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凌云 《党史纵横》2000,(4):F003-F003
流岭是秦岭的支脉,是丹江以南丹凤县境的最高峰。1946年9月19日,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在这里向中央发出24日豫鄂陕边区党委正式成立的电报。9月19日这天,李先念为刚到中原局的汪锋召开军区机关军人大会,欢迎他历经艰险到达封池沟。会上,李先念和任质斌讲了话。汪锋讲了陕南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中原军和陕南游击队井肩战斗、建立根据地,配合陕甘宁边区,南北夹击胡宗南的重要战略意义。会后,李先念又召集汪锋、任原斌、文建武与见德芳研究了召开边区党委成立大会的有关事宜。正当他们开会之际,毛泽东从延安发来汪锋到达中原局后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9,(6):35-38
1938年11月.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具体领导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受毛泽东的指示.在延安刘少奇与即将南下的李先念作了一次深刻的谈话。  相似文献   

3.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并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1月9日,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11月23日,刘少奇与朱理治、李先念等人由延安出发,于1939年1月28日到达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正式成立中原局领导机关。从此,刘少奇直接指导中原地区党的工作和部队工作。刘少奇一到中原,就大力宣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一…  相似文献   

4.
《党史天地》2009,(6):74-76
1947年6月。邓小平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1948年5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邓小平曾幽默地说:“你们保住了先念的屁股。”  相似文献   

5.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举进攻,李先念司令员指挥部队英勇突围,率领主力一部向西作战略转移,7月下旬到达陕南,与刘庚、龚德芳率领的游击队在洛南县胜利会师,开始了在陕南创建根据地的艰苦历程.9月底,李先念奉命回延安,征途中,数次历险,他却以革命家的胆略和智慧,力挫敌人,最终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6.
竹沟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境内,是桐柏山区人口近千的一个小山镇。抗日战争初期,它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豫鄂边区党委、中共豫南特委机关的所在地。1939年1月28日,刘少奇经过千里跋涉,从延安辗转到达竹沟,主持中原局的工作。以  相似文献   

7.
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三战全胜1948年4月中旬刘邓大军进入河南中西部。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成立中原军区,刘邓野战军及陈赓兵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以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8.
赵凌云 《党史文汇》2000,(11):39-41
三渡丹江 智息风波蒋介石用尽气力要消灭中原解放军,先后动用程潜、刘峙、胡宗南31个旅围追堵截,中原解放军却胜利入陕,且要在这一战略要地建立根据地。于是蒋介石不得不将胡宗南围攻陕北的10个旅调往陕南加紧“围剿”。中原解放军与陕南游击队会师后,合编分散游击,使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又一次成为纸上谈兵的笑料。于是,敌人采取了更恶毒的一手,强化专治,实行暗杀,并对暗杀对象作了调查,下发了《共军中原匪首调查表》,从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到江汉军区警卫团参谋长李贵祥,共计34名。与此同时,胡宗南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的竹沟镇,随着中共河南省委的迁驻和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成立,已成为党在中原抗战的指挥中心,刘少奇、李先念、朱理治、陈少敏、王国华、周骏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工作和战斗。被毛泽东形象地称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在竹沟抗战斗争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夺取中原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首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46年7月,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粉碎敌五道追堵防线,长驱二千余里,进抵商洛山中,在今丹凤县留仙坪镇与陕南游击队领袖巩德芳胜利会师,创建了以商洛地区为中心区域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并牵制了14至30多个旅的敌人于根据地的周围从战略上配合了其他解放区兄弟部队的作战,为迟滞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的时间;粉碎其全面进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9,(6):12-14
1939年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肩负毛泽东的嘱托,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相似文献   

12.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动30万军队围攻我中原军区5万多人的部队。为了保存实力,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实行了分路突围。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的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司令员李先念的率领下,经过了抢渡唐河、白河,强渡丹江,血战南化塘等战斗后,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粉碎了蒋介石刘峙部企图于荆紫关以南全歼我北路军主力的阴谋,得以继续西进。7月21日,部队到达陕南商南县梁家坟南侧的椴树桠时,又突然遭到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九十师第六十一旅的阻击。  相似文献   

13.
大西北的冬天,朔风劲吹,滴水成冰,奇寒无比。1937年12月,李先念、程世才、李卓然等人,怀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比向往。从迪化(今乌鲁木齐)乘飞机抵达兰州,受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等同志的热情迎接和慰问。12月26日,李先念在周小舟的陪同下,乘汽车离开兰州,经西安到达延安,住在中央军委招待所休息待命。  相似文献   

14.
淮驹 《党史纵横》2011,(4):43+42-43,42
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接到中共中央通知,要他回延安出席政治局会议。刘少奇遂于3月18日离开有"小延安"之称的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经西安返回延安。  相似文献   

15.
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接到中共中央通知,要他回延安出席政治局会议。刘少奇遂于3月18日离开有"小延安"之称的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经西安返回延安。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23日,是李先念同志90诞辰。先念同志离开我们虽已7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没有忘记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日日夜夜。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里萦绕,唤起我对他的无限怀念。 建国初期,李先念同志任中南局代理书记兼管财经工作。我在中南商业局工作。1954年他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财贸工作。不久,我也调到粮食部工作。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亲聆教诲的机会多。他是一位没有架子,平等待人,联系群众的好领导,也是我一生中接触最多、感情最深的中央领导同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习仲勋与胡景铎、胡希仲叔侄的交往同窗岁月1946年7月底,陕西横山波罗堡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官邸,指挥部副指挥官胡景铎在大厅里来来回回地踱步。这几天,不断有消息传来,说国民党多路大军于6月26日向中共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中共李先念"残部"已经"溃逃"到陕南,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正  相似文献   

18.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吴阶平周恩来同志出生于1898年3月5日。李先念同志在1988年写的纪念文章里说:周恩来同志“胸中只有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只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是一位“既有革命胆略又有求实精神的共产主义者。”“他考虑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中原突围,使我亲身感受到周恩来同志的伟大精神。1946年1月,蒋介石一面签订北平停战协定,让集结在中原地区的李先念、王震和王树声三支部队向华北根据地转移;一面不断地调集他的部队对李、王、王实行包围。  相似文献   

20.
黄峥 《学习导报》2010,(22):40-40
1939年3月底,主持中共中原局工作的刘少奇回到延安,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他一面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一面继续负责指导华中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