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伊斯兰国"给中东带来的乱局是当前该地区政治伊斯兰主义发展的突出写照,宗教极端主义必然混迹其中。尽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发起新一轮空中军事打击行动,但囿于自身利益以及有关国家政局动荡,未必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宗教极端主义的蔓延还将延续。未来中东地区的政治变迁大体可从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过往的政治发展中找寻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面临日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加之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喜欢与中国在亚太事务上做交易,因此中国周边外交亟需利益交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利益交换,指的是中国与邻国(含美国这一特殊邻国)就经贸纠纷、周边安全局势、争议海域划界等非核心利益进行"比率适当"的利益交换。美国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  相似文献   

3.
近期,美国调整其亚太战略,不断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增强在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越南与美国海军交往的战略意图不容忽视,越南与美国发展海军关系,既迎合了美国对亚太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接触的需要,也是其自身推行新的全面海洋战略和南海争端"国际化"战略的需要。越南应该清醒地看到,越美之间战略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梅兆荣 《德国研究》2013,(1):4-11,124
本文首先归纳了战后德国重新崛起的十方面原因,然后结合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指出德国恰恰因其"一枝独秀"而处在风口浪尖,成为欧盟和欧元区内部利益和理念之争的重要一方。但鉴于德国的综合国力、其欧洲强国而非世界大国的地位、历史包袱以及欧盟决策机制的约束,德国难以主宰欧洲。文章同时指出,目前中德两国实质性合作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已走在中欧关系的前列,但不存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中德"特殊关系"。文章最后就如何排除一些障碍或干扰,保持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提出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崛起、美国"重回亚洲"和俄罗斯战略东移,整个东亚地区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一场遏制与反遏制的海上博弈更是激烈,这使东亚地缘政治局势充满变数。中俄两国在东亚海域均拥有共同的重大战略利益,特别是在海上稳定与战略通道安全利益方面,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致力于地区稳定的互信与合作无疑将起到正面示范效应。中俄通过海上联合军...  相似文献   

6.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不可饶恕无从宽释的错误之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此话鞭辟入里,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存在侥幸心理的动机,可用三个关键词解读:投机心理、获得利益、躲避不幸。古往今来,不乏因心存侥幸而犯错误、栽跟头的人。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有一则"刘...  相似文献   

7.
德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限制李刚德国纳粹时代的教训,德国公众对国家限制言论的举措,一向特别敏感,动辄群起而攻之。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到另一个曾熟视无睹的问题:在"经济利益"原则下,大众传播媒介日渐商业化甚至垄断化,并不断冲击...  相似文献   

8.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特定的地区发展环境中被提出的。作为一项新的地区发展计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观念需要被广大欧亚大陆国家认可、具备合法性之后,才能起到路线图的作用。中国政府通过发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进行传统的再发明,试图建构地区共同体,进而重构地区国家间的社会关系。观念的制度化需要特定的场域,在中亚存在多元地区主义的竞争,基于历史合法性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还需要加以充实。尽管其界定了地区成员国的利益范畴,但并不足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全部动力,观念的发明者还需提供更多的利益诱导来获取合作者的支持。这一过程展现了国家"文本"背后的意图,即如何建构一项合作观念、表达观念潜在的利益和寻求观念的制度化,从而为理解观念、利益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维度。  相似文献   

9.
汉斯·摩根索在其经典著作《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中使"权力"、"利益"等概念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基础要素,并就道德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对摩根索在书中所呈现的道德观进行了理论与例证结合的系统梳理,总结了摩根索道德关切的两条主线,即讨论为什么不应也不能将抽象的道德原则放在政治行动的考量之上...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路线科学概念是周恩来1929年首次提出,形成于1945年党的七大。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党的领导方法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特点是突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突出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突出体现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  相似文献   

11.
作为政治设计范畴的"十二五"改革顶层设计,是上海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登高望远,研究和设计系统性重大改革,为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发展谋篇布局提供翔实思路和对策,增强改革发展的总体性、体系性、层级性和互动性,是这项顶层设计的精髓和灵魂。上海的改革要围绕上海"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  相似文献   

