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晨上班的时候,在那个固定的路口,差不多都会遇见她。她有着一对澄碧而又似乎总是蓄着淡淡忧伤的水眸,是心有灵犀吧,不管路口的行人多么多,它都能和我的眼睛准确地碰撞到一起。 我喜欢看她的眼睛,喜欢它里面透着的那股淡淡的哀愁。在相触的瞬间,我觉得它们像雾一样消退了,代之的是一抹火星般闪现的光亮,迅疾而又真实。  相似文献   

2.
刘晓平  刘立 《求索》2010,(6):207-208,7
郭沫若的诗《炉中煤》人们都很熟悉。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喻为火炉中燃烧着的煤,把祖国比喻为"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他在《创造十年》中又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种比喻,有些人会觉得不伦不类,因为一般人常把祖国比喻为"母亲",比为"爱人"似乎不严肃。但在郭沫若却是郑重的,毫无轻佻之意。这是由他的女性意识决定的。这里要谈的就是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台北好时光     
仿佛还是在昨天,飞机刚刚降落在桃园机场。我们18名大陆交换生怀着一颗欣喜又好奇的心,满载着憧憬来到台湾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直到现在,每当回想起刚下飞机时的场景,我似乎还能感受到那迎面而来的热气提醒着我"你真的来到了台湾!"从开始的憧憬、好奇到后来的熟悉、习惯,我对台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你真正的踏上这片土地,融入这里的生活,才会真  相似文献   

4.
<正> 去菜场的路上,总是要穿过一个服装市场,每每路过服装市场的时候,总会看见有那么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女孩,守着一个店铺,在那一群叉着腰,抹着红嘴唇的人群中,她是那么的清纯、秀丽。她很少把眼光停留在顾客的身上,只是经常捧着一本书,很专注。那日又穿过那里,一条蓝色底白色小花的连衣裙进入了我的视野。这条连衣裙就犹如她的人一样,清清爽爽,与众不同。禁不住这美丽的诱惑,我走上前去,那女孩依然把头埋在书堆里,我想问她点什么又不好意思打找她,只有静静地注视着她。也  相似文献   

5.
“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这句雅趣横生又极富上进激情的流行语,成了当今许多职场人士的座右铭。学习与工作,二者互为前提又互相转化,你化我我化你,像鱼和水一样亲密无间,像恋人一样倾心相印,像挚友一样鼎立互助。但细品起来这“两化”中的关键词还是“学习”,是更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说明,学习理念正在日益深化,学习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人们学习自觉性的大大提高,标志着我们已经开始步入十分可喜的学习时代。  相似文献   

6.
我上班来,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又有序的工作。正当我接电话时,突然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大娘向我走来,边走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来,当走近我时,她把这纸包放在我的手里,说:“这是给你送来的。”说完,她转身就走了。我接完电话,打开纸包一看,不觉吃了一惊!这纸包里包着6颗葫芦籽,我抬头看大娘远去的背影,心里惦量着这纸包儿的分量。6颗葫芦籽虽然很轻很轻,但我感到它的分量很重很重……那是1995年4月,我在民政局救济科接待了一位穿着破旧衣服。满脸泥土的老大娘,她叫朱福荣,已是七旬高龄的老人,是个救济户,…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脚奶奶去了,走完了她的一生。奶奶不会知道还有那么多人在想念着她,想着她的好。奶奶的小脚,像老黄历一样翻去,也许是中国最后一批小脚女人。而我,却沉浸于记忆的碎片中……  相似文献   

8.
刚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广西玉林市社会福利院护理班班长陈惠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十分平凡的事情,但她像慈母一样,用爱心抚平孤儿残缺的心灵;她像亲生女儿一样,用爱心扬起老人们生活的风帆;她用无私的爱心编织着一幅幅亮丽的风景·"··"我不后悔,能让每一个残疾孩子享受到社会的爱心,再累再苦又算得了什么呢?"1976年,当26岁的陈惠新带着憧憬,带着理想,兴高采烈地走进玉林市社会福利院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孤儿们歇斯底里的哭声和几乎让人窒息的满地大小便的恶臭"我不在这儿干了l"望着眼前的一切,陈惠新不禁倒吸f一…  相似文献   

9.
她,像一朵初开的水仙花,既娇美温顺,又活泼可爱。当时,有许多小伙子追求她,我也是。然而,自卑和懦弱总在煎熬着那份情感,逼迫我时常躲避她,因为那时我家里很穷,父亲又被打成“右派”。所以,我只能做着无望的期待,内心幻想“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温馨。 也许是老天有眼,也许是情缘作怪,她却偏偏看上了我这个穷小子,理由很简单:老实、善良、有志向。我想,这是她刻意留下的一种借口,这种借口让  相似文献   

10.
更名启示     
徐颖 《辽宁人大》2006,(1):48-48
我是2004年转业到人大工作的一名机关干部。习惯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旅生活,初到地方,一切对我来说既陌生又新鲜。记得刚来的那段日子,由于业务不熟悉,我非常痛苦。忽然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得到一本刚刚出版的《辽宁人大建设》。吮吸着它的墨香,游览着琳琅满目的特色专栏,我立刻喜欢上了这份杂志。每到新刊出版时,我都像一个新郎热切地等待他的新娘一样,渴盼着一睹它的芳姿。一年来,《辽宁人大建设》已成为我的一块精神家园。我徜徉在这块丰泽的田园里,尽情地沐浴着思想的阳光,吸吮着知识的甘露。  相似文献   

