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现在我国商品丰富,货源充足,副食品已不再凭票供应。然而,“菜篮子”工程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老百姓对当前市场关心的主要是两条:一是供应问题。供应的数量、品种、质量不稳定,时紧时松,蔬菜供应也是如此。二是物价问题。价高质次,零售物价指数逐月攀升,食品价格上  相似文献   

2.
城市副食品的供应不仅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其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了搞好“菜篮子”工程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同样被推进了市场潮流中,那么政府如何运用行政、经济等种种手段,确保副食品供求总量的平衡及价格的相对稳定?与此相关的企业在使“菜篮子”工程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化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等等,都是我们今天必须正视的课题。本刊记者从南方发来的报道,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各地丰富“菜篮子”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说起副食品,人们就会想到“菜篮子”。现在有句话叫:“小小一只篮,份量交交关(上海方言,这里喻指很重),”那意思是说,“菜篮子”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改革开放的大局。我们徐汇区副食品总公司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和满足全区七十多万人日常“吃”的需要,是我们的天职。(-)现在的副食品市场,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兴旺、最活跃的时期,国营、集体、个体多头经营,三条腿走路。但就职能和分工来说,国营副食品公司是主渠道。这里说的主渠道,不是简单地看市场占有率(因为在市场相对繁荣、副食品供应比…  相似文献   

4.
春节絮语     
骆遥  吴昂 《瞭望》1988,(Z1)
由春节供应说开去骆遥:春节好! 吴昂:春节好! 骆遥:今年春节,原以为由于某几种副食品限量供应,要过得俭朴些,没想到仍旧很丰盛。除市场的供应以外,不少企事业单位还以物质形式为职工谋了一些“福利”,几乎家家户户都备了不少“年货”。  相似文献   

5.
一、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财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改革中前进在过去的15年里,深圳经济特区经过改革探索,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很好地发挥了“窗口”作用,“试验”作用,“示范”作用和“排头兵”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7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560亿元,年均递增36.09%;税收收入由1980年的2721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95亿元,年均递增3729%。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有300多万人口,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已进入了全国大城市的…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0,(30)
国 内 江泽民李鹏强调要继续抓好“菜篮子”工程 7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南海会见全国大中城市副食品工作会议全体代表时,强调各个城市的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强对“菜篮子工程”的领导,把城市居民的副食品供应提高到新的水平。李鹏说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或正在逐步渡过 国务院总理李鹏7月11日在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今年以来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进一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的整个趋势,继续向好的方  相似文献   

7.
在市长岗位上 早就听说成都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成效技为显著。最近,有关方面组织首都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去成都看了看,果然不错。我们在大街小巷转了转,只见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合理,市场繁荣兴旺,商品丰足、齐全。不少商品,尤其是人民生活必需的蔬莱、副食品,价格比北京便宜得多,生活服务设施也比北京方便得多,同行者交口称赞。在我们访问的众多工厂中,多数工厂企业内部改革正在深化,干部、工人的精神面貌很好。 那么,成都市的经济是如何“活”起来的?他们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其他城市又有什么不同?就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成都市市长胡懋洲。 胡懋洲市长说:“成都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算起,巳经经历了九个年头。从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3年以  相似文献   

8.
裴先白  黄坚 《党政论坛》2011,(12):52-52
上海的副食品供应,过去有一个说法,叫做“吃全国”。但从1953年计划经济开始以后就出了问题,因为在计划经济下,各个地方都按照自己的发展和需求作出副食品生产规划,就不会去计划上海需要的那部分。为此,当时我们就考虑扩大菜田,确定了13万亩蔬菜田。  相似文献   

