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是对人的理解。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也极为重视人的发展,从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学思想的渊源、内容入手,进而阐述邓小平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贯彻的路向。  相似文献   

2.
刘建新 《理论探讨》2003,1(4):35-3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着眼于人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江泽民在最近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人"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学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唯物史观的哲学,是人学的哲学,是辩证法的哲学。本文从哲学发展观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解读了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与辩证法思想,以期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宝玉 《理论探索》2005,3(6):26-2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使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学者投身对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凭借丰硕的成果,促成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复兴。但是在复兴的背后,一直存在提升研究层次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近年来变得尤为迫切。陈新夏教授的《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于2013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标志这一问题的解决取得重大进展,对于学界30多年的人学探索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该书提出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维度,即科学维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科学的人学理论。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不断承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创新与发展了一套内容丰富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人学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谈邓小平的用人思想祝福恩,于丽邓小平用人思想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用人理论的最高成就。在世纪之交,在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用人思想,对于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政治坚定论邓小平用人思想是...  相似文献   

8.
王学乐 《学理论》2013,(10):14-15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从宏观和微观领域把握和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学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来说,十八大报告是一篇宏观的人学著作,它从尊重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贾建梅  李丽 《学理论》2010,(29):104-105
人学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毛泽东人学思想首先要研究它的理论来源,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不能凭空产生,一定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人学思想也是如此。基于此,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学说、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人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这三方面探讨其对毛泽东人学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质的生成性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和价值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价值取向、目标、主体观和方法的现代转换,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逐步过渡,不断践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4)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的问题成为时代主题之一,人的问题也是学术界进行理论探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这同样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极大兴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思想,人学思想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要先从其理论来源和早期发展状况来着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深层次的对马克思人学思想进行挖掘,对它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进行探讨,把它放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才能够真正得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精髓,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直接根源及理论创新汪向东生产力标准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核心,是否承认生产力为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是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一条分界线。1毛泽东在1945年4月明确...  相似文献   

13.
白虹 《学理论》2009,(27):102-103
托马斯·阿奎那以强调人的“全整性”为特色的人学思想是中世纪人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它反映了欧洲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潮流,不仅对后世人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而久远的影响,认识和理解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人的需要理论;二是人的本质理论;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前提、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对我们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史观之中的人学致思理路。在批判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从而确立了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是类存在物"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从"现实的个人"拓展到"人类社会",系统阐发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6.
李宁 《学理论》2014,(7):35-36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是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介绍,明确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觉的全面发展的状态,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当代中国的人学思潮是时代的产物人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外学者苦苦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代世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关于人的研究在我国成了无人问津的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理论界又几度开展了人的问题的研究。经过20多年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人学思潮。最初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集中讨论了人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农民价值观包含了农民利益观、农民生产力观、讲求实效观和共同富裕观等思想观点。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唯物史观和现代伦理观思想特点,其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0)
人的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始终,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学科。探析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向提供理论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0.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