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切入,客观剖析了当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立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可行性,并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社会发展现状需要共享发展凝聚共识,风险社会来临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化解风险。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向度都与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坚持成果共享目标下的志愿服务价值追求,搭建社会共建理念下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开展合作共赢理念下的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完善风险共担理念下的志愿服务条件保障,可以全面促进中国志愿服务提质量、出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3.
周静 《世纪桥》2011,(7):74-75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大学生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本文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简要论述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进而探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省各地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一抹抹志愿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青春力量。按照团省委总体部署,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甘肃省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及时发布招募动员令,面向全社会招募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者。快速组建了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服务总队和省秩序维护、社区防控、专业医护、心理疏导、物资协调等5支专业防疫志愿服务支队,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相应组建了专业防疫志愿者服务队。  相似文献   

5.
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资源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治理环境的变革,加快了广东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转型需求。促进从"由上到下"到"上下结合"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转型,从"活动促进"到"常态运行"的志愿服务发展方式转型,从"志愿个人"到"志愿之城"的志愿服务价值取向转型,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力 《前线》2010,(Z2):47-47
<正>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发端于以青少年为骨干的学雷锋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完善形式、不断扩大队伍。199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个省级志愿者组织——北京志愿者协会。多年来,以青年志愿者为生力军的志愿者,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经常性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首都志愿服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  相似文献   

7.
青年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惑。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为解决这些困境提供了启示。文章引入社会工作能力视角,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对具体的项目进行跟踪探索,发现社会工作强调共生发展、人在环境中和重视日常性与基层性的专业内涵有效地提高青年志愿服务综合水平,整体地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作为一支有着33年学雷锋历史的企业服务队,积极在传承中创新、服务中引导、求变中延伸手臂,建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延伸"为特色的志愿服务模式,创建了"亲邻日"等优秀服务品牌,积极构建"管理有制度、服务有载体、培训有系统、宣传有媒介"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了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化、队伍网格化、服务常态化、活动项目化、队伍专业化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奉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张效廉 《奋斗》2014,(8):10-11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肯定了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远之策和根本之策在于建立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青团》2015,(1):19-20
<正>一场全国性志愿服务展示交流的盛会,38个省级赛会单位,1524个入围项目,100个金奖,405个银奖,3784万元的签约额……这一个个数字承载的不仅仅是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累累硕果,更是许许多多的共青团人、成百上千个志愿者组织、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为志愿服务事业付出的辛勤与汗水,也标志着志愿服务经过20年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化和常态化,出现中国式"志愿失灵"现象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广州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本文提出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州的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目前已被公认为国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开展的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表明,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聚焦"组织动员、实践育人、服务大局、能力提升、文化引领"五大能力建设,在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生态环保、扶幼助残、脱贫攻坚、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中凝聚力量,以青春实践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服务共青团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广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师生青年志愿者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努力打造"大医精诚青春志行"中医药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诸多契合点,相得益彰。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村官张广秀、"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也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他们志愿服务行为的肯定和赞扬,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以下实践要求:心系祖国,勇于担当;高扬理想,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相似文献   

16.
3月3日,在省城贵阳市的延安中路,上千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以“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贵州”为主题的中国志愿服务日暨3·5学雷锋活动。  相似文献   

17.
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高校培育志愿文化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高校志愿文化包含志愿精神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环境文化等内容。新时代培育高校志愿文化,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文化的精神内核;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文化的内在认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文化的实践平台;优化志愿服务环境,深耕志愿文化的培育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青团》2020,(1):48-48
秭归共青团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志愿精神融入服务大局、移风易俗、思想引领之中,使其成为共青团实践育人、服务中心的重要载体,拓宽了县域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的实践路径。实践养成,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服务大局团秭归县委围绕脱贫巩固提升,动员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以脱贫攻坚为重点,聚焦特殊群体,彰显志愿服务大爱。"康乃馨"温馨关爱失独老人。  相似文献   

19.
刘丹  胡肖楚 《世纪桥》2013,(1):88-89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中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当今媒体的广泛宣传下志愿服务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已逐渐清晰。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是这只队伍的有生力量。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各学校近几年的发展是迅速的,甚至有些之前没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校现在也纷纷成立了相关组织。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志愿服务事业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可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青团》2021,(4):55-55
近年来,团徐州市铜山区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局、共青团改革新方向,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党政支持、团组织指导、项目化管理"的志愿服务新格局,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志愿活动真见效。哪里有党政中心工作,哪里就有共青团和志愿者们的身影。铜山的志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义诊送药、清洁环境,到全方位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城市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已成为团区委服务中心大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