(女,36岁)于1988年7、8月间,4次在乡镇用钱、饼干将3至7岁幼童引诱到偏僻处,乘无人之机,摘走银项圈,价值共计520余元。在讨论该案定性时,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对吴的行为应定抢劫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定抢夺罪;笔者认为应定盗窃罪。 主张定抢劫罪的认为:吴的行为符合抢劫罪中用“其他方法”抢劫财物的特征,所以应定抢劫罪。 笔者认为,抢劫罪在客观上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即不仅侵犯了  相似文献   

2.
图财害命和抢劫致人死亡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犯罪,前者属于杀人罪,后者属于抢劫罪。但是,我国法学界对抢劫罪的构成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司法实践中在对这两种犯罪确定罪名时,也存在混乱现象:对为了得到被害人随身携带的钱财而杀人的图财害命案,有的定抢劫罪,有的定杀人罪,有的定抢劫、杀人两个  相似文献   

3.
绑架罪与抢劫罪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虽然很清楚,但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非典型性案件,在审理时难以准确定性。在实践中出现两种不同表现方式的抢劫行为:一种是拘禁型抢劫,一种是人质型抢劫。该类型抢劫与财物型绑架一样,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又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在客观表现上也有相似性,容易混淆。本文对拘禁型抢劫罪、人质型抢劫罪与财物型绑架罪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此类案件进行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司法信箱     
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 编辑同志: 对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窃取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如何定性,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妨害邮电通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定贪污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达到贪污罪数额较大以上的定贪污罪,否则只能定妨害邮电通讯罪。请问:哪种意见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之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抢劫信用卡不使用的,不能定抢劫罪。抢劫信用卡并使用的,要根据是当场使用、事后使用,还是既当场使用又事后使用作不同的定性和处理。当场使用所抢得的信用卡的,应定抢劫罪;事后使用的,应定信用卡诈骗罪;既当场使用又事后使用的,则应定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并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这条规定清楚地揭示了抢劫罪的主要特征:1.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2.通过使用侵犯人身权利的方法达到侵犯公私财物所有关系的目的。侵犯人身权利是抢劫罪方法上的特征,侵犯公私财物所有关系是抢劫罪犯罪目的上的特征,抢劫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司法实践中,对采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劫公私财物的,定性上意见较一致,对以“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则常常出现分歧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由于对刑法中关于抢劫罪的一些词句理解不同.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一些案件的处理产生分歧。下面笔者就和抢劫罪的定性量刑有关的两个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分析了应按抢劫罪处理的几种情形,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8.
司法信箱     
是抢劫罪还是寻衅滋事罪?编辑同志:最近我院审理了公诉机关指控的游某抢劫一案:游某于1999年5月22日下午2时许,在大溪乡街上见一外地人邓某正在买烟,即要邓也为其买一包烟。邓不肯,游某即从附近电器修理店拿来一把马刀,朝邓某手上、身上连劈4刀,后邓被迫买一包香烟给游某。开庭审理后,合议庭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对定性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游某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理由是:游某不认识邓,在邓某不愿为其购买一包香烟的情况下,当场使用暴力,当场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抢劫罪定罪处…  相似文献   

