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0,(6):10-10
2009年7月以来,我省发生夏秋冬连旱,总体旱情80年一遇、局部为100年一遇,严峻的灾情考验着整个贵州,全省各地各部门正全力投入抗旱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7月份以来,葫芦岛市连山区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伏旱。据气象部门统计,截至今年8月6日,全区累计降雨量仅为182.4毫米,较历史同期平均值390.8毫米锐减208.4毫米,降雨量为历史极小值。在杨郊乡西老爷庙村,果农们没有因为严峻的旱情产生沮丧情绪,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不等不靠,打破靠天吃饭的传统,吹响抗旱"冲锋号",全村上下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信心满满的抗旱自救景象。目前,全村5000亩果树没有因为旱情出现落果和苗木旱死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今年贵州旱灾频发,截止目前,已有200多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发生干旱最严重的是遵义市和铜仁地区。其中遵义市干旱从6月中旬开始持续至今,受灾时间长,发生面积大,是30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特大干旱。鉴于目前以上地区旱情仍未有效缓解,为帮助农民朋友抗旱减灾,特向受灾地区农户总结推荐几种比较实用于贵州地区的农作物抗旱技术。一、滴灌。滴灌不仅是一项高效节水技术,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效,改善灌溉质量,增加作物产量,增进作物品质。滴灌可将灌水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适用于茄果类、葡萄等有固定株距的经济作物,水利用率在90%以上。二、关键时…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多地遭遇春夏秋冬连旱,部分地区特旱。有媒体记者在一些地方调研了解到,旱情暴露了基层农业灌溉设施"建而不管""末梢梗阻"等问题。如有的地区新水井偷工减料"中看不中用",一些水利民心工程成了"闹心工程"。  相似文献   

5.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2,(11):48-51
时代精神助贵州腾飞2010年4月,持续干旱了8个月的贵州,进入抗旱最为关键的时期;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贵州旱灾最严重的黔西南州。在旱情重灾区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干部群众通过"滴灌"抢救金银花,进行生产自救,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被温家宝总理称为"贵州精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是新历史条件下对"贵州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贵州历史性跨越的现实需求,被誉为"贵州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20,(2):I0001-I0004
2019年8月29日,贵州“一号水利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大坝提前4个月封顶,标志着夹岩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进入后续阶段,为枢纽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贵州水利大事喜事连连,纳入国家172项目的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封顶、马岭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71个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280余万农村群众实现饮水不愁……  相似文献   

7.
<正>大旱,百年一遇,肆虐着贵州大地。电视荧屏上中国西南贵州省的那一块深红色的特大干旱等级旱情标记,牵动着中央领导同志的心。4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贵州旱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救灾。  相似文献   

8.
武艳艳 《求实》2012,(Z1):115-117
引言2010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旱灾的侵扰,尤以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21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780万亩(重旱2862万亩、干枯167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280万亩;有2595万人、18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144万人、  相似文献   

9.
喻丹  姚远 《当代贵州》2013,(25):16-17
贵州将继续加大水利改革发展和争取中央支持的力度,把水利建设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思路不宽、机制不活、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快突破水利这一战略瓶颈。旱情严重全省1700余万人受灾:今年入夏之后,全省大范围出现旱情。哪些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在这些地区,群众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困难?  相似文献   

10.
旱之考     
水之殇,旱之痛,何时了?贵州水资源丰富与开发利用不足的矛盾依然严重,工程性缺水的困局尚未完全破解,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仍滞后于现实需要,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势急需强力扭转,整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里禾苗半枯焦。”由于3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凉山州普格县冬旱连春旱的旱情更加严峻。面对旱情,全县广大党员战斗在抗旱最前沿,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开始,贵州电网公司紧紧抓往中央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3年投资330亿元打造坚强电网,相当于再造一个贵州电网。"十二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将落实省政府与南方电网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完成贵州电网千亿元的投资规模,重点实施贵州骨干电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城市电网建设改造、煤矿供电配套电网工程、重点项目配套电网工程、"西电东送"电源配套送出工程、新增输电通道建设及科技信息化等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3.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2,(16):12-13
5月26日,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启动大会召开,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此拉开帷幕,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一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的大战在今夏打响。150万人的大搬迁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前后,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10,(4):35-35
我省正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情。面对灾情,在滇国有企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挺身而出,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积极为全省抗大旱、保民生、促生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贵州院)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贵州省水利厅。持有水利行业工程咨询及设计、工程勘察综合类、工程测绘、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咨询、水力发电工程咨询及设计、市政给排水工程咨询、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咨询、水资源论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土保持方  相似文献   

16.
刚跨入新千年的门槛,易涝易旱的湖北再次面临严重旱灾的考验。十堰、襄樊、随州和孝感北部及神农架林区等鄂西北、鄂北地区,继1999年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之后,2000年又出现严重的冬春连旱,旱情迅速向鄂东、鄂西南、江汉平原扩展,全省大部分地区形成春夏连旱的严峻态势。从去冬开始,各受旱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有关抗旱的工作部署,坚持全力组织抗旱,掀起了抗旱斗争的高潮。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有耕地1080万亩,境内无天然水系,水资源短缺,年平均降水量440毫米,蒸发量1600毫米,十年九春旱,夏旱、秋旱也经常发生。干旱缺水一直影响着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民心工程 光耀千秋——贵州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全省结束“无电村”的历史时刻,我们被贵州电网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我们为那“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理念所叹服。在实施“村村通电”工程的2007年中,贵州电网人的艰辛劳作,贵州电网人的“以人为本”,贵州电网人的社会责任,给现代企业发展与创新思维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西线旅游“黄金线”上的黔中腹地安顺,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大型火力发电厂——安顺发电厂。它是我国“九五”期间兴建和投产的大型火电厂之一,是贵州电网目前单机容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主力发电厂,是贵州电力上台阶的标志性工程。规划容量为(4×300MW),一期工程(2×300MW)于1996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30.3  相似文献   

20.
水之策     
杨骏  晏青  彭奇伟 《当代贵州》2009,(15):18-18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继百色水利枢纽之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由水源工程、灌区工程:贵阳市供水工程、安顺供水工程组成,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丁程分两期,今年10月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颁计2015年建成.一期工程总投资51.2亿元,包括水源工程、灌区及贵阳供水一期工程.水源工程坝址选在三岔河中游六枝特区与织金县交界的平寨,总库容10.92亿立方米,坝后电站13.6万千瓦.整个工程将涉及贵州中部贵阳、安顺、六盘水3市、黔南州和毕节地区的12个县(市、特区).其中灌区区域为六枝、普定、镇宁、关岭、西秀(不含安顺市区)、平坝、长顺7个县(区).灌区国土面积为101.59平方公里,2007年总耕地面积为505.2万亩,总人口287.8万人,粮食生产总量96.3万吨,GDP为144.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