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请求时效包括并联之诉的请求时效和单独之诉的请求时效两种。对于并联之诉的请求时效,《国家赔偿法》并未明确规定,而是由司法解释进行了补充。对于单独之诉的请求时效,《国家赔偿法》规定为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的两年,这一规定既缺少明确的确认程序的配合,又不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相关规定的惯例,过于笼统。确认违法之日起算请求时效的规定方式反映了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过于考虑国家权力的自主性,部分牺牲了赔偿请求人申请国家的易操作性,从而成为赔偿请求人难以获得国家赔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增强贯彻实施《国家赔偿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国家赔偿法》将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认真贯彻《国家赔偿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赔偿法》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宪法的民主精神和对公民及社会组织人身权、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04,(6):39
颁布实施了10年的《国家赔偿法》目前已列入全国人大法律修改规划。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介绍,从1995年1月1日国家赔偿法实施至2003 年年底,全国法院共受理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案件以及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依法审理的国家赔偿案件共15867件, 审结15315件,其中决定赔偿的案件5442 件,占全部受理案件的1/3。但同时,《国家赔偿法》实施10年来也暴露了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对国家赔偿该确认的不确认、该赔的不赔、该执行的不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国家法治环境尚不完善,公民、法人及赔偿义务机关法治意识不高等原因外,国家赔偿法本身的缺陷是直  相似文献   

4.
赔偿案件之少,赔偿数额之低,获赔之困难,已经让不少人对国家赔偿法这部法律失去了信心。有人戏称,“国家赔偿法成了‘国家不赔偿法’”。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国家赔偿法列入本届人大常委会的修改计划。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法》开辟了国家救济的新途径,对国家行政机关违法行使权力设置了有效制约机制。本文对审判实践中涉及《国家赔偿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重阐述了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原则、范围及确认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赔偿与公安执法胡仕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公安机关依...  相似文献   

7.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特征,将所有国家机关都纳入了法律责任体系,同时是落实《宪法》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生活日趋法律化、国际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颁布的《国家赔偿法》存在的缺陷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国家赔偿范围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9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答: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赔偿费用由赔偿义务机关向财政部门申请支付,财政部门收到支付申请后依法支付;并规定,赔偿费用预算与支付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1995年1月公布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规定,国家赔偿费用先由赔偿义务机关支付,再由财政部门拨付给赔偿义务机关,与修正后的国家赔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9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赔偿是以国家为赔偿主体的侵权损害赔偿。或者说,凡是以国库收入或国家财产所进行的赔偿均称为国家赔偿。”国家赔偿制度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又是《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理应有所作为。目前,我国国家赔偿立法还不够完善,检察机关在赔偿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虽然在施行之初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利,但现在的不完善已经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就不能很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甚至影响当事人合法权利的正确行使。本文对国家赔偿法划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部分,并对它们的现状作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该法结束了国家侵权完全免责的历史,成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上的一座丰碑。但十年来的国家赔偿实践,使我们对国家赔偿有了一个全新审视的基础,其中关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是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将间接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从立法目的、赔偿性质和主权在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通知国办发[1994]106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保证国家赔偿法全面...  相似文献   

15.
陈明 《民主与法制》2008,(10):43-43
1994年出台的《国家赔偿法》,曾被坊间称为“人权法”,并被视为民主法治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然而该法实施十多年来,社会质疑始终不断。近期,有关课题组的调查就指出:“该法实施十多年来,法院受理和处理的国家赔偿案件少得可怜,当事人提出赔偿少得可怜,实际获得赔偿金额少得可怜。”其调查结论是:“《国家赔偿法》是实施效果较差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16.
凡夫 《人权》2004,(6):33-35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下 称《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 中国国家赔偿制度基本建立。10年来,国家赔偿制度在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行政、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 正司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是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对国家侵权行为中职务侵权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作出的规定。而国家赔偿法正是以宪法和民法通则为依据制定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08,(11):4-4
据长江商报10月16日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会议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10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国家赔偿法》由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于次年的10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相似文献   

19.
试析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制度是一项较年轻的法律制度,自1873年2月8日法国发生的布朗戈案件作为世界上第一例国家赔偿案件以来,仅125年历史。我国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0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12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2月15日起施行。自治区主席咸辉2020年1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