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专家在医院做过两组调查。一组是在临危病房中,调查问题是,当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尽头时,会对家人嘱托些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要是我多赚十万块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级官就好了。”也没有人说:“好好照顾我的房子和车子。”大部分人都在说:“好好照顾你妈妈。”“好好照顾孩子们。”几乎没有人还在想钱,想到的都是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2.
说起我与《前进论坛》的情和缘,那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个遇然巧合。那天我去了医院门诊耳鼻喉科找李大夫就诊,就诊完后刚好看到李大夫的桌子上有一本杂志,经允许后我便翻阅了杂志,我被杂志里的内容所吸引,我问了李大夫:“这是你们党的刊物,你是农工党员?”李大夫点了一下头。  相似文献   

3.
从警校刚毕业,我便被分配到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下属的一个大队当内勤。来不及对这只有几个人的小队和条件简陋的环境发上一声叹息,就接到了上级的安排:由于全队民警要参加“节会安全”保卫活动,暂时不能回家,由我这惟一的一名女同志去照顾我们队长王辉因胆结石需要住院做手术的爱人。   临去医院帮忙之前,队上的同志便跟我开玩笑说:我们的王队长是出了名的“妻管严”。有时自己气不过和老婆一吵,到最后肯定是自己弄得鼻青脸肿。有一次,大家发现王队长来上班时脸破了,便问他是不是又同嫂子“战斗”过了。王队长总说:“没有,…  相似文献   

4.
高兴太早     
高兴太早一男青年将被征入伍,军队医院眼科医生给他做视力检查。青年边接受检查边表白自己是个近视眼。检查完毕,大夫说:“是的,你说得对,是近视眼。”青年听到这句话非常高兴:“尊敬的大夫,那么我可以免服兵役了?”大夫摇摇头说:“不……我写上了‘可参加肉搏战...  相似文献   

5.
198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北京后海边一个拾垃圾的老妇人,看到一个满头白发、隆鼻、深眼窝的外国老头时,立即走上前,“马大夫,马大夫,您看看我的手?”那个被称为马大夫的人,扶着她的手,戴上眼镜仔细地看了会儿,温和地说:“明天这个时候,你还在这里等我。”第二天老妇人如约而至,马大夫已经等在那里,他手里拿着药膏、纱布,还有一双手套,极其耐心地教老妇人如何涂药,如何用纱布包好,并嘱咐她一定要带手套。同年10月6日,马大夫去世的第三天,当他的家人准备去医院向遗体作最后的告别时,发现那位老太太跪在了家门口……为所有人看病,是马大夫坚守了一生的信念。马大夫的中文名是马海德,他的中国病人称他为“马大夫”,熟悉他的人叫他“马老”或是“老马”,  相似文献   

6.
峥嵘岁月在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2·28”起义被镇压后,我为避开国民党的搜捕,于1947年4月下旬改名,躲在船底到了上海。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在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党活动,1949年迎接了解放。50年前的那一段历程,正值新中国诞生前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时期,是我人生道路上大转折的峰峰岁月。正当“2·28”起义被镇压,我们的台湾自由报社被封,社长王添灯被捕,我也到处躲藏时,同村小伙伴约我一起到上海,找他父亲李伟光。我想,正可借此在上海观察全国局势和前途,考虑自己的出路,便欣然同行。到了上海就住在李伟光医院里。上海高楼大厦林立、商店里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7.
伤愈献方     
孔子的学生宰我出便齐国回来.拜见孔子时说:“梁丘据被毒蛇咬伤,一个月后,伤愈上朝。各位大夫都到他家作客,祝贺他伤愈,我也去了。许多大夫都又钻治蛇毒的药方。我对他们说:献方是为了治病,现在梁丘先生的病好了,而诸位先生又来献方,方有什么用呢?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时用它吗?大家坐着沉默大言。我的这些话怎么样?”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俗话说‘三折脆为良医’。梁丘先生被蛇咬伤,然后治愈。另。人被蛇咬,必然会问他是怎么治愈的,使用的是什么药方。诸位先生献方,都讲自己的方灵验,想卖出自己旬药方以治别人的病。梁…  相似文献   

8.
书记躲节·太太属牛及其他□方怀忠近与旧友相聚,闻一趣事:某书记每逢年节,便去家躲至机关吃住办公,并嘱其有属,日夜紧闭大门,有“来访”者只须隔相告“不在家”。如此,那些想利用之机送礼行贿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之目的者,便技穷了。于是,我便想起了一则古代笑话...  相似文献   

9.
我从警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青 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政保科工作。报 到那天,局长找我谈话时告诉我说:“小刘,你的科长姓朱,工作很认真也 很能干,你要好好向他学习……”谈 完话,我很快见到了我的第一位上级“朱科长”。科长热情地说:“欢迎年轻 人来我科工作,以后称我‘老朱’好 了。” 科长是一位部队转业干部,年轻 作比较轻松好干,科长则认为,政保 得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着,一群大夫一点的民警都称其为“朱科长”,年龄 工作是良心活,要干便有干不完的活。 在围着会诊。我和分局派去陪床的几稍大点的民…  相似文献   

