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双布拖鞋     
在外出差几天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好不容易挪到了家门口。称作“家”是我在心里一种温馨的叫法——我一个20来岁的女孩子,一个人租住在这幢小区的五楼,平时上下班就孤零零的,家中父母我没有接来,也还没有男朋友,怎么能叫做“家”呢?我摸出钥匙的那会儿,看见门口赫然摆着一双布拖鞋。我心惊了一下,莫不是有人进了我房间?我又仔细核对了一下门牌号,没错啊,我没有找错呀。用钥匙插进锁孔的刹那,隔壁家房门轻轻地开了,探出了个40多岁妇女的头:“姑娘,你回来了。我是你新搬来的邻居,你房门前的布拖鞋是我放的。”我惊疑不定地望着她。“…  相似文献   

2.
小屁孩原名叫刘帅,一岁半多点的时候,一个傍晚他在我的脚边玩积木,忽然就很响地放了一个屁,全家大笑,屁孩儿自己却莫名其妙地到处寻找自己的屁声,从那天起我叫他小屁孩儿。这一叫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3.
我念小学二年级那个夏天,有一堂劳动课放到故宫去上。进神武门朝东拐,进了一个大院子,叫什么宫我也不记得,反正是每人领到一把小铲子,蹲在地上,除去砖缝里的杂草。  相似文献   

4.
我算得是《战斗到明天》最早读者之一,约在1950年夏。初读的印象是一连串知识分子在战火中锻造的故事。读来饶有兴趣。但读完后又觉得书中缺少什么、我不懂小说规律,说不出道理,总觉得像一坛上好原料的葡萄洒,只是酿造期太短,饮后缺乏更多的回味。因此,我曾建议作者放一放陈一陈再发表,茅盾写序之后,小说很快就出版了,顿时成为青年读者喜爱的读物,没料到不久就撞上了批判。从此,接二连三的批判就伴随着作者坎坷的大半生。1958年,我在厦门前线遇到作者,他身背琵琶,骑一辆摩托自行车在前线采访,那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段,没想到…  相似文献   

5.
一只蟋蟀     
我哥小学五,六年级,我也就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几个一下课就钻进荒草园子里,我就伸个头看。他们每人都摆弄几只蟋蟀。平日里养在瓦罐里,只有决斗时,中间放一只空盘子,  相似文献   

6.
如果爱下去     
1. 苏默说:"冉冉,如若你真的不爱我,我会放你离开."苏默说话的时候我正在临摹一幅插画,是<幻城>里的释,漫天的樱花在他身后飞舞,我甚至看不清他的脸,可是那样浓厚的忧伤还是透过一层层的纸张,掠进了眼里.  相似文献   

7.
红豆     
二十岁的时候(距今五十年),当我住在海岛,忽然素素从新加坡寄来了一双红豆给我。 没有信儿,只附上一张字条写着: “澧兰更苦双红豆,日日相思未敢言”。 就因为这两句诗,让我情结万千,神魂颠倒,最后竟为她害起相思病来了。  相似文献   

8.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早晨,黑龙江兵团一师五团二连全连紧急集合,大家聚集在知青宿舍门前。指导员徐凤林一脸严肃,宣布:"箭东生自绝于人民,畏罪自杀,罪上加罪!"人上吊死了,还在团卫生队的马厩里没有"下挂",这里就开起了批判会。他那因愤怒而放着凶光的眼睛,令我不寒而栗。我的  相似文献   

10.
开春以来,我就盼望着兰花开放.寻找兰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大自然的树木萌发嫩绿的新芽,而且还可以享受山风的轻拂,悦耳的鸟鸣.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我希望碰碰运气,找到精品兰花.在一千多个兰花品种里,我最喜欢一茎多花的蕙兰.对于正月就放了的一茎一花的春兰,感觉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这一段时间我喜欢听的磁带是朋友买车时随车赠送的,里面有广告,但这里的歌我喜欢,《航行》、《马萨诸塞》、《斯卡布罗集市》什么的。卖车人一定考虑了买车一族人的年龄和喜好。我没有能力买车,但与这些人同龄,所以这盘带子很投我的喜好。我没有发烧音响,老式的录音机。有时候用复读机,听起来更是歪歪扭扭,不论是歌还是录音机都是发烧友嗤之以鼻的,最不能让他们容忍的是用复读机听歌,那简直该死。但我自己喜欢。放一个影碟也不错,电影音乐很亲近,也不看内容,它放它的,我做我的事情。《花样年华》、《走出非洲》、《星光伴我飞》。有一次听收…  相似文献   

