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首位,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李鹏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九五’计划与15年远景目标,一定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农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与新世纪青年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刚刚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就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也把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青年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及时地调整青年教育的培养目标,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青年人才,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现代化建设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在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离不开决策支持,优化决策支持则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极具实践意义的现实问题。一、当前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所面对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在谈到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时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和合…  相似文献   

5.
保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江泽民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他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一、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抉择。复杂系统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复杂巨系统通过协调发展而进行有序的运动。协调发展是指处于复杂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差异整合。按照…  相似文献   

6.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对于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须选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同时,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精心的部署,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使得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趋于完整,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更加清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补充和升华。讲政治文明,不能不讲法治文明。法治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不能孤立地存在,而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庄严宣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尔后又多次论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到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江泽民都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如同一盏光芒四射的指路明灯,照耀着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征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研究这些重要论述,提高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胜利实施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刘勇 《理论前沿》2007,503(14):28-29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对立统一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认识和把握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对于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引导和保证卫生事业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当前卫生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已发生重大变化,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吸取历史经验,研究和探索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发展中的失误,在有限资源的支撑下,实现长足发展,使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革需要自然科学的推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继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之后的又一重大变革。为此,中国低碳经济建设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塑造低碳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现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  相似文献   

15.
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来中央党校作了关于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说: 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是研究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而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略思想,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地位,又是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在于坚持全面发展,精髓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本质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把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三个文明一起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如何看待我们党在今后社会主义民主受治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党怎样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事关人民民主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把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三个文明一起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如何看待我们党在今后社会主义民主受治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党怎样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事关人民民主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其特点在于:(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搞社会主义;(2)在社会主义方向下推进中国现代化;(3) 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自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搞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已经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内涵,已经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主线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新的指导思想、顺利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