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1年前的9月,是我父亲被害的日子,每当我思念父亲时,就不由地想起我敬爱的罗瑞卿伯伯。我父亲11年的冤案是在罗瑞卿伯伯的直接关怀下于1978年4月5日得到平反昭雪的,而就在四个月后,罗伯伯就不幸逝世了。1958年底,中央为加强地方医学院的党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2.
李向阳 《今日民族》2001,(11):30-32
2001年7月21日,不管我们怎么呼唤,父亲再也睁不开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名叫李长猛,1921年12月17日生于昭通市一个回族贫民家庭,在父亲的生卒日期中,我发现了三个基本数字:1、2、7,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生日:1921年12月17日,又是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卒日:2001年7月21日。这三个数字的组合也是党的生日:1921年7月1日,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巧合?几天来我一直若有所思。当党组织写出父亲的生平时,我心里不觉一动,1、2、7不正是父亲一生的总结吗?“1”是一心一意跟党走…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4.
陈清玲 《台声》2006,(12):60-61
童年时期我常怀着对故乡的憧憬。记得每当盛夏的夜晚,一家人在楼房的平台上纳凉时,我们姐妹总是嚷着要父亲讲述故乡的人和事。那时在我童稚的心里,无法懂得一湾浅浅的海峡,何以隔断两岸骨肉亲情的真实原因。每当我怀着好奇心问父亲:为何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回故乡去见自己的爷爷奶奶时,父亲总是一脸思乡的惆怅,回答的也只是一个孩子不能明白的原由。那时的我,只知道父亲是1946年作为台湾当时第一批公费生渡海来大陆浙江大学求学的,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我依稀的记忆中,父亲那时很少有欢声笑语,只知道任劳任怨埋头工作。尤其到了中秋佳节…  相似文献   

5.
文杰 《台声》2011,(7):46-47
4月6日7时02分,我的父亲文英离开了我们,父亲在病床上与疾病抗争了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永远地离开了他无比眷恋的这个世界。虽说我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但当我看到病房里的监护仪器上显示成一条直线时,我的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悲痛欲绝的我只能呆呆地站在病床前看着老父亲,  相似文献   

6.
候凤山,23岁,河北丰宁县人,现在北京青竹搬家公司做搬运工。 我第一次出来打工是在1996年9月,那时我19岁。刚从丰宁县高中毕业,在家帮父亲种田。一个包工头到我家,问我愿不愿到北京干活,做架子工。我不知道什么是“架子工”,他说就是围着大楼搭架子,跟你家盖房差不多。我心想这活儿还好干,就答应了。 第一次到北京,看着一切都新鲜。遍地的高楼大厦、立交桥、车流、广告牌……这里是和家乡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刚下车时,我紧紧跟在别人身后,生怕走丢了,丢了怎么办呐。 刚开始干活时我做小工,干活的累就别提了,铁管…  相似文献   

7.
小美 《协商论坛》2008,(12):60-60
自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待母亲碗里的饭快没了时,父亲会轻声说一句:“还有饭呢,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吃饱了,父亲就说:“那就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父亲拿起汤勺,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安然接受。  相似文献   

8.
“我可有了‘腿’了” 通州镇残疾人孟金良因病卧床30多年,他全家4口人。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母亲是精神病患者,妹妹还在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父亲  相似文献   

9.
丹麦春卷大王范岁九祝裕范岁久先生在工厂。年过八旬的丹麦著名华人实业家、闻名于世界的“春卷大王”范岁九先生于1993年10月来华访问时,笔者拜访了这位健谈的老人。范老首先谈到了他只身闯丹麦的初衷:“我的父亲是律师兼小企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父亲希望我学...  相似文献   

10.
1956年10月18日,80高龄的父亲与世长辞了。他毕生追求真理、矢志革命,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深受熟悉他的同志和朋友的敬慕和爱戴,更令我们后辈引以自豪的是自父亲走上革命道路接触中国共产党人以来,同共产党真诚合作,毕其一生身体力行,同共产党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5年前父亲逝世时,党和政府为他举行高规格的葬礼;彭泽民的灵堂设在中山公园的中山堂内,开放三天让北京各界人士前往吊唁,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送了花圈,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亲来向遗体告别,周恩来率2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公祭仪式,其中中…  相似文献   

11.
国闯 《人大建设》2005,(3):56-56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2003年11月,我父亲突发急病去世。在清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张借款条,是邻村王某欠我父亲1万元钱.借款到期2004年10月1日.并由我村村民陈某作担保人。借款期限届满后,当我向王某和陈某要钱时,他们不是说钱已还给我父亲,就是说我父亲已去世,我没有权利向他们要钱。请问,债权人死亡,继承人能否代替债权人行使债权?  相似文献   