9.
飞车抢夺定性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有两类抢夺罪向抢劫罪转化的情况。最高院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将三种情形的飞车抢夺行为定性为抢劫罪。笔者认为,飞车抢夺的其他各种情形也同样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因此应将各种飞车抢夺行为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以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共汽车上强卖假烟应定抢劫罪─—与唐昌达同志商榷张振英《人民检察》1995年第7期刊登的《在公共汽车上强卖假烟应定抢劫罪还是流氓罪》一文中,笔者对被告人彭某等4人应定流氓罪这一现,支持有不同看法。流氓罪与抢劫罪在客观方面有极为相似之处,即都可能造成...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此,《刑发》及其他刑事法规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如何适用已引起司法界的争论,笔者试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看法,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一、定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定抢劫罪.其理由是:抢劫罪侵犯的是财产的所有权与人身权利.债权人扣押债务人的财产虽然是为了追偿债务,但债权是一种相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被告人钟某1998年5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罚金2000元(罚金已执行,判决生效以前被先期羁押了三个月零十八天),现因非法拘禁罪被起诉来我院。对于撤销钟某缓刑如何实行数罪并罚,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钟某是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罪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七十一条之规定,撤销缓刑,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即二年八个月零十二天)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法决定执行的刑罚,也即应“先减后并”。另一种意见认为钟某因抢劫罪先期被羁押的时间不属于已执行的刑罚,应依据刑法第七…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83年第四期刊登的肖开权同志《谈结合犯与结果加重犯》一文中,谈到“抢劫财物又强奸被害人”应作为抢劫罪的“情节严重”来加以处罚,而不按数罪进行并罚。对此本人有不同意见。抢劫罪和强奸罪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犯罪。行为人出于两个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  相似文献   

14.
对屡有发生的犯罪人为抢劫财物而故意杀人的案件,近年来实践中的定罪颇不一致,有定抢劫罪的,有定故意杀人罪的,有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的,还有定抢劫杀人罪的。  相似文献   

15.
谈既杀人又抢劫的案件如何定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既实施了杀人又进行了抢劫的案件,是以一罪论处,还是以数罪并罚,是有争论的.有的认为定故意杀人罪,有的认为定抢劫罪,有的认为定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我认为应当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凡是明显地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的,刑法中也有明确规定的,就应当定为两罪,实行并罚.其理由如下:第一,实施了杀人又进行抢劫的,是明显地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这类犯罪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事先预谋,先实施杀人,后进行抢劫;二是事先虽未预谋,但在一定情况下突然起犯意,犯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刑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出台了有关抢劫罪的司法解释,对于指导审判实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司法实务界对刑法及司法解释相应条款的理解和适用上产生歧义,出现了适用法律的不统一,导致定性不当和量刑失衡,有碍司法公正。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主要解决司法实践中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关于抢劫罪的八种加重处罚情节的认定,特别是入户抢劫、在…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91,(5)
1990年4月,被告人李某趁夜深人静,带上面罩,手持尖刀,闯入妇女唐某住处,威胁说:“不准叫,否则把你和娃娃全杀了!”将唐某按在床上,采取绳捆、堵嘴、捂头等手段,防其反抗,然后,抢走了唐某的儿子(7个月)。李某在寻找买主,准备出卖婴儿时被抓获。李某之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点并无分歧,但在定性上,存在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抢劫罪。理由是行为人的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91,(3)
根据《杀人抢劫后再入室取物是何性质》一文(以下简称《彭文)介绍的案情,对李某的行为定性,笔者既不同意包庇罪、抢劫罪共犯的意见,也不赞成无罪的观点,认为李某应构成盗窃罪共犯。一、李某并非抢劫罪共犯区分犯罪过程的阶段性,是对本案中的李某准确定性的前提。从《彭文》所介绍的案情来看,此案的犯罪过程其实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日下午,郑、吴二人杀死敖某并劫走其部分财物(现金、国库券、粮票等)。第二阶段:当日晚上,郑、吴邀请李某再次潜回作案现场搬走电视机、录像机。持抢劫罪共犯观点的同志认为,第二阶段的行为是第一阶段行为的继续,两个阶段的行为构成一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86,(3)
对上述盗卖技术图纸一案,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对定性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国务院关于技术转让暂行规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商品”。技术既然是商品,那么就有价值,王某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有价值的东西是符合贪污罪的特征,应当定为贪污罪,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是采用秘密的手法窃取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定为盗窃罪;第三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是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 被告谷玉泉,22岁,一九八○年8月2日路遇一骑车的老工人,便跟上前去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棍向其头部猛击一棍,将其打昏,然后骑车逃走。待走出约百米后,唯恐被害人苏醒后报案,于是返回现场将被害人投入河里淹死。围绕此案如何定罪,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单一犯罪,应定抢劫罪。理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