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一位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的83岁老人,在中原省会郑州引发了一场滚热的爱心潮。这位老人拒绝乞讨,更不要他人的施舍。她不但用自己的双手养着患病的儿子,还收养了一个残疾孩子长达12年。三年来,无论冬夏寒暑,“气球奶奶”都会风雨无阻地出现在郑州的一家繁华商场门前。 “气球奶奶”的感人故事随着网络传遍了大江南北。老人自强自立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网友,有的网友甚至专程从外地赶到郑州,就为了亲手买一只老人的气球——  相似文献   

2.
这个家庭走了一个罪犯,来了一个警察小思琦住在北京市郊区一幢居民楼里,这个年仅11岁的孩子,今年刚好上小学五年级。在她刚满月的时候,爸爸就因为盗窃罪被判了刑,妈妈扔下她不知去向。她只有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腿脚也不太好。懂事的思琦心疼奶奶,也可怜自己,没有爸爸妈妈,就像没有阳光、没有月亮,日子过得很难。有一天晚上,思琦刚钻进被窝就听见有人敲门。奶奶刚打开门,便一阵哆嗦,手里端着的一只碗“砰”的一声掉到地上。“奶奶,您怎么了?”思琦慌慌张张地钻出被窝,跑到门口,这时,她也…  相似文献   

3.
接力     
2003年8月21日,新学期开学之际,永城市人大代表王则文,陈殿锋又各自从工资中拿出130元钱,送到侯岭乡任湖村贫困学生任小田的爷爷,奶奶手中。两位老人紧紧地拉着他们的手,老泪纵横。13岁的任小田也喃喃地说:“我又可以上学啦!我又可以上学啦!”在场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4.
冉燃 《中州统战》2001,(1):23-23
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是一个回民聚居镇。过去,该镇回汉族群众发生冲突多,一度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自 1996年至今,这里的回汉族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没有发生过一起矛盾冲突,“齐心思团结,共同求发展”的观念已在两族群众中扎根。每当说起这方面的变化,这里的回汉族群众无不由衷地说: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好书记——张守奎。 郭村镇有回族群众 29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7.5%。 1992年底,该镇发生一起回汉民械斗事件,造成 1名回族群众死亡。此后,回汉群众老死不相往来,一旦遇到某种诱因,械斗现象可能再次发生。张守奎认为…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寻乌县富寨村,人称“长寿村”。853人中70岁以上老人86个,其中无子无女12人,孤寡老人10人,每当人们由衷叹说“这里老人真有福”时,老人们都会说:“多亏我有一个孝顺‘女儿’李月娥呀。”富寨村没有养老院,乡政府、村委也没有指定李月娥照料老人;可是她却在37年中,精心照料过57位无子女或生活困难的老人。两年前,87岁的张兰把老人的丈夫去世了,她唯一的儿子也早在20年前为生产队筑河堤时淹死了。老人周子非常难过,李月娥便主动帮她拉柴洗衣,聊天拉家常,还两次把自己的‘党员困难户补助’送给老人治病。去年,春雨季节,…  相似文献   

6.
薛鹭是回族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她一直挂念着如何让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为少数民族群众多办实事。“现在的北村民族团结了,人心齐了,老少爷们都过上幸福生活了。”回族群众高兴地说,“这得感谢北村发展的‘引路人’——薛部长!”  相似文献   

7.
回族的婚俗     
长期与汉族人民杂散居住的回族人民,虽然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婚俗。比如回族男女结婚,不看属相,不算八字,不拜天地,不喝合卺酒等。 从民族传统习惯上讲,回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多是从提亲(说亲)开始的。回族子女到了婚嫁年龄时,父母就要考虑他(她)的婚事。当男方父母托媒人(一般都是自己的回族亲戚)提亲时,媒人往往义不容辞。因为按照回族的风俗,做媒人是一件好事。自己的女儿被人看中,父母感到脸上很光彩,所以当媒人在“主麻”日(星期五)到女方家提亲时,女方父母会热情接待。经过提亲交谈后…  相似文献   

8.
杨松 《人大论坛》2012,(9):34-34
作为义务图书管理员,作为金牌志愿调解员,作为学习班免费教员,她创办了社区图书馆,义务为大伙服务9年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她办起了老年人学习班,化解一次次纠纷矛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家住贵阳市南明区团坡桥小区的李彦华老人今年81岁,从贵钢集团退休后,李彦华已经在团坡桥社区居委会义务服务了9年,人们都亲切地称她“李奶奶”...  相似文献   

9.
这一天,是蓬莱市登州街道东关社区居民张仁老人的75岁生日。一大早,老人就念叨:“今天生日,吕书记又会给俺送生日蛋糕了。”正念叨着,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志玉提着一个大生日蛋糕,带着居委会干部登门给老人祝寿来了,张仁老人高兴地拉着吕志玉的手一个劲地夸居委会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吕志玉憨厚地笑笑:“干部就是大家的公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0.
《人事管理》2000,(10):20-21
在信访工作岗位上,没有鲜花簇拥的热烈,也没有英雄凯旋的辉煌,面对的只有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张张困惑的脸庞,平凡而又平淡。然而,高寿珠在信访战线上一干就是18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么多年来她为群众排解了多少烦恼,化解了多少矛盾:她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系起了条条“纽带”,架起了座座“心桥”,群众亲切地称她是“身边的吴天祥”、“我们的高大姐”。  相似文献   

