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检法官员谈圈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乔装打扮的警察为了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与毒贩们在娱乐场所或在偏僻的荒郊野外秘密接头,一旦犯罪嫌疑人拿出毒品等赃物,埋伏在周围的公安民警一拥而上,人赃俱获。这惊险的一幕其实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这种打入敌人内部引蛇出洞的做法被人们通俗地比喻为圈套,理论上则称为警察圈套、诱惑侦查等等。警察圈套套住了谁?警察圈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本期特稿将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一名乔装打扮的警察为了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与毒贩们在娱乐场所或在偏僻的荒郊野外秘密接头,一旦犯罪嫌疑人拿出毒品等赃物,埋伏在周围的公安民警一拥而上,人赃俱获。这惊险的一幕其实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这种打入敌人内部引蛇出洞的做法被人们通俗地比喻为圈套,理论上则称为警察圈套、诱惑侦查等等。警察圈套套住了谁?警察圈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本期特稿将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一名乔装打扮的警察为了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与毒贩们在娱乐场所或在偏僻的荒郊野外秘密接头,一旦犯罪嫌疑人拿出毒品等赃物,埋伏在周围的公安民警一拥而上,人赃俱获。这惊险的一幕其实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这种打入敌人内部引蛇出洞的做法被人们通俗地比喻为圈套,理论上则称为警察圈套、诱惑侦查等等。警察圈套套住了谁?警察圈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本期特稿将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一名乔装打扮的警察为了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与毒贩们在娱乐场所或在偏僻的荒郊野外秘密接头,一旦犯罪嫌疑人拿出毒品等赃物,埋伏在周围的公安民警一拥而上,人赃俱获。这惊险的一幕其实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这种打入敌人内部引蛇出洞的做法被人们通俗地比喻为圈套,理论上则称为警察圈套、诱惑侦查等等。警察圈套套住了谁?警察圈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本期特稿将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警察圈套或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时常引发争议。作为刑侦谋略 ,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其在诉讼中存在很大缺陷。行为合理性和证据可采性是警察圈套的限定规则。可通过完善警察圈套的取证问题 ,使实践中的刑侦谋略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警察圈套或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时常引发争议.作为刑侦谋略,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在诉讼中存在很大缺陷.行为合理性和证据可采性是警察圈套的限定规则.可通过完善警察圈套的取证问题,使实践中的刑侦谋略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解剖圈套     
在国内外颂扬警察伸张正义的影视作品中,常有警察引蛇出洞、诱敌上钩的情节描述,每每看到警察冒着生命危险扮演的吸毒者、妓女甚至毒品贩子,将真正的罪犯引诱出来并一举擒获,人们在敬佩智勇双全的警察的同时,对警察所采用的诱敌妙计也深自叹服。这种引蛇出洞、诱敌上钩的侦查破案手法就是俗话说的圈套,理论上一般称为“警察圈套”抑或“诱惑侦查”等等。警察圈套在一些特定的案件中和特殊的情况下采用,无疑是一计良谋,用于诱擒狡猾的罪犯,常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警察圈套作为一种特殊的刑事侦查方法,在刑事侦查领域久用不衰。…  相似文献   

8.
"警察圈套"这种被我国公安部门称之为"小点子"的东西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 我国扬弃.侦查机关为了破案的目的,依法采取一些秘密侦查手段,是由犯罪的隐蔽性所决定的, 但秘密侦查手段与警察圈套有本质不同.非法的"警察圈套"不仅不应搞什么"程序正义",相反,应该严厉禁止.  相似文献   

9.
张旭 《长白学刊》2006,(2):109-110
一、诱惑侦查的概念诱惑侦查作为一种正式的侦查手段,始于大革命前的法国,而作为专业术语却源自于美国,目前它已被许多国家法律所确认,并在各国的侦查活动中被广泛使用。诱惑侦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诱惑侦查涵盖了侦查陷阱、侦查圈套或警察圈套的含义。它是指为破获极具隐  相似文献   

10.
警察圈套与程序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圈套”在实际破案过程中被大量运用,如何对其加以规范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法规加以规范,司法机关可通过证据的是否采信加以控制,辩护人可通过辩护加以监督,最终使这一侦查手段合法化。  相似文献   