12.
芝麻,Te amor!     
认识热带鱼是在一个飘着小雨的黄昏,网吧里烟雾缭绕,我的心也跟着很乱,打开QQ,陌生人里赫然有条大鱼在跳着,他发过来信息:"芝麻开门!"我想都没想,放他进来,从此他成为我的好友,那条大鱼一晚上都活跃地跳着,似乎不知疲倦,他兴奋地介绍自己,说我们本在一个城市,说远在加拿大的他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而我只敲上一句:"我失恋了,一无所有."大鱼不再那么活跃了,我猜他一定在想什么吧,我心烦得厉害,很快关机了.  相似文献   

13.
柔软的伤害     
一侄女小米期末考试在班级拔了头筹。作为奖励,放暑假后,哥哥带着她从乡下到城里来玩。小米的到来,让我的女儿豆豆高兴得不得了,她整天与小米形影不离,并时刻像个老师一样,告诉小米这个,又告诉小米那个,她恨不得一下子让小米融入这座陌生的城市。小米临走前一天,我给她买了一部手机作为礼物。第一次用手机,小米高兴  相似文献   

14.
双塔山遐思     
参观了避暑山庄和体格山后,了却了多年来想游承德的愿望,正准备打道回京,我的朋友侯凤歧却对我说:“你还没看双塔山呢,怎么算游了承德?”就这一句话,勾起了我无穷的游兴,叫我多呆了一天游双塔山。双塔山在承德市西南。公共汽车驶出市区不久,公路左侧的燕山山脉突然像一条苍劲的青龙昂起了头。不,是那起伏连绵的山岗上,兀地矗立起两个巨大的石柱。它们并排比肩,巍然屹立,像两座高高的石塔。那就是双塔山!石柱周身呈丹霞色,在辰阳的映照下放出烟语的红光,衬着远处深远莫测的蓝天、变化万千的白云,给人一种神秘的雄浑感。汽车…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边宽玉从兜内掏出8块一元钱的硬币,“唰”地一声撒在洁白的床罩上,说:“你看看这8块硬币是不是普通的硬币?”我拿起来一一察看,正是一元硬币。他又说:“请你把这8块硬币平分两份。”我当即分为两堆,每堆4块。他俯下身子伸出两只手,手掌向上平放在床罩上,说:“两个手掌各放4块硬币。”我放币后,他两个相距半米多远的手掌同时慢慢地握紧拳头,并让我的两只手分别按住他的两只手,让我说了个“过”字,这时,他伸开左手,手掌上有5块硬币,再看右手,只有3块硬币,我惊得目瞪口呆:他的两个手掌在床罩上始终没动一动…  相似文献   

16.
我上初中那时,喜欢上了《格林童话》丛书,并到了痴迷的地步。当时,那套丛书的定价还不到一元钱。不过要买下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父母微薄的工资早已被柴米油盐安排得所剩无几,哪里还有余钱去买一本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呢? 就在我无可奈何的时候,一天,当我放学回家时,我无意间看到了写字台上放着一把钥匙。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抽屉的钥匙正是放在写字台上的那一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一元的纸币。  相似文献   

17.
一个擦鞋工     
马德 《新青年》2006,(3):62
翰皇居是我们这座小城最大也是装饰最为考究的鞋店.两年前,我在这里买了一双新鞋,顺便想打理一下脚上的那双旧的,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大哥,我给你擦一擦吧.看他一脸的诚恳,我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开始爱你     
瀑瀑安 《新青年》2004,(12):17-19
1 秦城的短信总会在我刚刚爬上床,百无聊赖地翻开小说第七页的时候发过来.我知道他存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此时正光着脚,抽着烟,一改他上班时候的紧绷的表情,慵懒地靠在他的沙发上,会放一张CD,让屋子里浮动迷漫着音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还是一留学意大利的穷学生。因为穷,所以在意大利学习生活的前两年,我一直穿着从中国带去的一双军用布胶鞋。每当周末,我便闭门不出,第一件事便是洗我的军用布胶鞋,然后晒干准备下周上学穿。在家里自然是踏拖鞋。冬去春来,我在中国花8元钱买的军用布鞋终于不堪重负,右脚姆指探出头来,似乎想看着异国风景。这时我才决定买双新鞋。意大利的皮革制品是举世闻名的。我的同学说:“生活在意大利不穿意大利皮鞋那是‘坐在米堆吃粗糠’。”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早早地赶到住处附近的一个大集市。这之前我也跑了几家超市和小商店…  相似文献   

20.
花语     
花草懂语言. 两年前,朋友送我一盆君子兰草. 我对花草没研究,朋友说,君子兰观赏性强,好养,最适宜于室内放养,花草还可抗辐射,放电脑显示器旁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