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宋一 《前进》2008,(3):42-4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但是,人文资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在新的形势下,只有重视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人文资源,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努力成为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新农村建设是一条小康路,那么丰城市人大常委会就是铺就这条路的推动者之一。这不,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一拉开.他们就——  相似文献   

4.
建设学习型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宏波 《传承》2009,(16):44-46
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就是着眼于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造就新型农民,提升农村的竞争力。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除在微观上强调个人的学习外,在宏观上我们应通过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倾斜政策以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些措施来推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就是着眼于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造就新型农民,提升农村的竞争力.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除在微观上强调个人的学习外,在宏观上我们应通过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倾斜政策以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些措施来推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和谐农村这一主题进行展开,通过对新农村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出新农村的出路在于“生态农村”,生态农村既是新农村追求的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行进之路,就是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保持的是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的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物质的投入,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其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海南实际,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中蕴涵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种文明全面发展了,才能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冯兴振 《群众》2006,(9):55-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对县域来说,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好头、起好步,为全面建设新农村筑牢基础,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在实践中,我们沛县本着让农民受益的原则,抓住关键点,选准切入点,注重实效,循序渐进,赢得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0.
石建中 《当代广西》2009,(23):46-4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更好地帮助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7年起,全区每年都有3万多名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各级人大代表心系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倾听民声,探访民意,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党委政府采取“三管齐下”的有力措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学恕 《群众》2006,(11):50-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对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新的课题。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不同时期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各不相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如何正确地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辩证地对待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其辩证关系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农村和农民的文明与进步。概括起来,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述了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的客观依据:我国工农业之闻、城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各方面的有机统一;揭示了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说明了“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必须持久坚持的两个基本点: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对策,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和谐呢?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一年之际,我们深入各地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只有及早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方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后,社会反响巨大。一年多来,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持续高涨。这不仅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也体现在理论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中。结合一年多来的观察与思考,谈谈对新农村建设的四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马生 《今日浙江》2008,(20):18-18
近年来,湖州市从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创造性出发,突出抓好市校、军民、村企、省部四大共建,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社会的“大合唱”。市校“重唱”“三农”工作走在前列的湖州,新农村建设中碰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规划。2006年3月,浙江大学向浙江省领导提出,希望全面参与浙江新农村建设。得知这一讯息,湖州市立即抛出“绣球”,  相似文献   

19.
杜萍 《台声》2006,(7):32-35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迎来了新机遇。本刊记者杜萍以新农村建设为题采访了部分地区省市主要领导,请他们谈了本地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构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     
《中国妇运》2006,(7):28-29
新疆沙湾县妇联积极探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出“六进农家”活动;山东省日照市妇联“美在渔家”助推民俗旅游,帮助沿海妇女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