10.
开心乐园     
一位遇车祸生命危在旦夕的人被抬进急救室,大夫将会怎样救治呢?No1王小丫:王小丫大夫冲进手术室,关切地问伤者:“你知道你伤在哪儿了吗?”病人吃力地摇摇头,王小丫接着说:“给你3个备选答案吧!A,肋骨断裂;B,胸腔大面积出血;C,颅内出血!”病人咬了咬牙,说:“A。”王小丫迷人一笑接着说:“你确定吗?你还可以打一个求助电话。”病人狂吐血道:“我要打给我父亲!”“那好,你们的交流时间只有30秒!”“爸,我不行了,快换医院!”N02李咏:李咏大夫冲进手术室,看了一下病情,说:“现在病人需要过(全体护士一起喊)幸运…  相似文献   

11.
会心茶座     
□尹玉生爱在心间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80多岁,是来给拇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我说,他原本应在一个小时后去找另外一位大夫拆线,但因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照顾一下。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正好我当时又有一点空闲时间,我就为老人拆起线来。在治疗过程中,我和老人攀谈了几句。我好奇地问:“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要在9点钟到康复室和我的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妻子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问道:“如果你去迟…  相似文献   

12.
一柳永是北宋词坛高手,武夷山是他的出生地。到武夷山不去见见柳永,肯定会留下遗憾。热情的东道主似乎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照顾到了,却没有安排去看看“柳永”。于是,在拜谒“朱熹”的路上,我和同行的唐瑜先生便匆匆拐了一个弯,来到了“柳永纪念馆”。这是一尊大理石雕像:风尘仆仆的柳永刚刚步出家门。柳永要去哪里?他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是曾自谓“流浪词人”吗?难道那尘世的风风雨雨并未使他疲惫,依然眷恋着家外的万千风景吗?二武夷山碧水丹山,人杰地灵,曾孕育生成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历代达官来这里印下过足迹,…  相似文献   

13.
5月10日,正在人们欢庆母亲节时,一个“攻读到博士学位却十年不与父母联系”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音讯,没有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没有寄过一封家书。实际上像这样“躲妈妈”的人绝非孤例,而是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4.
结婚取大号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老家有个传统,结婚时,必须取个大号。结婚取大号,大号取得越有气派越好。结婚时,同族人要贺喜,便以新郎的大号作成一副对子,这便是“贺号”。我结婚时忙来忙去把取大号这件事情忘到九霄云外。眼看婚期到了,村里的焱哥便问我大号取好了没有。这真让我这个还喝了几年墨水的人好为难。取什么大号呢?苦思冥想又因忙心不在焉。于是只好搁下来,说,到时再说。临“贺号”的那天.焱哥问我:“大号取好了么?”我“哎呀”一声,“没……没有呀!“那怎么办呢?”焱哥说。“不取不行吗?”’看你说到哪儿去了,谁…  相似文献   

15.
慢病成急症练功丢了命在偃师市化肥厂,一提起丈夫李铁成,冯粉菊便泪流满面。“当时我就说法轮功是迷信,那是诳人的,可人家就是不听,一直练功。”李铁成今年52岁,是化肥厂合成车间的负责人。老李平时肝不太好,自练上“法轮功”后,便与医院断了来往,为此,老伴冯粉菊没少跟他闹别扭。别看冯粉菊只是一个家庭妇女,可是对“法轮功”这一套压根儿就不信,她说:“都说练成佛升天哩,享福哩,谁看见了?”李铁成对老伴的唠叨很反感,干脆就不理她,整整一年时间,两人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到了今年5月,李铁成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16.
“眼科大夫来了!眼科大夫来了!”消息像电波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山村。不一会儿,老人、孩子、年轻人,就将新密市眼科医院的送医小分队团团围住,医护人员没有歇息,便拿起器械为大家诊治起来。乡亲们说,这是扶贫复明小分队第三次来这里义诊。 新密市眼科医院是全河南省最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是一名导演,我要拍一部原始森林夺宝的奇幻大片的话,我会把拍摄地选在尤溪“天下侠谷”;如果我是一名开明的父亲,我要把那温室里的“娇花朵”变成有侠气的汉子的话,我会把他丢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人生某个阶段我的生活受挫、或情感受挫、或事业受挫,我要把这“倒霉鬼”日子抛到九霄云外的话,我会偷偷躲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人生某个阶段我的生活受挫、或情感受挫、或事业受挫,我要把这“倒霉鬼”日子抛到九霄云外的话,我会偷偷躲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是不是没有见过世面?  相似文献   

18.
“丁一槌”是人们送给首都医学院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铭臣大夫的雅号。所谓“糙”就是神经科在为患者检查病情时,用来敲打身体有关部位,观察病人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情况的“叩诊桂”。而这把叩诊槌到了丁大夫手里却有“一根一个准,初诊便确诊”的神奇功能。难怪人们送他“丁一相”这个美称。丁大夫何时成了“丁~褪”他本人并不知道.当别人把这个雅号告诉他时,丁大夫只是微微一笑。“一担定音”对于拍卖而言,不过是做成了一笔买卖。而了大夫手中这一朝,不仅准确地“糙”出病情,为下一步的诊治赢得了时间,有时甚至关系到…  相似文献   

19.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80多岁,是来给拇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我说,他原本应在一个小时后去找另外一位大夫拆线,但因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照顾一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0月的一天,我搭李贵副部长的车回家。他对我说:你们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对咨询组的老同志一定要照顾好。因为这些人在1982年根据中央的政策精神被“一刀切”下来了,如果当时不下来,就可能享受副部级待遇。从他们个人角度讲是“吃亏”了,但这些同志顾全大局,没有任何怨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