11.
<正>"警察为什么会被关禁闭?谁来宣布执行禁闭?怎样禁闭?被关禁闭的警察面临怎样的生活?执行禁闭的场所是什么样子?警察,一个公职人员里惟一会被关禁闭的职业。禁闭,一个警察管警察的得力措施。禁闭的警察和警察的禁闭,一个你不熟知的世界,一个你有必要了解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谈判是解决争议、协调关系、争取合作,消除对抗的一种活动方式。警察临战谈判一般包括,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现场谈判;重大突发性危难事故或灾害现场与相关利益公众的对话谈判;重大集会性活动现场与利害关系人的谈判等。谈判是互动的活动,警察临战公关人员在临战谈判中不断要化解矛盾,防止升级,还要熟悉和掌握谈判艺术,防止落入对方的圈套,谈判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艰苦的运用智慧,展示公关能力的过程。熟悉和掌握谈判的技巧,显然有利于谈判的进行,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结果。一、警察临战谈判原则警察临战公关谈判需要遵循一…  相似文献   

13.
诱惑侦查手段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运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基本理论的定位还存有重大争议。本文试图对警察圈套和诱惑侦查这两个一直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并从刑法的角度对诱惑侦查存在的价值进行评析,同时从教唆犯罪的角度对诱惑侦查后果的处理作一设想。  相似文献   

14.
宁海峰 《公安学刊》2005,(1):99-103
全国"二十公"会议后,作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也随之提上改革日程.但目前在警察教育训练体制改革中仍有许多理论上未能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六点困惑:一是地区经验推广全国,或按照地方特点自行选择合理模式?二是转型为全部的警察训练还是依然坚持教育与训练的有机结合?三是警察训练是以社会作用为导向进行全面训练还是按照我国警方伤亡数字重点进行巡查拘捕的训练?四是训练内容和标准应该如何设计才能突出训练的作用?五是警察教育训练改革是否会存在人才流失?六是警察教育改革是否应该遵循我国高等教育5-10年以后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炯 《公安教育》2006,(10):23-25
前段时间发生的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叫人惊愕的是,北京和太原两地的公安机关却都站出来说,他们的警察是好警察,是一个好警察打死了另一个好警察。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话一出百姓哗然,好警察都随便打人,那么坏警察该是什么样?如果说连警察身份都不能免遭厄运,那么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就可以随便被打死呢?可以想象得出,警察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是怎么样,之所以在老百姓中产生这样的质疑和哗然并非完全来自事件本身,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公安机关对这一事件的“说法”。从公安机关主观上看,做出这些解释无疑是出于…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贩毒案件时,不再采纳侦查人员的“情况说明”,而是要求侦查人员直接出庭作证。日前,承办该案的侦查人员出庭接受了控辩双方的当庭询问。(据《法制日报》) 人们也许要问:警察是证人吗?警察也要出庭作证?从国外的情况看,警察出庭作证极为普遍。时至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什么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幸福的一个概念。它或小、或大、或多、或少,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警察,他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有人说:警察是冷血,他们不配谈幸福;有人说:警察是工作饕餮,他们懂得什么叫幸福?这样说的人恰  相似文献   

18.
你想知道国外警察教育训练的情况吗?本刊自这期起,将陆续刊登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警察的招收、训练教育和警察院校、警察机构的有关资料,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19.
警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拥有特殊的权力。在五、六十年代,“警察叔叔”那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忠于职守、为人排忧解难的美好形象就已深入人心。那么,在今日的欧美国家,警察又扮演着怎样一种角色呢?浏览一番《“警察叔叔”》中的鲜活故事,定将使您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20.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过了30多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又在新世纪的幼儿园里听到了这首动听的儿歌。我问唱歌的小朋友 :“你们拾到了钱会不会也像歌里唱的交给警察叔叔 ?”“会”。孩子们齐声回答。“为什么 ?”我问。“因为警察叔叔是好人 ,他们专抓坏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那么你们长大后想不想当警察 ?”我又问。“想当。”大部分孩子回答。“为什么 ?”我一问到底。“因为……要是我当了警察 ,就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钱 ,我想买许多德芙巧克力。”一个孩子抢先回答。“不对 ,”另一个孩子反驳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