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年中,他在司法助理员、司法所长岗位上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八年中,他所在的司法所自2002年以来,每年都被评为"个旧市司法局先进单位",并在2003年6月被云南省司法厅授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07,(6):10-11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司法所所长陈四龙是个忙人,忙就忙在他对事业的投入和热情,对工作的负责和忠诚;他是一个能人,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每  相似文献   

3.
张平,51岁,中共党员,自1992年以来一直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司法所工作。18年来,他爱岗敬业,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段店镇连年被评为矛盾纠纷调处先进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他连年受到各级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湖北省和鄂州市人民满意司法所长称号;鄂州市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多次邀请他讲课、介绍经验、作报告;《鄂州日报》感动鄂州人物专栏大篇幅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4.
<正> 在宋明两代的理学家中,朱熹的法律思想较为丰富,涉及法律起源、德刑关系、人治与法治及立法和司法等许多方面。本文主要叙述他的司法思想。Ⅰ司法是封建法制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护封建的统治关系和纲常伦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朱熹十分重视司法。他认为,审判者察究案情,辨别真伪,定罪量刑,与当事人关系极大,与维护统治秩序关系极大,所以应当尽心尽力,慎重小心。他说:"狱讼,……其情伪难通,或旁无佐证,各执两说,系人性命处,须吃紧思量,犹恐有误也。"又说:"狱者,民命之所系,而君子之所尽心也。"  相似文献   

5.
司法为民的楷模——记马锡五和马锡五审判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五这个名字在我国老一代司法工作者当中是耳熟能详的。他从1943年起就从事司法工作,一直到1962年去世,前后近20年,跨越解放区和新中国两个时代。他创造的群众路线审判方式曾经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一些解放区广为流传,对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发展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从1951年到1962年,我在他的身边工作12年,对他的品德、智慧、作风深有感受。我认为,这位司法界的历史性人物、杰出的人民法官,他的司法业绩和品德风范,是值得向今天的司法工作者郑重介绍的。“法曹英贤”、“马青天”1962年4月10日,马锡五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内因病逝世…  相似文献   

6.
卡多佐的社会学法学思想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生活阅历,他的演讲、著作以及司法意见无不阐发着一个核心的观点,那就是法律发展的真正源泉在于社会现实,因此,他倡导司法必须适应社会现实,该思想在美国的司法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成为美国社会评价司法效果的主要依据,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社会学法学的代表人物。卡多佐的社会学法学思想也给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工作带来了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2月26日,中国法学会在京组织召开"司法改革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会。来自法院、检察院和高校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张文显副会长高度评价了与会专家学者贡献的智慧,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果和研究建立司法改革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他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司法改革评估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检验中央确定的改革举措是否得到落实;二是了解司法改革的成效;三是一方面总结好  相似文献   

8.
今年55岁的李登福,现任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晓坪乡司法助理员。自1986年开始从事司法助理员工作。他在司法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10多年来。他的足迹走遍了晓坪乡的山山水水,汗水洒遍了晓坪乡的家家户户。把国家的法律、党的政策和自己对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了群众的心中。被誉为“农民兄弟的好司法”。他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8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人。今年初,他又被授予湖南省“十佳”司法助理员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又一个优秀的司法所长走了,倒在了为之奉献操劳的工作岗位上。他走得如此匆匆,时间的钟摆永远定格在41岁的年轮,还有来不及整理的15张帐单;他走得如此艰辛,二十年来在司法行政基层一线辛勤耕耘,背负着人民的重托,勇挑重担,负重前行,被人们誉为"骆驼  相似文献   

10.
“ 148”之歌     
一条线连着你我他,一张网把电波传天涯,“148”要司法,法律之声遍中华。合法不合法,问问“ 148”;拨通“148”,法律送到家。我们愿做开启智慧的钥匙,让人们冲破困惑的关卡,我们要在党和群众中,把沟通与理解的桥梁铺架。“148”、“148”,要司法、要司法;“148”、“148”,要司法、要司法。 地上“148”有问必答,联动服务进万家,“148”要司法,人民群众离不开它。合法不合法,问问“148”;拨通“148”,法律送到家。我们愿做维护稳定的基石,让矛盾和纠纷不再激化;我们要用辛勤的汗水,筑…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死于其毕生热爱的雅典同胞之手。一个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伟大哲人为何在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被判死刑?这使我们有必要对苏格拉底的死进行反思。在当时他究竟该不该死?如果放在现在的司法体制下他会不会死?为什么?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其实苏格拉底不是死于民主,也不是死于司法,而是死于绝对民主的司法。司法可以民主,但民主和司法不能混为一谈,民主与司法之间有一定的界限,超越这个界…  相似文献   

