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用品“赤膊”出售 一位朋友在德国科隆考察后,准备买几件衬衫回国后送亲友。他很快就选好了三件。可是,当他付完款时,营业小姐交给他的却是没有任何包装的“赤膊”衬衫。当他索要包装袋的时候,那小姐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您再付两份钱!一份是包装袋的钱,一份是等价的袋子的垃圾处理费。”  相似文献   

2.
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带着自己刚刚怀孕的妻子上一家著名的孕妇装专卖店买衣服,女服务员很热情地迎上来,但刚一张口就把买卖给“喊”黄了:“先生,您给小姐买点什么 ?”“小姐”立即黑下脸来:“你才是小姐呢 !”说完,拉着丈夫扭头而去。现如今,“小姐”在京城渐成一个遭人讨厌的称呼。   《现代汉语词典》对“小姐”的解释是“对年轻女子的尊称”,但是一种逐渐蔓延并形成势力的社会心理已把“小姐”定义为是对女人的“蔑称”。记者在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新浪网上搜索了一下标题中包含“小姐”的新闻,符合条件的 483条新闻中,近一半…  相似文献   

3.
按摩女阿英     
汪波 《新东方》2000,(4):29-29
在东北一月多,业务没谈成,却认识了阿英。阿英二十六七岁,很白净,轻声细气,说话很好听。阿英是个按摩女。她话不多,但长时间地沉默会让她难受,于是我知道了她一点点情况。与大多女孩不同,她说话从不重复,只有这几句说过两次:钱越来越难挣,人越来越难伺候,男人把小姐教得越来越贱,小姐把男人宠得越来越坏,这碗饭也是吃到头了。有一次我开玩笑:“你怎么从不说男人的坏话?”可最后一次去桑拿我问她手臂上一块青紫哪来的,就听到她骂:“你们男人都是猪!”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结巴医生问:“你总是结巴吗?”“不,只是说话的时候!”看戏事情发生在刷院里。一位先生气愤地对身后边的一对叽叽喳喳的情人说:“我想看戏,你们不反对吧?”一位小姐答道:“我们非常支持你,但你看错了方向。”钳打丈夫丈夫又是一夜未归,妻子再也无法容忍...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你好。一位私营企业老板前些天向我叹苦说:“如今的员工不好管,个个跟钱过不去,再多的钱他们也没满足感。”我问他为何发出如此感叹,他向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企业订单交货期很急,我让员工每天加班8小时,并给予3倍的加班工资,可员工们不仅不肯干,并向有关部门告状。你看看,这些员工真不知好歹!人们常说,员工要把企业当家,要爱厂如家,这些员工根本就不把企业当家看!”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妙答解尴尬有一次,一位著名作家应邀赴宴。休息时,他对一位夫人说:“你太漂亮了,夫人。”不料那位夫人却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你。”头脑机敏、言辞犀利的作家笑着说:“没关系,你也可以和我一样说假话。”失言某君赴宴迟到,匆忙入席后,一见烤乳猪就在面前,便很高兴地说:“还算好,我坐在乳猪旁边。”话刚出口,才发现身旁一位胖女士怒目而视他急忙赔着笑脸说:“对不起,我是说那只烧好了的。”说话的方式严厉的陆战队队长接到消息,说他一个下属的父亲去世了。点名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嗨,阿史你父亲死了。”…  相似文献   

7.
甲:我想,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个较为通用的称呼,以便于对话联系。本来,“同志”一词是通用的称呼,但现在好像不大用了。有一次我到邮局取汇款,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正在和同事聊天,我叫了她两次“同志”,她回过头来拿了我的汇款单一看,就说汇款还没到,过几天再来。我想,汇款没到,我怎么会收到汇款单?但邮局是垄断行业,营业员说汇款没到,你还能怎么样?想必是那两声“同志”使她不高兴了,所以叫你再跑一趟。 乙:对年轻的女营业员,你应该称呼“小姐”。 甲:“小姐”这个称呼现在的确相当通行,但如果碰上四十多岁的女营业员,…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教师要成为善问的“智者”,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一)曲问。所谓“曲问”,是指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儿,从问题的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在讲“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切身体验,我没有从正面直接就事论事,而是转弯抹角这样发问:“同学们,当你买好了商品即将离去时,老板还要你多付两角钱的成交费,你付不付?”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有悻常理…  相似文献   

9.
开心乐园     
山姆为朋友保尔演奏钢琴。“我弹得怎么样?”山姆问道。“你应该上收音机里弹奏。”保尔答道。“你是说我弹得有那么好吗?”“不是。”保尔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在收音机里,我就可以把它关掉。”把它关掉蜈蚣先生向蚯蚓小姐求爱,不料后者却犹豫不决。蜈蚣:“你看你胖得一点儿体形都没有,还挑三拣四呀!”蚯蚓小姐:“……我不会做家务。”蜈蚣:“婚后什么活儿也不用你干,你看,我这100多条腿,勤快着呢!”蚯蚓小姐:“问题也在于此,我妈说,姑娘总得给恋人织条毛裤才好!”难题父亲把五岁的儿子抱在膝上,全神贯注地观看篮球赛。孩子看到运动员们…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偕高雄四川同乡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舒德忠先生,飞澳洲悉尼市参加我曾资助留学的王劲松先生开业典礼。逗留期间,能有幸与一批海外华人责英相应酬。餐叙闲聊中,有位知名民运人士突然问我对“台独”的看法如何?坐在我右侧的是位报社社长,他先接口替我回答说:“‘杨先生是位坚决反对‘台独’的人士。我一看在座20多人中,有大陆去的,也有台湾去的,里面有没有“台独”分子、谁是“台独”分子?我并不清楚。于是,我就加以补充说道:“承社长先生抬爱,把我说成坚决的反独人士,但我要声明,台湾宣布独立,定会引发两岸情势紧张…  相似文献   