12.
布什第二任期的全球战略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勉 《美国研究》2005,19(1):7-19
布什总统的连任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将以延续为主,但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布什总统在第二任期内将对全球战略和亚太政策进行局部调整,其重点是大中东地区和大国关系,同时还将反恐和防扩散问题与维护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今后四年,也是中美关系能否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的关键时期,两国对核心利益、重大利益和一般利益的互动原则取得初步共识,并形成了相关的操作机制。同时,中美关系的多边性正在增强,两国需要丰富建设性合作关系,加强机制化建设,充实战略对话内容,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处理台湾问题,争取稳定和发展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现象"再一次在西方世界生成,西方人每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次也不例外。"马克思现象"的生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它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对世界发展趋势的预测还依然有效,马克思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永恒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以利益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利益为中心和轴线,研究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利益与阶级的关系、利益与社会的关系、利益与国家的关系、利益与权力的关系、利益与权利的关系。它从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确定了政治关系的实质是以国家的公共权力实行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来维护、协调和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由无产阶级利益而生成的这种政治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韩国的政治外交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安哲秀现象"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保守和进步两派左右韩国政治的格局,韩国社会开始形成超越保守与进步理念的"第三势力"。朴槿惠、韩明淑等一批女性政治家活跃于韩国政坛,备受瞩目。韩国在继续强化韩美同盟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为了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大力开展FTA外交,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12年是韩国大选之年,韩国各种政治势力正在积极整合力量,希望在选举中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韩国政府将继续调整与大国的关系,开展多边外交,并积极推进与中国和日本的FTA谈判。  相似文献   

16.
郭夏萌 《新民周刊》2015,(21):66-68
问他为什么还能坚持做这件事,往大了说,是想推动行业的发展;往小里说,不过是想看看,把自己投入当代艺术市场的洪流里,到底能激起多大浪花,会否撼动历史?最近,有个名叫"姐夫拍"的艺商微信群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创意奖。这是"姐夫拍"获得的第一个重量级奖项,算是站稳了行业佼佼者的位置。此时,距"姐夫拍"正式开拍仅1年零2个月。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奇妙的连锁反应让微商呈现喷薄之势,艺术品微信群拍卖(以下简称微拍)也不例外,正统非正统、大大小小的微拍群数量上千,但一手创办"姐夫拍"的胡湖却不觉得微拍已成气候,他目前的感觉还是“孤军奋战”。  相似文献   

17.
从"弱国无外交"到"韬光养晦"那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一件事。当时巴黎透出消息,法国将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执意要向台湾出售6艘拉法耶特护卫舰。中国外交部作出强烈反应,声明"绝不会吞下这颗苦果"。""苦果"一词如何翻译成法语,当时还颇费脑筋。最终直译成"fruit amer"("带有苦涩味道的果子"),一个非常奇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信息化的程度日益加深,网络作为美韩互联互通的核心渠道,将对美韩同盟乃至美国东北亚同盟体系的运转效率产生巨大影响,双方在这一维度具有重大利益契合。美韩网络安全合作以通过国际制度凝聚基础共识为着力点,通过军事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最终实现"整体国家"层面的力量凝聚。当前,美韩网络安全合作呈现出聚焦技术交流研发、重视人...  相似文献   

19.
当城市处于转型期和黄金发展期的时候,作为城市领袖,其重要使命是认清现代城市理念更加"人化"的新趋势,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核心理念,树立新型的城市生态观、城市安全观、城市文化观、城市发展时空观,提高对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意与策划力、城市领导者的综合领导力、城市精神文化的融合力、城市市民的自我领导力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加坡中产阶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造就了一批中产阶级。中产阶级通过正式的选举程序以及政治选举程序之外的民间利益组织来向政府施加压力。但由于主客观的因素 ,新加坡中产阶级发挥的政治作用还非常有限 ,离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多元化还很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