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这样彻底地改变着中国,改变着每一名中国人的命运,改变着每一名中国人的生活。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就是这千千万万个因改革开放而受益的中国人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10年前我是怀着一颗迷茫而年轻的心踏上风雪动荡的俄罗斯的土地的话:那么,这一次,我是抱着轻松而成熟的心回到了骄阳下金顶灿烂的莫斯科的。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相好时热烈如情人般的迷恋,分手时冷淡似仇敌样的刻骨。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没有的一种情感,不管是分是合,人们血液里渗透着的那份似曾相识的熟悉和遥  相似文献   

3.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4.
遭遇警察     
俄罗斯警察在中国人眼里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我去俄罗斯之前,听了无数俄罗斯警察巧取豪夺仗势欺人的故事,我至今相信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但是,真实的故事也有可能给人造成一个不真实的印象.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100个人在莫斯科街头分别看见100个警察,他们都没有抢东西,也没有挥舞着棍棒殴打老人和妇女,晚上我们见面的时候就不会说:今天我见到的第一个警察没有抢东西,我见到的第二个警察没有抢东西……我见到的第100个警察没有抢东西.  相似文献   

5.
丝路之城     
《小康》2017,(28)
<正>今年夏日,一位在杂志社实习的小姑娘做了一场毕业旅行,她的目的地是我们的近邻俄罗斯。她从私人的视角,打量着、深入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她的眼中,俄罗斯这一横跨欧亚大陆的混血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着"战斗民族"的豪迈与诗歌芭蕾的柔情。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生活在俄罗斯的普通中国人的小故事也在她的笔下娓娓道来,这群中国人正在深切  相似文献   

6.
这件事发生在1995年的俄罗斯。在俄罗斯,有很多外国人为了多挣一些钱,去“练摊儿”。在“练摊儿”的大队人马中,有一个叫潘永琴的东北大娘,她是所有“练摊儿”人中年纪最长的中国人。俄罗斯的警察对“练摊儿”的(特别是中国人)非常严厉,总喜欢找各种理由罚款。每次警察来找麻烦后,那些“练摊儿”的中国人就聚在一起抱怨、发牢骚,甚至来了客人也懒得接待。潘永琴也常常被罚,但是她从来不会因为罚款的事情而失去笑容,也从来不跟别人掺在一起跟着抱怨,相反,她还劝那些同胞不要埋怨。别人都很不解,认为她有点古怪。星期三的下午,警察又找上了潘…  相似文献   

7.
三访海参崴     
1989年,我应邀列苏联远东大学执教,9月初抵达有远东明珠之称的海参崴。那时,这座军港城市刚对外国人开放,中国人几乎见不到。中苏两国人民隔离开近30年,如今见到中国人,他们感到新鲜而亲切。不仅州委书记接见过我,我还同几家大报记者座谈过多次。大概由于商店里日用品和食品日益匮乏,所以他们对中国  相似文献   

8.
利比亚战乱前夕,全世界的网民透过一名美国记者的近距离观察.在马耳他机场“目睹”了中国在利人员大撤离:排成一队的数百名中国人悄无声息地穿过机场免税区.没人朝货架上的奢侈品看上一眼,无不全神贯注地等待手持五星红旗的人举起手臂通知他们前进。那一刻,美国记者被中国人这种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所深深震撼——“我不知道心里是应该充满...  相似文献   

9.
西方有些人老是挥舞着一根“人权”的大棒来打我们。他们口口声声喊“人权”,好象唯独他们关心中国人做人的权利,真理全在他们手上;而我们中国人反倒不关心自己同胞做人的权利,尽管洋大人一再呼吁(实际是逼迫),仍然是冥顽不灵,真是愚昧之至了。 然而人们也不能不怀疑,这些洋大人究竟是不是真关心,又是怎样地关心我们中国人的做人的权利。因为我们记得很清楚,正是他们(也许是他们的父兄、祖父辈)到我  相似文献   

10.
面子的变迁     
中国人好面子,这是西方人近代最大的发现。好些晚清民国来华的洋鬼子,在想要写点什么描绘中国人的时候,十有八九都会提到这点。言外之意,他们这些西方人,就不那么好面子,好什么呢?实际的好处。鲁迅先生在说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一个晚清的掌故,洋人来争利益,争来争去,利益争到了,但出门的时候,中国人却让他们走偏门,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丢人的事,可是老外却欢天喜地地去了,毫不觉察。于是,中国人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其实,那时的中国人,还算朴实。如果好面子等于好虚荣的话,至少,他们还在乎虚荣,这虚荣里,多少还有道德感。谈判的时候争不过洋人,因为洋人背后实力太强,然后用事关面子的小动作,让洋人丢人,也算是在精神层面挽回了一点损失。但是,今天的国人,好面子的毛病依旧,但里面的道德感却已经不多了。当今的人们,一般来说有面子的事,是在消费上的奢侈。享用别人享受不了的好烟好酒,几十元一根的天价烟,几万元一瓶的拉非,显摆在人前。当然,用名牌包包,涂名牌化妆品,也算有面子。如果能开上豪车,招摇过市,在闹市里飙车,更能引来艳羡的目光。能办别人办不了的事,面子则更上层搂。别人办事要排队,我不用排,别人开车要遵守交规,我不用遵守。别人违规要挨罚,我走门子逃过去。别人办不下来的手续,我能办下来。同样的房子,别人要5万元一平米,我则5000元拿下来。这种行为,之所以有面子,是因为背后意味着办的人有不寻常的关系,或者本人就拥有很大的权势,让人不服不行。如果第一类的有面子,还只是因为有钱,而第二类的有面子,就多少意味着特权。特权这东西是个怪物,没有的时候,大家痛恨,有的时候,人人喜欢。其实痛恨之时,也带着暗恋,所以,没法不有面子。其实,更有面子的事,是有本事干违法的事,但却不被惩罚或者能减轻惩罚。犯了法,甚至杀了人,却不被判重刑,象征性服刑几年,就悄然或者昂然出来。通过非法手段,一口吞掉他人的产业,然后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也是可以大肆炫耀的有面子的事。比杀人都不大受惩处还大的有面子的事,是有本事捞人。就是可以把犯了重罪的人捞出来,重罪轻判。  相似文献   