9.
本刊这一期的专题报道《四十年人民生活的历史巨变》,引证了一系列数字:4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8元增加到544.9元,增长了11.4倍,平均每年增长6.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由99.17元增加到1269元,增长11.8倍,平均每年增长6.8%。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年间,增长幅度最大,所受实惠最多。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金额,1988年已达3801.5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441倍。人均储蓄额由1.6元增长到346.8元。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1952年为76元,1988年达63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每年提高3.7%,总计增长了2.7倍。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里所含的内容则是无比丰富、无比生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所在的城市变化的回顾中,使枯燥的数字跃动起来,构成一幅生动感人的图画。回顾是有益的。不能把回顾视为消极的向后看,更不能一讲成绩、一讲发展,就讥之为“歌功颂德”。社会主义的每一进步、每一发展,都是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对于人民的功德,为什么不该歌颂?在建国40周年前夕,对40年的进步与发展作一系统的回顾,可以振作精神、鼓舞士气,以团结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向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民性”是涉及城市在何种意义上属于人民、人民的城市何以可能的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城市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城市理论都对城市“人民性”问题作出了讨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看来,建立属于劳动人民的城市政权,实现城市的人民主权是城市人民性的基本要求。西方城市理论在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城市属性的前提下,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对城市的控制和剥削,强调人民的占用权和参与权以彰显“民享之城”与“民治之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城市理论中,城市的“人民性”既不仅仅是“占有”意义上的宣称,也不光是一种“权利”表达,而是嵌入在整个日常生活场域的实践,它要求将人民性贯穿于城市的规划、发展、治理与营造的全过程,并最终体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瞭望》2006,(41)
“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日前公示并征求意见。在中央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首都城市的这项住房建设规划,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重点,诸多表述颇具新意。在现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三个层次构成的住房供应体系中,由于廉租房供应有限,经济适用住房只售不租,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既买不起房,又不够住廉租房的资格,成了政策的“夹心层”。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35)
新中国的50年,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生活质量的极大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这20年,告别了“大锅饭”,告别了凭票供应,告别了缺衣少食的贫困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949年到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增加到2162元,提高了48倍,真中最近这20年就增加了2028元。城里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1949年年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1957年达到254元,1978年提高到343元,1998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和支配收入为5425元,扣除物价因素,20年来实际增长2.2倍。看看自家,再看看左邻右舍,就从衣食住行说起,50年间的变…  相似文献   

13.
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的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请问什么叫“粗放型”、什么叫“集约型”?答: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要实现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实际产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  相似文献   

14.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理念,致力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城市文明体建设,体现了城市人民性的根本属性,开创了人类社会城市化发展与繁荣的“人民城市论”新型理论范式的建构之路。人民性是人民城市论的本质特征,城市功能性的不断扩容将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联结起来,推动城市性、人民性与国家性有机统一的人民城市理论体系的建构。在城市发展从有机体向生命体再向文明体的演变历程中,人民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得到确立,人民城市成为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世界窗口。新中国成立以来,超大特大城市在实现国家从工业化到现代化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阶式战略目标过程中,努力建构回应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价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城市。人民城市的建设与实践,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新型发展道路,又标志着人类社会城市理论新范式的建构与成长,对于构建人类城市文明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理论、历史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全国一样,也是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发展的。九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整个改革经历了一个由农村到城市,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综合,由经济领域到上层建筑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省改革走的是一条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搞活企业、搞活流通、对外开放、逐步改进宏观控制的路子。九年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旧体制已经被突破,新体制因素正在广泛的领域里和不同的程度上逐步形成。一九八六年与一九七八年相比,我省实现了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的翻番。社会总产值由160.72亿元提高到385.41亿元,增长了1.4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33.22亿元提高到282.37亿元,增长1.12倍;国民收入由71.21亿元提高到160.6亿元,增长1.26倍;人民生活,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5元提高到299元,增长1.2倍,职工年均工资由654元提高到1251元,增长0.91倍;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工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在城市,由城市现代化带来的城市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以及“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引发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1991年国家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居民通过自助、互助和他助,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步实现社区多元主体的共治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上海的副食品供应,过去有一个说法,叫做"吃全国"。但从1953年计划经济开始以后就出了问题,因为在计划经济下,各个地方都按照自己的发展和需求作出副食品生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86年7月担任潍坊水泥厂厂长的。近8年的风风雨雨,我饱尝了当厂长的酸甜苦辣,也体味到了团结带领职工艰苦奋斗的乐趣。现在,水泥年产量已经由1986年的30万吨增加到75万吨,利税由600万元增长到3500万元,固定资产由23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由1332元增加到4229元。企业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经济效益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跨入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我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优秀企业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9.
钦建军 《求知》2000,(8):4-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社会职能逐步剥离,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单位的人”越来越多地变成“社区的人”。社区是居民集中居住地,对于体现和提高城市的服务保障功能,体现和提高居民道德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保持城市社会的稳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天津作为特大城市,如何把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尤其是落实到社区,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为此,最近我们走访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保铭同志。  相似文献   

20.
王军 《瞭望》1996,(Z1)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方经济重镇和人口逾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北京早已成为各路商家必争之地。“货不到北京出不了名”、“只有立足北京才能立足全国”之类的“商战经”在商业界可谓尽人皆知。还是在五六年前,许多人伤叹像北京这样巨大的商业“聚宝盆”,商业设施过于落后、商品种类太少,简直“遍地是金子,就是没人捡”。可转眼二三年,北京燕莎、赛特商城以一流的设施、商品和令人惊叹的销售成绩崛起于京城,几万元、十几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单件商品在这些商厦均脱手售出,燕莎商城日销售额纪录甚至高达48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