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几只跳蚤放在一个容器内,上面盖了一块玻璃挡板。开始时,这些跳蚤都拼命地往上跳,但每次都以撞到玻璃板而失败告终。一段时间过后,科学家将玻璃板抽走,结果,跳蚤还是像往常一样,保持原来的高度反复跳着。"习惯高度"束缚了跳蚤弹跳的潜能,也影响了它"冲"出容器的可能。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乏"习惯高度"的事情。比如,一说重视抓某项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忙于开会、发文;一说抓基层、抓落实,就下派工作组,搞验收、检查、评比;一有新的工作部署,就搞试点,开现场会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殊 《党建文汇》2006,(2):53-53
关于跳蚤.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身长的一百倍以上,是自然界当之无愧的跳高冠军。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有一个著名的路径依赖实验: 把五只猴子关进笼子,笼中挂一串香蕉。 实验人员安了一个喷水装置,只要猴子去拿香蕉,水就会喷向笼子。 一只猴子去拿香蕉,结果大家都被喷射了。其他四只猴子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共识:别去动香蕉。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实验。实验人员捉来一只健硕的青蛙,冷不防把它丢进滚沸的开水锅里,青蛙在入水的瞬间,拼却全力跳出水锅,它几乎没有一点儿损伤,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实验人员放了一锅冷水,将这只富有旺盛生命力的青蛙再放进去。水很清凉,很舒服,青蛙游在其中悠然自得,实验人员偷偷地生火加热,青蛙浑然不觉,自在地享受愈来愈“温暖”的幸福生活。慢慢地,水有些发烫,青蛙全身躁热,它感到越来越受不了,它试着往外跳,但全身发软,怎么也跳不起来,结果,它死在这口锅里。  相似文献   

5.
易边 《学习月刊》2013,(1):11-11
一、“温水煮青蛙”原理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著名的“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跃起从开水中跳了出来,从而得以成功地逃生。  相似文献   

6.
《军队党的生活》2014,(4):20-20
空降兵某部在训练中按照随时能跳伞、到处能降落的标准,锤炼新兵过硬伞降技能。2014年3月的一个夜晚,他们组织新兵进行夜间跳伞训练,数架战机直刺夜空,将千余名新兵投向预定战场,所有人员全部安全着陆,提高了新兵的全天候伞降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有些中国校长给自己的一些名教授起了个绰号,叫“跳蚤教授”。因为他们颇爱跳槽,哪儿给钱多就往哪儿跳,你给年薪一百万,他跳来,别人给一百五十万,他又跳走,跳得校长们心烦。的确,现在不少名教授出门有车,进门有别墅,还有女助手气派得很。其实,这些名教授们算是活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更是财富,古人不就曾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吗?干吗守着知识、财富,自己却要穷哈哈的呢?干吗有钱不要,非当孔乙己不可?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表明,不仅小人爱财,君子也是爱的。所以,在我看来,教授成“跳蚤”倒也没什么,…  相似文献   

8.
吕锦梅 《党课》2007,(5):87-89
昆虫世界用“兵”之奇可以说一点儿不逊于人类,其独特的“昆子兵法”甚至让人类都叹为观止。大多数的昆虫在敌人临近时,依靠跳或者飞翔迅速逃离,如苍蝇、蝗虫、跳蚤等。再如蜻蜒成虫依赖于翅膀迅速飞翔,而其水生的幼虫碰到敌人时则采取缩紧肚子从肛门排水的方式使得身体不断向前冲,迅速逃跑:  相似文献   

9.
怀柔水库边的旦子山,是个只有102米高的小山,上面建有一座75米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全区的人看电视听广播,都得依靠它。对于党员、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播出部副主任金志达来说,这座小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里,是他和妻子刘淑玉一起守了22年的“家”。1991年至今,正是因为夫妻俩的这份坚守,才有了怀柔区连续22年广播和电视的无事故正常播出。  相似文献   

10.
要站得更高     
《学习导报》2014,(1):63-63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昵?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螃蟹相钳     
渔民抓螃蟹时大多都会携带一只头小肚大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便把它放进竹篓,再用盖子盖严,以防止螃蟹逃走。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及更多之后,则把它们放进篓里,不用盖盖子了。这时的渔民,不再担心竹篓里的螃蟹会逃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南竹在最初5年,总是向地下生根,其根系不断下扎并向远处伸展,在土中吸收养分,储蓄力量。从地面上看,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变化;等到第6年雨季,竹笋终于钻出地面。它快速生长,长出了叶子,而且茂盛,竞长到二三十米高。  相似文献   

13.
外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次很有趣的试验:实验人员将一只青蛙冷不防地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青蛙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说时迟那时快,用尽全力,跃出了那必定使它葬身的滚烫油锅。半个小时后,实验人员使用同样大小的铁锅,在锅里放入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来回泅泳。接着,实验人员愉愉地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浑然不知究底,仍然悠然自得地在温水中“畅游”。等到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将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可是一切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  相似文献   

14.
仰慕云中山     
仰慕云中山续叶琴我仰慕云中山。在它海拔2600多米高的山顶上有一个1125台,省台的广播电视节目从这里转播。有人说这是个荒凉的世界云中山半年被云雾笼罩半年被冰雪覆盖大风吹来能把屋顶掀掉电闪雷鸣常把机器伤害夏天需要穿棉衣秋天就得把炉火生起来当冬天到来的...  相似文献   

15.
梁衡 《新湘评论》2013,(3):37-38
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丫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已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相似文献   

16.
《党员文摘》2006,(2):F0002-F0002
这是2005年2月11日发生在中非国家乍得的一场沙尘暴.画面上,几十米高的沙尘暴正铺天盖地地涌来,预示着又一个灾难降临。  相似文献   

17.
近日,记者来到了怀柔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见到这样一番景象:一幢气派的三层大楼悬挂着一个中间有颗红心图案的漂亮标志牌,院内墙上写着“的有来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调,有果必公”的红色标语分外醒目。走进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一字排开的8个接待窗口首先映入眼帘,一米高的窗口台面,群众坐着就能与接待人员交谈。大厅四周摆放着几排蓝色座椅,墙上悬挂着一些宣传板。紧挨着接待大厅的是一宽敞的综合办公室,区里十几个职能部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在此安营扎寨。怀柔区为什么成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它的主要架构什么样,在建立调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罗强 《党建文汇》2014,(3):63-63
表弟在农科院工作。他曾在自家楼下的绿化带做过一个小实验:给向棵榆树偷偷打了“吊针”,希望能延续秋季榆树“脱发”的问题。请我到了“秋负萧瑟”时节,务必来他家赏榆。  相似文献   

19.
鼠年说鼠     
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生肖排列属鼠。在十二生肖中,鼠居首位。我国民间传说,原本是牛率领被选入黄道十二宫的动物应召去见佛祖,老鼠却显示出了它的机敏,它骑在牛背上,突然向前一跳。成了第一个到达并接受命名的动物。因此民间有“鼠借牛威”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吴波 《当代党员》2008,(9):60-61
上年纪的重庆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个印象:30年前的解放碑似乎很高,今天的解放碑似乎变矮了。其实,解放碑的高度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它周围的环境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30年前,27.5米高的解放碑是重庆建筑的“天际线”,今天重庆25层以上的高楼居全国第一。“解放碑越来越矮,重庆城越来越高”,这一诗化的主观感受,准确地反映出30年来重庆城市建设的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