11.
观点看法     
<正>中国人放着自个儿的节日不过,偏偏发神经的过起了洋人的圣诞。—有人表示中国人过那门子圣诞节?买房不是请客吃饭,要时刻警惕暴利苗头。—青岛某媒体刊登的楼盘广告上称。现在这社会,出力不挣钱,挣钱不出力,开商店不如干婚骗挣钱。  相似文献   

12.
虽然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早已降下帷幕,但我们在这一期里仍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我国奥运健儿的风采,因为奥运会引起的震动,至今仍强烈地冲击着中华大地。中国选手在比赛中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信与自豪。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奋起与追求。举国上下,在北京举办二○○○年奥运会的心愿,也随之变得更强烈,更迫切。北京的一位年轻人说:“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在高兴之余也有一份遗憾。对我们这  相似文献   

13.
六年前。那天是圣诞节,商店的橱窗玻璃上画着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有的商家门口还挂上了红灯笼,到处是喜庆和温暖。可是我没有,什么都没有。我瑟缩着臂膀走在寒风中,忽然摸到口袋里还有两元钱,于是我就去超市,想给自己买点东西充饥。  相似文献   

14.
远看保彤     
每次走近山西电视台气势恢宏的大演播厅,我都会生出这样的奇想:它就像一艘永不沉没的巨轮,承载着每一位要到达彼岸的旅客。他们站在甲板上看过了唱过了跳过了五彩缤纷过了,然后离开。仿佛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走。唯有在各个岗位上为这艘船能够正常运转的船员们依旧在忙碌着,唯有把握正确航线的船长,有些孤单地伫立在那里,紧盯着远方的行程,丝毫不敢松懈和大意。  相似文献   

15.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没有缓过劲来:社会混乱,经济滑坡,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差。然而,当人们去俄罗斯走一走,就会发现原来对它的印象是不准确的。走在俄罗斯大街上,可以看到,男人衣着考究,女人漂亮时髦,商店里食品丰富,宽敞的街道上跑着许多外国名牌新款汽车,俄罗斯人的腰包似乎在不经意间鼓了起来。俄罗斯人穷是老皇历前苏联时期,国家几乎包管百姓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等各种消费,价格低廉,人们衣食无忧。当时,卢布坚挺,1卢布一度可以兑换3美元。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全面私有化,商品价格飞涨,卢布价值一落千…  相似文献   

16.
我以前读不准俄罗斯海参崴的“崴”字,自以为是地念作“海参威”,觉着透出一股忧郁的蓝色气息。到了东北,才知道这原是一个极乡土气的地名。崴子,是山东话,意为水湾。海参崴,就是出产海参的湾子。在地图上,海参崴是个被圈在圆括号里的小名。那地方的大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多拗嘴的地名! 我们作为旅游者来到远东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轿车在细雨霏霏的街道上疾驶,观赏着异国的风光。俄罗斯女导游娜佳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张黑白  相似文献   

17.
近日,《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惟幕。赛场上,“窗帘夫妻”廖盛和刘晓晖被聚焦:“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我叫廖盛,来自山东临沂,是一名窗帘安装工。”“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是来自山东临沂的廖盛他媳妇,我叫刘晓晖,我从百人团里冲出来了。”赛场下,这对夫妻在山东临沂罗庄区开着一家窗帘店,每天与尺子打交道,跟布讨生活。对他们来说,比赛之后日子还像往常一样,做窗帘、读诗。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霸权不仅体现在航空母舰和美元上,更体现在话语上。他们说,他们是世界的主流,其他各国都不入流,甚至是歪门邪道。这种“西方中心论”十分强势.也的确唬住了一些人。中国人常纳闷,我们又没惹你美国,彼此又做着那么大的生意,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说穿了,原因就在这“主流”上。近读美国《国家利益》6月14日发表的题为《中国和美国:超级大国在亚洲一决雌雄》的文章,更明白了一点。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一个时期来,我总是在想两个问题:(一)民进党本来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偏说他们"非中国人"?(二)国共两党都认同中国,为何统合上仍存在那么多问题?如果说,民进党在认同上"有阴无晴",国民党又似乎是"有晴有阴"。这是为什么?下面我想就此谈几点想法和看法:(一)两岸政党,有三个"认同",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这三个认同,一是政治认同,二是民族认同,三是国家认  相似文献   

20.
我不知胡育光是否期待着见王祖光一面,总之他们是从不同的门进去和出来。两副铁镣在同一个空间里此起彼伏着,在过去时光的交杯碰盏中,不知他们是否都曾设想过今天的这一幕?此刻,王祖光就坐在胡育光刚刚离去的那个椅子里,也许胡育光的余温还在,可是,他好像没有任何耐心体量这渐渐逝去的温凉。他近乎恼怒而又暴躁地说,我现在就是想不通,中国的法律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么多冤枉的事情他们不查清楚,就这样可以判我死刑,我在香港绝对不可能的。我根本在之前一点都不知道。我是来玩来旅游的,过那个西双版纳大理来玩的,有个朋友托我带三部手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