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炫宇  吴啸 《法制与社会》2013,(30):117-118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包含较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如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人权理念的保障以及监督职能的强化等,这样一些方面内容的变动与完善时于检察工作的进行都是意义重大的。检察机关在实际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执法机制、执法理念以及执法能力等来确保刑事诉讼法的顺利实施,通过执法理念的调整和更新、工作机制的完善和配套以及执法能力的切实提高来最终实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初召开的江苏省劳教工作会议上,省劳教局党委提出了要树立新的安全稳定观、新的教育矫治理念和新的执法理念,以“新三观”为指导,推动劳教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并阐述了“新三观”的具体内涵。其中,树立新的执法理念,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和谐矫治环境、和谐矫治关系为基础,以规范管理和矫治权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天地有正气     
“法,刑也,平之如水。”近两千年前,东汉学者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就已对法的公正性做出了注解。可是,一个执法者要真正做到“平之如水”,执法如同肩负的天平一样公平无偏,公正无私,却是很不容易的。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正义与邪恶、公心与杂念、高尚与卑  相似文献   

4.
王淑华 《法制与社会》2011,(21):155-156
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是针对我国目前公安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民警人性化执法协调和改进警民关系。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是指在执法过程中,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转变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以人为本,实现执法公正的一项专门活动。民警在人性化执法过程中要防止走入“放弃严格执法”、“软弱执法”和“人情化执法”的误区。本文拟从完善公安法律制度、提高公安民警综合素质、树立三种新执法观念、强化执法监督、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水平五个方面入手,对实现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做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泰州市卫生监督所在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针对目前难于监管的“五小”行业,探索出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相结合、监督与服务同行的卫生执法新理念,有力推动了全市“五小”行业的整治达标。本文介绍了柔性执法理念在“五小”行业整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监狱民警应树立执法的“生命线”意识,民警的文明、严格、公正执法是关于监狱工作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目前监狱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执法思想、强化“尚法”理念、强化执法监督、强化执法教育与保障,并进一步深化监狱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三位一体”办案规则是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先进的执法理念所谓执法理念,是指人们在司法活动中执行法律的意识、思想,也是执法者对执法活动具体模式的设计与选择。先进的执法理念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继承性、扬弃性、实践性和与事俱进的特征。笔者认为,服务化、透明化、人性化“三位一体”办案规则,既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一项工作制度,也是检察机关办理所有刑事案件、开展刑事执法活动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8.
加强执法理念建设,当前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首先要确立执法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其次加强执法理念建设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第三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总体要求下,使之不断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提出了“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也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目标对于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围绕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四个结合”,建设“五个工程” 在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辽阳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四个结合”,建设“五个工程”,通过建立“四个结合”的制度来指导“五个工程”的建设。“四个结合”是指:一是要把教育活动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二是要把教育活动与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结合起来;三是要把教育活动与推动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创新结合起来;四是要把教育活动与如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结合起来。“五个工程”是指:  相似文献   

11.
授权性规范为监狱执法留下了一个可以视情自由裁量的空间,即存在“执法自留地”它有利于发挥监狱警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但如没有制约也会造成权力滥用。为了有效限制“执法自留地”,必须建立执法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执法理念决定执法行为。执法行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办案质量的好与差。办案质量的好差又直接、客观地反映执法行为的正确程度,体现办案民警的执法理念。当前民警中执法理念偏差的表现形式认为法律、法规、条例等制订得有些不切合实际,束缚了执法行为当前,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民警执法思路跟不上“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疑罪从无”、法庭审判由“纠问式”改为“控辩式”、“律师提前介入”等重大立法改革的步骤,许多民警的执法理念停滞不前,总认为以前如何的简单、方便,现行法律、法规制定得太繁琐了,束缚手脚。并且在思想上把法律当作是执法的“工具”,而不是执法行为的准则,片面理解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犯罪、权利等内涵,认为打击犯罪就是“保护人民”,保护仅限于“人民”内部,对于  相似文献   

13.
利益驱动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是因为其特定生长机理而形成的顽固性。执法者个人——执法单位——执法条件——执法环境,构成了滋生“利益驱动”的生态链。其中,公仆意识淡薄是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执法工作的价值错位是问题产生的直接成因,执法保障的不尽人意是问题产生的气候条件,对此类问题查究不力是“利益驱动”的生存空间。要解决利益驱动问题,首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夯实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加大检务保障力度,铲除利益驱动的滋生土壤;最后要加强内外监督制约,堵住“利益驱动”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规范执法是当前监狱工作稳定发展的保障。监区长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规范执法行为中,监狱管理思想必须树立“新三论”理念,即监管安全“相对论”、制度落实“规则论”、基础工作“标准论”;必须全方位综合加强监区长的队伍建设,为规范执法行为平衡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曹美珍 《法制与社会》2010,(13):118-119
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政法机关的明确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给执法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司法机关应当牢固树立这种执法新理念。本文提出“让权力与民意互动”的观点,试给“理性、平和”执法寻找具体途径,以期为探讨司法的公平正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要把握好新时期反渎职侵权斗争的形势,深入推进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增强“五个意识”,实现“五个转变”,实现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的转型发展. 一、增强现代执法理念意识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调保障人权、规范执法,检察机关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变和更新执法理念,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执法能力和素质,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7.
要闻     
《检察纵横》2012,(7):49-49
全省检察机关规范执法和办案安全防范专项工作电话电话会议召开 6月8日,全省检察机关规范执法和办案安全防范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三级检察院反贪、反渎、监察、技术、法警部门的全体十警通过网络视频收看了会议。会上,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肖声作了重要讲话,副检察长田洪举通报了近期全省检察机关规范执法、办案安全的情况。肖声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牢同树立和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进一步强化办案安全防范思想认识,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牢固树立了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就应该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坚持执法为民,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作风,完善执法形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这一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品质检察”就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杭州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其内涵是“执法理念先进、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质量过硬、执法效果良好、队伍素质提升、人民满意度高”.这是一项检察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辟“品质检察”建设的路径,立足“理性、规范、人本、科学”的“杭检精神”,提升“品质检察”.  相似文献   

20.
“人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我国监狱工作的一次改革与创新,它带来了监狱执法观念上的转变、执法模式上的改革、执法水平上的提高,它既继承了“人性化管理”理念中好的经验与做法,又不受其束缚,在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科学的空间里对罪犯实施教育和改造,从而不断提高监狱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