12.
想起了父亲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伴我度过了这个炎炎夏日的多个夜晚。说实话,五种类型的唱法一场场赛下来,没有记住多少歌曲和歌手,唯一让我动情的是民族唱法选手刘和刚和他演唱的一曲《父亲》,让我记住了他和《父亲》这首歌,他也将这首参赛歌曲作为了决赛歌曲,压了历时三个月“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大轴,最终获得了民族唱法金奖。一句“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只能来世再见的老父亲.一任泪水滚滚……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看到家里挂着的一张旧照片 ,不禁回忆起往事。记得那是1956年父亲带领广西民族参观团参加国庆典礼和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 ,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当毛泽东主席和父亲握手时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父亲是生长在边远山区的壮族贫苦农民家庭。十几岁时就参加了韦拔群同志领导的右江农民运动 ,1929年又参加了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他经历了艰难而复杂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个革命战争时期。他常用革命斗争的历史来教育子孙。腥风血雨一劲松1930…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前往河北平山西柏坡。毛泽东来到西柏坡不几天,工作人员就提出要组织一个舞会,想借这个机会,见一见首长们,和首长们在一起娱乐娱乐。办公处同意了。过去在延安时,差不多每个星期六都组织舞会。舞会的时间定下来以后,有关人员就开始选择场地。经过比较,场地确定在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的住房门前。这里原来是打谷场,比较宽敞。警卫排排长阎长林特地向毛泽东报告说:“今天晚上要组织一个舞会,大家都希望主席也参加。”我也在旁表示赞同,因为当时我刚学会跳舞不久,又正在和带毛泽东小女儿李讷的阿姨…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4,(2):69-69
我父亲在2013年6月时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经过手术以及两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去世了。交警认定肇事司机负全责,但对方拒不支付任何费用。现在我想提出诉讼,请问我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哪些赔偿资硪?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18年,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思,身为女儿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因为看到父亲的付出是对北京发展有意义的,才使得我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我的父亲林海涵,1995年加入北京市政协,是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共履职18年。父亲在2012年末退任后,任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高级顾问。父亲初当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我们三姐妹,当时刚刚入读香港大学的我对"政协"还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形象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高大的,尤其是父亲帽子上的红五星和衣领上的红领章总使我感到非常骄傲。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现已离休在家安度晚年,但是,在我的心里,父亲戎马一生的高大形象始终没有改变。由于抗洪形势严峻,工作繁忙。我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老人家了,上个星期天我抽空去军队干休所看望父亲。一见到父亲,我就把了解到的抗洪形势向他宣传了一遍。我滔滔不绝地告诉父亲荆江防洪如何险恶;嘉鱼县牌洲湾溃口;枝江市江堤出现61处险情;解放军官兵和当地群众一起严防死守长江大堤……父亲静静地听着我的叙述。待我停住嘴,仔细观察着父亲的反应时,我发现父亲的脸上露出了严肃中  相似文献   

18.
警官信箱     
主持人 杨奉逍 法律服务热线:( 0371) 5991155转 22227我们的婚姻合法吗? 编辑同志:   1997年 7月,我高考落榜回家务农。一次到县城姑姑家探亲,经姑姑介绍认识严姑娘的父亲,经几次接触,严的父亲对我印象很好,便与我的姑姑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让我到严家做女婿,严家负责给我找工作、迁移户口。此后,姑姑便给我做工作,并说严姑娘人挺老实,就是有点憨,脑子从小受了点刺激,不爱讲话,除此之外都挺不错,还吹嘘严的父亲有权势,可以转城市户口并安排工作。我听后有点心动,便决定与严某见面。当时看到严某除了不爱讲话、表情…  相似文献   

19.
忌日的怀念     
2000年 12月 18日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忌日,特写以下文字,作为对父亲的纪念和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安慰。   我的父亲田海顺,河南偃师市前杜楼村人,黄埔军校一分校第 17期学员, 1987年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   父亲于 1920年 4月 29日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尽管很穷,爷爷还是想办法供父亲上学。父亲上完中学,正赶上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疯狂入侵,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大批热血男儿投笔从戎。父亲也义无反顾地投考了黄埔军校,立志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军人,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20.
汪宇辉 《台声》2014,(9):78-78
6月28日清晨6时30分,父亲因病在宁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因在美国求学没能在最后时刻陪伴在父亲身边,心中万分遗憾而愧疚。这篇短文在父亲去世时匆忙写就,虽然粗陋,却也是我对心中的父亲发自内心的追忆。我的父亲汪晓阳,祖籍台湾苗栗。1954年2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在这个国防工业重镇,父亲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1970年,16岁的父亲进入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劳动,后进入湖南大庸3028厂工作。1973年,经过推荐和选拔,父亲成了工农兵学员,进入南京航空学员飞机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南航无人机所、基础部、五系、绘图中心等部门任职,主要担负无人机工艺和标准化工作研究,曾任南航无人机研究院可靠性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