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用大量的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得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合理解决的途径——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用马克思恩格斯在生态问题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看当今生态危机,对我国认识生态问题,积极应对生态危机以及建设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倡导的科技理性、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推动着人类对自然的算计和盘剥 ,这势必造成对自然的破坏。改变传统的价值观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得以顺利解决的又一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针对技术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立足宏观层面,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价值、经济、制度和技术四个维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对造成技术非理性运用的内因进行分析和批判,以此探讨技术发展和生态危机之间关系。生态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其为实现技术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新思路,启示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构建经济发展新模式、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推动技术的生态化转向。  相似文献   

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方向选择,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准确把握利益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文化是引领的原则,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当前,伴随着国内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致力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年轻学者活跃在学术界,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几位主要成员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原著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学习心得,反映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种基本社会行为准则,是公民个人应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必须长期遵循的最重要的准则,是决定社会成员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核心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厘清其文化传承的渊源,又要厘清其对现实社会的关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显著增强,国家文化治理模式的构建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认识和把握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三个横向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对推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应在遵循软实力建设基本规律的同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软实力建设之路,要以国家价值观软实力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家外交软实力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使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内核主要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民胞物与”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观、“以时禁发”的生态治理观。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也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性与人本性、传承性与变革性、普适性与超越性。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契合了当代生态文明崛起的大趋势,能为化解当今全球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体现为文化思潮与政治思潮的杂糅,把握历史虚无主义问题必须明确其政治指向,并抓住其与资本逻辑兴起之间的关联。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超越必须仰赖于历史唯物主义,这样既能够遏制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负面效果,又能体现出中国文化、价值与道德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的源泉和基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导向和支持,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对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美国影视作品承载和传承着美国精神和价值观念。《越狱》作为一部优秀的美剧,不乏大量经典瞬间,每一个瞬间都渗透着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但其最为深刻之处,在于反映了当代“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扭曲和由此所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人类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危机,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缺失,因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城市的灵魂,是对传统发展观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文化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岛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培育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彻底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才能为青岛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必要前提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5.
“网络生态危机”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伦理危害日益显现。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战略大局出发,从网络运行的主客体入手,构建良好洁净的网络伦理环境,恢复合理的网络信息生态,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对生态危机及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要使人类走出困境,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实现人文生态平衡,牢目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此外,人类还应该学会尊重自然,懂得爱护自然、美化自然,普及生态伦理,弘扬自然道德,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化就是能够反映和支撑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与时俱进"是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就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应反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英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0-140,142
本文向读者揭示了现代社会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现状,展示了生态文学的内涵、发展及意义;继而从生态文学研究的角度,剖析了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找准切入点。文章从民族与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等角度分析了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为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中蕴含着潜在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劳动实践观、生态经济观和适度消费观等论述中。法兰克福学派作为激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其批判理论的理论原型,对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生态范式作出了重要推进与拓展。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同样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在自然异化解决路径上却有着本质区别,将二者的生态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从学理层面汲取有益的思想成果,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