12.
刘建国 《台声》2001,(10):25-26
青岛的“海尔”、“青啤”在祖国大陆是响当当的名牌,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享有美誉。可是,在台湾了解认识它们的却还不是很多。“海尔”、“青啤”的产品至今还未登陆台湾岛,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久前,台湾年代新闻台拍摄题为“中国一百强”的电视系列片,第一站便选择了青岛,确定拍摄“海尔”和“青啤”。“功课”做得细 7月16日,我们去流亭机场接摄制组的蒋雅淇小姐和王伟鉴先生。当交换过名片之后,蒋小姐就对我说:“刘先生,我知道你。”我有些不解,因为在这之前与台方联系工作的是另一位人士,与蒋小姐从未见过面、也未通过话…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惊人生涯一个乞丐伸出手来向一位经常路过此地的行人乞讨。行人:“我一见到你伸出手来,心里就觉得挺难受。”乞丐:“你不必这么讲,10年前我要是向你伸出手来,那就真够你受的了。”行人:“若是10年前,你会伸手向我要更多的钱吗?”乞丐:“不,先生,我...  相似文献   

14.
驿路风铃     
催妻有术时装店门前,小刘拉着一位漂亮的小姐说:“你能和我讲几句话吗?”小姐奇怪地问:“为什么?”“俺老婆在里面已经待了很久了,如果她看见我和你说话,马上就会出来的。”话音未落,小刘的老婆果然冲了出来。邻 居张处长夫人带孩子来邻居家串门,一进门,张夫人就对孩子说:“去亲亲阿姨!”“不!”“为什么?”“因为爸爸亲阿姨时,阿姨打了爸爸一耳光。”优 点全家人驾着新买的轿车外出兜风。突然,汽车不动了。一家人顶着毒日使劲推车。推了有两个多钟头,车主人站住了。“他妈的,现在我总算明白了那汽车商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相似文献   

15.
轻松地带     
▲教育宿铁汉▲为了开短会,我们把开会地点选在这里朱长青▲你好点儿了没有?(文强荐)▲新婚(李枫荐)▲相马(张国成荐)小幽默诡辩词囚犯被指控偷了别人的马。检查官念完起诉书后,用严厉的口气问他:“你是不是犯了罪?”犯人说:“我被带到法庭来不就是要弄清这个问题吗?”太晚了歌舞团招聘舞蹈女演员,一位小姐寄去照片应招,团长约她面谈。团长:“可惜你来得太晚了。”小姐:“我接到通知立刻就来了,怎么会晚?”团长:“我的意思是你照这张照片的那一年就应该来。”不该问在动物园里,一位女士问饲养员:“那头河马是公的还是…  相似文献   

16.
闲话“矮人症”于永军近阅一则趣闻:姜文主演某部电影时,下榻于上海一家大宾馆。一日,他外出向宾馆要车,总台小姐头也没抬便回曰:"没有!"焉知老姜屁股刚刚转去,他雇用的一位法国剧务也要车,同是那位小姐,马上嗲声嗲气地回曰:"请稍候,车子马上就到。"在西方...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穷”画家   一位贵族带着女儿在湖边散步,不远处有位画家在埋头作画。女儿跑过去看画家画画。   贵族悄悄对女儿说:“瞧,这个叔叔多可怜,穷得连相机都买不起。” 歌唱家   甲:昨天我听见你唱歌了。   乙:是吗?我可是花了 100万来学唱歌。   甲:那我想介绍你认识我的哥哥。   乙:怎么?他也是歌唱家?   甲:噢,不,他是律师。他能帮你把钱要回来。 喂,我是老板   在非洲,白人家里的佣人一般称呼男主人为“老板”或“先生”,称女主人为“太太”,从不直呼姓名。老板说一不二,佣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我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约去新加坡担任该院客座教授,教授油画写生。10月间,当我在新加坡公园写生时,一位新加坡华侨问我:你是中国画家吧,你为什么不去画画“晚晴园”?我问:“‘晚晴园’是什么地方?”他说:“哎呀!晚晴园是孙中山先生在南洋的故居呀!你怎么不知道,你应该去画那里。”  相似文献   

19.
第三者设置的死亡陷阱○韩明强一“小姐,下班了?”李丽芬站在一路电车站候车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一个男人的问候。她回头一看,见是一位年龄与她相仿,长得有几分英俊的陌生男子,便随口说了句:“我又不认识你。”谁知那男子自作多情地一笑说:“相逢何必曾相识。”听...  相似文献   

20.
“不务正业”的研究——于润琦先生的门墩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朋友说,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于润琦先生要出一部有关老北京的门墩的书,于是打电话。我个人一直都对老北京的文化感兴趣,而且,恐怕还有不少北京文化的爱好者也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呢,如今遇到这方面的一个专家,怎能轻易错过。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口,有两位先生正走出大门,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因为担心他吃饭去了找不到人,我正要给他打电话,不料其中一位先生回头对我说:“不用打了,我就是于润琦!”我正惊叹他的精明,他送走了那位先生,径直来到我的面前,握手、带我到他的办公室、让我坐、倒水、然后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