11.
语丝     
梦卿 《协商论坛》2006,(9):63-63
玛克辛·汤普森是我童年伙伴中最受欢迎的讲故事高手。3年前我打电话给她,她给我讲述了钥匙花的故事。这个传说是她儿时听母亲讲的。很久以前,一个牧羊人在山上放羊,忽然发现脚下的草丛中开着一朵奇怪的花,花朵的形状就像钥匙一样。他摘起花别在扣眼里,整整一个上午沉浸在花儿的芬芳中。下午他赶着羊群去另一座小山,在山坡上,他看到一扇以前从未见过的石门。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迷了路,但是环顾四周,依然是那熟悉的山谷,他以前经常赶着羊群在这里吃草。他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然后他发现门上有个小小的钥匙孔,便想用钥匙花碰碰运气。花儿插进…  相似文献   

12.
麦卡勒斯又回来了。当我们还能忆起那部经典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时,我们又沉迷于她更多的文字。这位著名的美国南方女作家,离开这个世界近40年了。 1967年,50岁的她,因为风湿、瘫痪、肺炎、心脏病、乳癌……年复一年的折磨,在医院昏迷了45天后死去,像她笔下的人物一样,她曾同一个男人结婚,离婚,又结婚。他不但对她不忠,还偷她的钱。她说:“我成为了自己笔下的角色。”她笔下的角色无一例处地都过着不快乐的生活。她不像张爱玲,可以造出一座沦陷之城,成全一对再庸常不过的男女。她也给她的主人公以希望,但那希望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2日,记者在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见到教师蒙晓梅时,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备课、和团队的老师们讨论贫困学生的学习情况、资助帮扶情况。9月19日,蒙晓梅刚从北京领回第七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奖牌。"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有没有想过离开?"一见到蒙晓梅,记者就抛出了心中的疑问。她眼神清澈,目光笃定地告诉记者,"山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从未想过离开。"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13,(6):10-13
她经济上不宽裕,却拥有繁星般高远璀璨的梦想;她像水一般包容着所有和她的梦想相关的人与事,却又如火一样燃烧着自己,用炙热的温度熨烫着"责任"两个字;她是独行者,无怨无悔地前行,但回首来时路,不知不觉众人已经温暖地陪伴了她许久。这就是陈宜安,她用她的热情与坚忍,折射出人生七彩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师生情缘     
年初一清晨,电话铃声把农工党张家港市委会秘书长刘品贤从睡梦中惊醒,话筒里传来熟悉的声音:“老师,新年快乐!”从上个世纪的1994年到现在的2004年,整整十年中的教师节、大年初一,刘品贤都能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虽然刘品贤离开讲台已经八个年头,每当她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心里还是那样激动万分、心潮还是那样澎湃不已,她的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十年之前……那是刘品贤所带的最后一届的一个学生,他的名字叫陆德华,圆圆的脸,大大的眼中常含着一丝忧郁,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显得很腼腆,他喜欢独处,在热闹处很难找到他。翻开他的学籍卡,刘品贤的双眼湿润…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台声》2008,(5):62-64
多年前,在朋友的聚会上,曾经见到李度,当时并未多谈,只是很随意的聊了一些她唱过的那些歌。前段时间,又听到李度久违的声音,一曲《倾城》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我和她聊音乐时的情景。初春的北京,和李度坐在咖啡馆。她说很喜欢北京这座城市,尽管早已不是第一次来,但每一次来到这里总能让她有惊喜之处,在她心中北京和台北一样都是她最爱的地方。 说起李度,很多人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明天我要嫁给你》、《难以抗拒》、《爱一个人恨一个人》、《为爱犯了罪》,人们记住了她唱过的这些歌,却忘记了她的名字。李度笑称,唱了20年更愿意听者记得她唱过的这些歌,而不是把她当成明星只记得名字。李度是一个率真的人,如她的歌一样。记得多年前朋友曾说,听李度的歌,像是一个陪自己坐在床边的朋友。当软弱的时候,她的歌劝自己;糊涂的时候,她的歌骂自己;哭泣的时候,她的歌疼自己;再度找到幸福的时候,她的歌温暖自己。  相似文献   

17.
生动的重复     
正一位同事抱怨说:"咱们这工作可真是太单调了,三年送一届学生。一轮一轮地重复,教材熟得都倒背如流了。以后的日子,我就得三年三年地重复着过,想想都觉得没意思。"听完她的话,一位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同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觉得单调。每一届的学生都不一样,教学过程也是丰富多变的。即使是重复曾经的教材,整个过程却完全不一样,感受也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生动的重复,你因为熟悉才有底气,还能在此基础上富有创  相似文献   

18.
积雪草 《乡音》2012,(4):50+22
她的母亲有一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小小的长方形,有一本书那么大小,上面像浮雕一样凸起层层的花饰纹路,深紫红的颜色,哑光的漆面,看上去古色古香,精巧雅致。母亲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只首饰盒,把它藏在家里柜子的最底层,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从她记事  相似文献   

19.
在济南市槐荫区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年”活动走访中,76岁的朱兰英老人激动地说:“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帮着俺。”盲人韩义珍感激地说:“她像大姐似地帮着我。”她,就是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吴连荣。在近十年的居委会工作中,吴主任扎根社区,心系居民,履职尽责,有关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社区居民中传诵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2,(19):42-42
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像我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很多。——周标亮她曾经是一名贫困农家的失学女童,在邓小平同志的资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的怀抱。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放弃了到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培养她的母校,执起教鞭延续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