12.
无怨的选择     
有一位哲人说过:“选择是最痛苦的”。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常常有人会为自己的选择追悔莫及;但也有人为自己的选择执著一生。 1农民之子庞庭良,1989年10月起任淮安溪河镇司法助理。农民的纯真、诚实、吃苦耐劳与多年司法工作的经历练就了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造就了他坚毅、谨慎的良好品质。 他刚当司法助理员的时候,老伴劝他:“你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要干这种烦神的事呢。”村上有些“好心人”也悄悄地对他说:“你当了大半辈子的国家干  相似文献   

13.
(柳福华) 2006年7月26日,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四川省雅安市,来自各高级法院和部分中级法院的参加《人民司法》编辑工作座谈会的代表聚集一堂,共商《人民司法》2007年编辑和发行大计,并为即将到来的《人民司法》50周年庆典出谋划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人民司法》编委会主任黄松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在回顾了《人民司法》创刊50年风雨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之后,重点就《人民司法》如何结合当前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开展新一年度的编辑和发行工作讲了几点意见。他指出,《人民司法》杂志社一是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精神,开展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与研究,切实加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一书中,尽管斯托纳追溯了美国司法审查的普通法渊源,但是他并未能揭示出普通法与美国司法审查之间的内在理论联系;根据哈耶克的理论.认为两者间的理论关系在于它们对正当行为规则的遵循,进而对司法审查的普通法分析所可能面临的批评进行了申辩.  相似文献   

15.
浅析朱元璋“重典治吏”与惩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可称为一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在位的30余年,在恢复社会生产,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等方面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特别在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有不少建树,对其后继王朝2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和立法、司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失为有远见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卓著代表。  相似文献   

16.
今年55岁的李登福,现任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晓坪乡司法助理员。自1986年开始从事司法助理员工作,他在司法岗位上一干就是13迁。10多年来。他的足迹走遍了晓坪乡的山山水水,汗水洒遍了晓坪乡的家家户户,把国家的法律、党的政策和自己对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了群众的心中,被誉为“农民兄弟的好司法”。他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8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人。今年初,他又被授予湖南省“十佳”司法助理员光荣称号。“保稳定是司法助理员的天职”。哪里有矛盾、哪里有纠纷,老李总是全力以赴去化解晓坪乡是一个偏僻山乡,社…  相似文献   

17.
喻辉 《法制与社会》2011,(22):17-18
作为拥有最高司法权的统治者,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康熙不仅亲自参与重大案件的裁决,而且对司法官员们开展司法活动也有较高要求。在其丰富的刑事司法活动实践中,他一方面坚持慎用死刑和疑罪从轻,另一方面又坚持严惩豪强犯罪,他还反对过多的使用刑讯,以避免造成冤案。康熙的这些思想及其丰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司法的腐败,对缓和社会矛盾和维护清朝的统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16日至18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在北京召开。最高法院院长肖扬作了重要讲话。 肖扬院长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人民法院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指导思想、总的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求,对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他明确提出当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位基层司法行政干部,他五十多岁的年纪、三十多年的党龄;他15年很少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节假日,就连大年初一也从未在家里呆过一整天;提起镇里的任何一个行政  相似文献   

20.
2004司法改革前瞻--让司法机关不再制造民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一个暖洋洋的冬日,贺卫方在与《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谈到司法改革这个话题时,第一句话就透露出了他对司法改革的急切和无奈。贺的身份是北京大学的法学教授,在学界一直被视为司法改革的坚定鼓吹者,在司法实务界,人们更愿意把他当作法律思想的虔诚布道者,而在一些官员的眼中,贺这个“活跃分子”会经常给他们提供一些新鲜而有趣的建议。贺卫方是来参加由司法部主办的司法考试改革国际研讨会的。稍早前他刚刚作了题为“司法考试发展及问题”的主题发言。而参加像这样的由官方主办的有关司法改革的咨询会议,贺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