11.
回族的语言     
我国回族基本上使用的是汉语。回族为什么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呢?这里有两个历史原因:其一,回族在全国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状况,常常与汉族杂居,即便是较集中的回族聚居区,也经常与汉族发生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因此,汉语便成了两族人民接触的桥梁。其二,回族宗教职业者在传播教义、教法时,用阿拉伯语讲经,一般回族听不懂,只好用汉语来解释。回族在语言文字上是否也有过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呢?有的。在回族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回族聚居地区的群众还广泛地使用一小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这是由  相似文献   

12.
在济南市槐荫区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年”活动走访中,76岁的朱兰英老人激动地说:“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帮着俺。”盲人韩义珍感激地说:“她像大姐似地帮着我。”她,就是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吴连荣。在近十年的居委会工作中,吴主任扎根社区,心系居民,履职尽责,有关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社区居民中传诵着。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1日,河北省放城县西丰屯乡双屯村87岁的老妪刘氏,由她的儿子刘洪义陪同,赶到乡敬老院里,将5000元现款交给了院长。刘氏一家并不富裕,全家七口人,只住着四间土房,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家人也没有一件高档的衣裳,生活十分俭朴。几年前,全家人承包了20白果园,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照料,到去年第一次收回成本、又净赚5000多无。不久前,一家人商量这钱怎么开销时、老人做主说:“就先给了敬老院吧,那些老人们比我们难。”当敬老院院长问她捐献的缘由和想法时,她说:“我是老人,我心里想的是老人,就用这些钱为老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4.
职责与谎言     
11时 40分,忙完手中的工作,铺开一张报纸,端起一杯晾好的香茶,我惬意地靠在沙发上等着到点下班。   “吱——”刑警大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不大的缝,一位农村老妇伸头向里观望,在我喊了声“请进”后,她才怯生生地进了屋。   “同志,俺想打听个事……”   “大娘,您有什么事坐下再说。”我客气地让座。   老人只坐上半个屁股,她上身前倾,双手放在两膝上,虽然面朝我,但目光没有和我对视,既像回话,又像自言自语地说:“俺打听个事,九月九那天,俺家老头上银行取钱,路上被两个小偷抢走了……”老人眼圈发红,…  相似文献   

15.
奶奶以70岁高龄,又重见天日——城里来的医生为她除去白内障眼疾,带来了光明。 当拆开眼睛上的绷带,奶奶睁开眼睛,看见为她治疗的医生时,口呼救苦救难的菩萨,就要给医生磕头,是医生拦住了她。奶奶喃喃地说:“我的心早死了,以为要瞎眼去见阎王爷,没想到我还有重见天日的时候,我的心又活了。”然后响亮地打几个“哈哈”,丢掉拐棍,也不  相似文献   

16.
少年献身者─学京剧的孩子黄文通过了严格而充满竞争的入学考试,12岁的刘佳春进入北京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开始了七年的学戏生涯,行当是“武丑”。佳春的奶奶是位退休的京剧名角,是她把佳春从两岁拉扯到大的。如今,老人想出所有办法,打算为孩子凑齐入学时第一期要交...  相似文献   

17.
自从她迈进居委会门槛的那天起,如同居委会门口的那块牌子一样,没有挪开半步。23个春夏秋冬,不图名,不为利,用她晚年的炽热,为辖区内的居民群众鞠躬尽瘁,写下了一首首感人的诗篇。她就是被居民们誉为“小街总理”的石家庄市新华区革新街居委会主任、74岁高龄的马玉琴。马玉琴原是石家庄市矿区商业局副局长,1972年离休后干起了居委会工作。23年来,她放弃了一个老人应得的晚年享乐,满负荷地为街坊群众奔波。她所在的居委会辖区有16条大街、8个胡同、9395户、35000口人,凡是涉及居民的事,不管份内份外她都要管。1993年12月,某一胡…  相似文献   

18.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海源社区“暖奶奶手工坊”里,有这样一群老奶奶们,时而穿针引线做手工、绣党旗,时而跳起舞蹈,时而齐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暖奶奶手工坊”是40余名社区60岁以上的“暖奶奶”们参与的“为老”志愿服务项目,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提供项目场所、工具、原料、技能培训和销售渠道,“暖奶奶”利用闲暇时间缝制棉衣棉被,由街道统一购买后免费送给养老院和困难群众,奶奶们缝制手工精细、衣物质量佳,受到了社区群众的喜爱,既贴补了奶奶们的家庭开销,又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9.
“奶奶:您在家火也吾烧(客家话意:煮饭),去到敬老院就快快烧了。”张王兰读高中的孙女对她这样说。张玉兰是粤东山区大埔县茶阳镇人,今年67岁,1996年5月,她从茶阳镇街道办退休后,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在家又没别的事忙,便想为社会为群众做些好事善事。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天坛有一“飞毽老人”老人,她叫刘新銮,今年65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女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毽子,竟使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在退休后成了受人关注的“名人”。刘新銮50多岁退休后,因多年工作和养育子女的辛劳,身体多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决定以踢毽健身。于是她拜“北京毽王”张德光先生为师,执着刻苦地学习和锻炼。一段时间后,她不仅练就了一身技艺,而且身体越来越健康,十几年没进过医院。现在她每天8点至11点在北京著名的游览区天坛公园里踢毽,许多导游带团前来参观,她的表演被称为“天坛一景”,外宾称这是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